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要:初中語文作業布置是對學生知識的檢測、對學生思維的拓展,對學生觀念的引導。初中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布置高度重視,改變傳統作業布置中的不足,使作業布置真正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性的形象。教師要注重作業布置的目標、作業布置的內容和作業評價機制的不斷完善,才能提高作業效益,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初中 語文作業 高效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語文作業負擔過重,但對于提升學生語文成績的作用不明顯。對于初中語文作業效率的提高不僅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長遠發展需要重視的問題。初中語文的教育是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讓學生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全面發展,樹立遠大的理想,建立起承擔祖國發展的遠大理想。初中語文作業的布置一方面要注重量的減少,讓學生能夠對語文知識真正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要注重質的提高,讓學生真正享受到語文知識學習的快樂,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始終保持良好的興趣[2]。
一、初中語文作業現狀
(一)作業結構不合理
在初中語文作業布置中,教師對作業布置的結構不合理。教師的作業布置大多注重課文字詞的熟記、閱讀和寫作,對與口語交際相關的作業布置較少[[3]。雖然這一定程度上能夠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與學生的興趣需求嚴重背離,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在作業布置中,學生更喜歡口語交際類的作業。這一方面是因為口語交際類作業具有較大的靈活性,符合學生天性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相對于其他作業而言,口語交際類的作業不用動手進行大量的標記。同時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坦言自己不喜歡語文作業,這讓我們更加要注重對語文作業布置的反思,充分考慮語文作業布置的結構,使語文作業的布置能夠符合學生的發展,使學生能夠保持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作業量布置不合理
在初中語文作業布置中,教師的作業布置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大多數教師認為其作業布置能夠讓學生在半個小時之內完成,一部分教師的作業布置讓學生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內完成。但學生在具體作業完成情況中,只有少部分學生在半小時之內能夠完成,大多數要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完成,還有一部分學生要在一個小時之上才能完成。教師的作業布置沒有充分結合學生自身的發展情況,使得學生在語文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往往敷衍了事,不利于發揮語文作業的效益,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三)教師對作業布置考慮不全面
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往往在5分鐘以內快速的完成作業布置,對作業布置欠缺考慮,一部分教師對作業布置的思考實踐在5分鐘到20分鐘之間,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教師對作業布置還是具有相對的合理性,但花費20分鐘以上時間對學生作業布置進行充分考慮的教師寥寥無幾[4]。教師作業布置往往形成固定思維,使學生對于作業的完成缺乏興趣,教師作業布置缺乏靈活性使學生的思維受到一定影響,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同時教師作業的布置不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發展進行分層布置,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對語文作業的完成缺乏積極性。
二、如何提高初中語文作業效益
(一)明確目標
教師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要注重目標的達成,讓學生通過對作業的完成取得應有的效益。教師要注重作業目標的規劃,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要與教學內容和語文課標相結合,充分理解教材要發展學生哪方面的知識能力,然后在作業布置中注重對學生這方面知識能力的提高。語文作業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語文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語文作業具有更加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教師作業布置的目標不能根據傳統機械提高學生成績為目的,作業目標要充分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使學生通過作業的完成不斷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
(二)注重作業內容的優化
提高初中作業效益,要注重作業內容的優化,讓學生能夠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好的效果。首先,教師作業的布置要避免傳統作業布置的機械性,要發展多種類型、多種形式的作業,讓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能夠觸類旁通,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對語文學習的興趣[5]。對于語文作業內容的布置,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語文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生活中處處散發著語文的魅力,教師要讓作業成為學生和生活之間的橋梁,讓學生更加關注自己身邊有趣的生活現象。
(三)改進評價機制
初中語文要提高作業效益,要注重改進教師的評價機制。教師對作業的評價直接影響到學生作業完成的興趣,教師適當的積極性的評價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鼓勵,讓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協調發展。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正確對待學生的作業。在作業的評價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適度的激勵,尊重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的不同思維,使學生的思維能夠活躍,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三、結語
初中語文作業布置是對學生知識的檢測、對學生思維的拓展,對學生觀念的引導。初中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布置高度重視,改變傳統作業布置中的不足,使作業布置真正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性的形象。教師要注重作業布置的目標、作業布置的內容和作業評價機制的不斷完善,才能提高作業效益,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桐增.初中語文作業設計與評價分析[J].學周刊,2017,(05).
[2]孫婧婧.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3).
[3]魯銀童.初中語文作業的“減負增效”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4]李海燕.初中語文作業設計與評價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5]侯傳湘.初中高效語文作業實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