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智
摘要:本文從探究教學的特點出發,結合物理教學規律分析有效的探究教學原則與應用方法。
關鍵詞:探究教學 中學物理 應用方式
探究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方式,在中學階段開展探究教學可以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發展提高物理學習能力。
一、中學物理探究性學習的特點
(一)通過探究培養新知
在新課程理念的支撐下,中學物理探究教學主要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物理知識實踐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在豐富的實踐實驗教學活動過程中培養主動探究思維意識,從而養成自主思考物理問題和有效進行開展物理實驗的能力。教師開展探究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在各種實驗活動形成觀察、調查、分析、制作和收集資料的能力,并且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得到結論,從而實現物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目標。探究教學是在師生互動基礎上開展的合作學習,只有形成必要的師生互動體系氛圍,才能在取長補短中共同提高,從而達到全面學習物理知識目標。探究性學習更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強調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與創新的能力。
(二)充分尊重學生需求
探究教學是在學生現有能力知識水平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能力開展的探究活動,只有把知識最近發展區理論與知識遷移理論融入到探究教學當中,才能促進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取得更好的進步空間。首先,探究性學習必須提高導向性,教師應當根據物理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探究引導,要設置有利于學生探究的物理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主動設問探究。其次,探究教學要有助于解決中學物理課堂的重難點內容,促進學生對重難點內容有感性認知,并且幫助學生構建起科學的思維框架,引導學生內化完善知識體系。第三,探究性教學還要循序漸進的進行,要把大問題進行逐層分解,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思路,從而采用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探究教學。第四,現代物理探究性教學離不開教師的關鍵指導,必須能夠運用有效評價方式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目標。
二、中學物理探究教學應用核心
(一)圍繞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是中學物理開展探究教學的關鍵環節,只有注重開展豐富的實驗活動,才能引導學生在自主操作實踐中形成物理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基本的實驗目標,引導學生觀察物理實驗現象,要幫助學生善于分析物理問題,促進學生運用實驗來觀察物理現象本質,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獲得新知。物理實驗教學要緊密的聯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現象,注重促進學生在生活性的情境中進行實驗探究,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教師應當在宏觀實驗目標與微觀細節指導方面下功夫,切實在關鍵環節解答學生的困惑,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有效的實驗探究活動。教師還要分清探究性實驗與驗證性實驗區別,不能僅提供試驗器材,還要拓展學生實驗思維,由教師完成基本實驗演示的后提出探究性的問題,促進學生自主開拓思維設計創新型實驗。教師還要運用疑問激發學生好奇心,促進學生運用實驗探究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圍繞推理進行探究
物理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重要學科,探究教學只有在邏輯思維推理的輔助下,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水平,這樣才能發揮出探究教學的作用。首先,教師應當在物理實驗現象的基礎上,運用嚴密的推理過程,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連接,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的推理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科學的物理推理方法,促進學生運用變量與常量的思維找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不緊要讓學生知道結論,而且還要展示推導的過程,并且運用實驗來驗證推理是否成立。例如,在能量的動能教學中,外力F對物理做功等于W=FS,用EK表示動能,可以推導出EK=FS,再根據牛頓的第二定律F=ma,可以推導出運動學的公式V2=2as,從而可得EK=FS=ma=V22a。只有引導學生對實驗的現象進行加工處理,促進學生深入的進行討論研究,才能促進學生掌握相互滲透的物理學知識,達到全面培養物理思維的作用,實現物理思維全面解放目標。在探究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獨立的思維見解。
(三)通過評價進行探究
評價是促進學生自主充分開展探究活動的重要條件,只有圍繞著探究教學的全過程,促進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活動的評價,才能幫助學生深刻的反思探究的效果。教師應當樹立學生自主評價的習慣,引導學生從物理理論與物理實驗的雙重角度進行探究活動評價。幫助學生在評價中養成嚴謹的思維態度,促進學生對探究的過程有全面充分的理解。教師還要對學生做好總結性與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充分掌握探究的方法與興趣,并且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的自主探究評價。
三、物理探究教學應用策略
(一)從問題出發進行探究
問題是進行探究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合理的問題設計,可以提高探究教學有效性。教師應當根據物理教學目標,把物理知識編輯成探究性的問題,并且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促進學生圍繞課本與生活中物理現象進行物理問題探究。例如,在浮力概念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提高浮力公式的推導過程,然后引導學生結合相關實驗,運用類比法、實驗法,讓學生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正確的深化認知浮力的概念與原理,促進學生明確浮力產生的原因,激發學生學習浮力知識的興趣。教師還可以設計有爭議的內容,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現象進行分析辯論,促進學生運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自主設計實驗來證明結論,例如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影響因素,引導學生使用控制改變實驗因素的方式,促進學生認知到液體壓強變化的原因,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目標。
(二)有效設置探究教學環節
為了提高探究教學的效率,解決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問題,還可以科學設置探究教學的環節,全面激發學生的探究主動性,引導學生充分的進行探究活動。首先,注重創新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在網絡、實驗、視頻等資源的指引下探究。其次,采用假設與驗證的探究方式,給學生提出探究的思路,促進學生主動的認知物理問題,幫助學生設計好實驗方案。第三,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活動,引導學生收集和分析實驗數據,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促進學生開展必要的交流討論等。
四、結語
開展探究教學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根據學生的需求設計探究實驗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中交流經驗,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少偉.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0,(21).
[2]羅徽.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教學策略[J].時代教育,201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