丁丁 潘輝
摘 要 翻轉課堂作為能更好體現“先學后教”、“以學為中心”的新興課程理念,在傳入中國之后,有多個專業的多個學科展開實踐。本研究從“翻轉課堂”的內涵出發,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思考如何在高職院校《模擬導游》課程中運用“翻轉課堂”,從而為“翻轉課堂”的教學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 翻轉課堂 模擬導游 教學模式 思考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高職院校的《模擬導游》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際應變能力,能幫助學生預演在真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更快速度的進入“導游崗位”。這就要求學生一方面要有足夠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一方面能夠將導游的服務規程、實踐操作牢記于心。
1研究背景
1.1翻轉課堂的定義
翻轉課堂是在20世紀90年代發展而來的,指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前傳授知識,教師通過在課堂中提供視頻作為學習資料和工具,讓學生以小團隊的形式來共同完成任務,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會參加到每個團隊中,并與同學們相互討論、協助完成作業任務。
1.2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一線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專業核心課程往往都屬于技能類課程,強調的不僅僅是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在理論掌握基礎上對于實踐的靈活運用,更強調實用技能,能夠直接勝任工作崗位。
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采用“講解—練習—評閱”的主體結構,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課后練習也只是個人完成,甚至有匆匆了事、敷衍應付的情況,評價反饋也很滯后,存在很大弊端。
翻轉課堂模式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大不相同。翻轉課堂模式把傳統的課堂教學翻轉過來,采用了“學生課前自學找出問題—課堂與老師、同學融合解決——課下知識吸收內化”的主體結構,學習的決定權在于學生,老師也不再占用課堂時間講授自己認為的需要關注的知識,而是有更多的時間去和學生交流,去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種模式使得學生更加靈活、主動、樂于參與。
由此,對于更強調動手能力的高職院校教學來說,翻轉課堂顯得尤為必要。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旅游故障的預防與處理》模塊中有效應用的方案
旅游故障的預防與處理屬于導游人員的應變技能,旅游故障指的是因旅游服務部門運行機制出現故障造成的事故,既包括責任事故也包括自然事故。不管是何種原因導致的事故都會影響游客的心情,如果處理不好,更會直接影響到旅游的質量,進而影響了游客的評價。所以,作為第一線的旅游工作人員,作為旅游服務質量核心中的導游人員都有解決這些事故的不可推卸的責任,也就要求導游人員具有相應的應變能力。
下面就以《模擬導游課程中》的《旅游故障的預防與處理》模塊為例進行相應的說明。
2.1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階段就是首先把所要教授的課程內容進行梳理,然后按照邏輯順序進行分塊,接著制定不同的演示內容,最后要求學生進行展示。
以《旅游故障的預防與處理》為例,旅游故障包括漏接和錯接、旅游計劃和日程變更、誤機(車、船)事故、遺失問題、游客走失、游客患病死亡和游客越軌言行等七大項內容。如上所述,此模塊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將七項內容的每一項按照培養目標的不同劃分成不同的版塊,并根據不同的版塊模擬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為演示內容,制作有吸引力的解說視頻,并要求學生先進行分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視頻展現的內容,查找資料,通過PPT、微視頻等方式完成一項課前作業,在上課的時候展示給其他小組的同學看。
2.2課堂活動環節
2.2.1學生自學成果展示
這個環節發生在課程設計環節完成之后,每組同學通過“我來跟你說”的環節將課前完成的作業通過幻燈片、播放視頻、情景劇表演等各種方式來進行展示,讓老師所錄視頻中的相關的預防與處理旅游故障的導游技巧,由學生親自去實踐,提升自己技能的同時,觀察別人的表現,使得學生更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并加以運用。
2.2.2教師現場提升
教師基于上一環節的成果展示,選擇出失誤或錯誤出現頻率較高的環節,然后引導思考,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再對學生提出新的更高的實踐能力的要求,提出一些基本問題的變形問題,如:游客患病死亡后,家屬大鬧要求賠償等類似升級問題,引發學生再思考,從而提高教師對課堂的掌控能力,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探究,有利于學生更深入更主動地學習知識、掌握導游技能,更加適應翻轉課堂。
2.2.3學生成果現場反饋
在翻轉課堂中,有人扮演導游,有人扮演游客,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會有不同的感受和心得,所以,在這個環節,要求扮演導游的同學發表自己作為導游的體會,也要求扮演游客的同學站在游客的角度上指出導游的不足,通過這些相互的反饋,得出集中性的問題,進行集中解決,告訴學生如果現實中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如何處理。
2.2.4課后評價與修正
課后評價環節包括了三部分的內容。首先是對學生的態度進行評價,態度主動的同學要求其再接再厲,態度不主動的學生要求其修正態度;其次是對課堂效果進行評價,根據學生自學成果展示、角色扮演等環節,對課堂活動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總結,進行評價;最后是對課后反饋進行評價,針對課程在翻轉課堂模式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修正,與學生溝通后,結合教師和學校的實際,進行不斷的優化,從而增強課堂的吸引力,為下一次上課打好基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出更適應工作單位和社會需求的學生。
3模擬導游《旅游故障的預防與處理》模塊如何應用翻轉課堂的幾點思考
3.1注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的“課前任務”不同于傳統教學中的“課前預習”,翻轉課堂不單單是老師給學生布置的預習書本的教學任務,而是把即將教授的知識通過視頻等方式形象化,然后讓學生去學習、理解,從而找到存在的問題,進行再課堂上直接解決問題。這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因為翻轉課堂中往往是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存在,而在現實的導游工作實踐中,也強調“導游團隊”的意識,所以,此課程也更強調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綜合而言,更加需要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校的學生的學習高考分數一般,往往來自農村地區,對于“旅游”“導游”更是很陌生,所以,在翻轉課堂之前,一定要采用多種形式的視頻,如微電影、電影、錄制視屏等,進行教學,并且要嚴格檢查課前作業,在上課過程中也要確保每一位同學都進行過展示,從而通過教師要求的“外力”演變成“內力”來充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另外,任課教師可以和班級輔導員多多溝通,通過宿舍的力量,來通過帶動效應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建立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
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看的是學生對于理論的掌握程度,任課教師的一張試卷就可以解決了;但是在“翻轉課堂”模式下,評價體系不應該僅僅是看其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應該包括其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承擔責任能力等與導游職業相關素質的綜合評價,而且評價人員也應該從任課教師擴展到本小組成員、其他小組成員等,從而使評價更加多元和公平。
3.3教師要注意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以視頻教學為導向進行的,在整個授課過程中會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又加上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很快,任課教師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完成相應的制作,所以這就對教師的信息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任課教師應該多參加多媒體培訓、多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多向其他老師請教,從而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能夠更好地應用到具體工作當中,掌控課堂。
綜上所述,本文立足于教學實際,以《旅游故障的預防和處理》模塊為例,對高職院校《模擬導游》課程中進行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進行了思考,認為應該從注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建立新的評價體系和提升教師信息素養等方面進行努力。但是,如何將翻轉課堂模式有效運用到其他相關課程的教學中,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模擬導游》課程教學中應用”(2015jyxm658)。
參考文獻
[1] 王春麗.導游業務課程如何有效翻轉課堂[J].企業導報,2015(24).
[2] 全國導游員資格考試通統編教材專家編寫組.導游業務[M].中國旅游出版社,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