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娟
(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
我國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綜述
趙曉娟
(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對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方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對學校、學生乃至整個教育系統的發展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從多角度鑒定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和理論基礎,并且對近年來我國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全面總結和分析,并結合自身經驗提出了未來值得研究的方向,為進一步進行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提供了參考基礎。
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1.1 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
從目前國內的研究來看,學者們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有多種理解。賈愛武(2005)認為,英語教師專業成長可理解為在教師職業專業化的背景下,教師在教師教育機制中的一個不斷學習、反思、發展和成長的動態過程。這一過程包括教師內心和外部行為上的兩種生態變化。內心成長指的是:(1)教學信念的堅定、專業信心和教學態度的增強;(2)由于教師內部心理的變化導致教師外部行為——教學和生活發生改變:教學知識持續更新、教學智慧或教學機智不斷豐富、人際交往及外部合作能力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發展不僅包括教師個體生涯中知識、技能的獲得和情感的發展,還涉及與學校、社會等更廣闊情境的道德與政治因素。從以上概念可以看出,學者b們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解越來越寬泛,從關注外部變化到關注內心成長;從在職教師專業發展到各個階段教師專業發展;從被動接受學習到自主成長。這系列概念上的微小變化無不反映了學者們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關注。
1.2 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基礎
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基礎主要是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這兩種新舊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的主要區別在于:
(1)對教師知識認識的不同。胡定容(2003)認為,現代主義強調:“教師知識具有普遍性、確定性、客觀性、權威性和標準化的特征,因此知識是一種純理性抽象的產物;而后現代主義則認為,教師知識具有情境性、復雜性、不確定性和個體性,教師知識則來源于把理論知識應用于 實踐后的一種再產生,即理論知識經過教師在實踐中的構建而形成的教師實踐知識。
(2)對教師專業發展動力的來源不同。BULLOUTH R V(1997)等學者提出“內在發展”思想:“發展越來越被看成是一種喚醒的過程,一個釋放社會大多數成員個體作用的過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個由計劃者和學者從外部來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教師發展的本質是發展的自主性,是教師作為主題自覺、主動、能動、可持續的建構過程。
(3)教師專業發展動力的不同導致了培養方式的不同。現代專業主義強調的“外爍論”更提倡從學校的需要而不是從教師自身的需要來設置培訓,這是一種外資“強迫”式的被動發展方式。后現代專業主義的“內在發展”思想更是從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入手,從被動變為主動。
2.1 對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的描述、原因的分析以及對策的研究
崔淑麗(2013)對河南信陽地區3個區和8個縣的中學英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從師資隊伍結構、師德師風、專業能力及教研水平等角度描述了該地區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狀況,并立足于該現狀,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教師的學歷、職稱、專業水平的自我評價低于漢族教師。
2.2 對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與職前英語教師教育關系的探究
郭新婕,王薔(2009)采用個案研究的方法,試圖了解教育實習對職前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和作用,其研究結果表明:在教育實習中,職前教師經歷了一個動態的專業發展過程,其對英語教學的認識,對學生的了解,對自我身份的認同等方面是交織發展的,其教師知識,執教能力和反思能力等也都有相當程度的積累和提升。
2.3 對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路徑和模式的研究
近年來,“國培計劃”作為提升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學者們也對“國培計劃”影響下的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進行了探究。王勤梅,蔣道華,楊魯新(2013)分析了安徽省參加“國培計劃”的教師在培訓結束后的專業發展特點,結果表明,通過參加這種合作研修培訓,中學英語教師 在團體合作能力、教學反思實踐能力和教學評價能力方面均有顯著提高。
2.4 對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
楊茂慶,王遠,朱瑜娟(2014)通過對廣西普通高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與新課改適應性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教師對新課改理念有較準確的認識,但是認為新課改理念很難真正落實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情意與新課改有一定距離,應通過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更新教師觀念,加強教師系統 學習、完善教師知識結構,促進教師教學反思、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增強教師職業認同感、培養教師專業情意,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以深入推進廣西高中的新課改。
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對整個英語教學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為我們今后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在將來的研究中,可以進一步探討:如何讓師范生的職前英語教育與職后專業發展更加密切的聯系?如何更幫助農村及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師更好的發展?面對新時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中學英語教師如何在不盲目跟風的前提下更好的發展自己?這些問題都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其中。
[1] 朱旭東,周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述評[J].中國教育學刊,2007(1).
[2] 賈愛武.外語教師的專業地位及其專業發展內涵[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4).
[3] 劉婕.高中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4] Hoyle.E.The Role of the Teacher[M].London:Rout Ledge& Kegan Paul,1969.
[5] 盧乃桂,鐘亞妮.國際視野中的教師專業發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6(2).
[6] 胡定榮.教師專業標準的反思[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1).
[7] 姜勇.論教師專業發展的后現代化轉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5(11).
[8] 崔淑麗.中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J].通話師范學院學報,2013(34).
[9] BULLOUTH R V,KAUCHAK D P,Crow N,Stokes D K.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Catalysts for Teacher and School Change[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7(2).
趙曉娟(1989.08-),女,漢族,山西呂梁人,在讀研究生,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語學科教學。
G625.1
A
1672-5832(2017)07-0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