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
摘 要: 基于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的分析,文章闡述了慕課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思路,從改革課程體系、優化教學模式、轉變教師角色、重構考核評價體系、變革教育管理模式五方面剖析了慕課背景下構建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內涵,指出了創新人才培養的新路。
關鍵詞: 慕課 高職會計 人才培養模式 翻轉課堂
慕課(Moocs)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縮寫,中文指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秉承“將世界上最優質的教學資源送達地球最偏遠角落”之信念的慕課發端于美國,2008年由加拿大學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在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設計的一門在線課程《連通主義與連通知識》中首次提出。隨著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技術和云計算的創新與突破,慕課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蓬勃的發展。2012年,被譽為慕課教育的“三駕馬車”的全球三大慕課平臺——Coursera,Udacity和edX應運而生。此后在全球范圍內的高校里,出現了眾多頗具特色的慕課公司與課程。2013年,國內一流高校諸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紛紛加入慕課陣營。他們或加盟國際慕課平臺,或創建自己的平臺,或組建課程共享聯盟,中國的“慕課元年”悄然到來。作為高等教育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慕課的發展深刻影響著中國教育界,來勢洶涌的慕課浪潮也引發了高等職業教育“教”與“學”方面前所未有的大變革。
1.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人才培養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與改革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涉及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方方面面。構建和實施科學合理、適度前瞻性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會計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慕課的不斷發展一方面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注入了新理念、新思路與新方法,另一方面對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除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明確,缺乏高職特色,忽視職業素養的培養;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課程體系陳舊之外,更重要的是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學方式落后,學習方式僵化,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鍛煉他們獨立思考與創新的能力,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積極應對慕課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帶來的挑戰,構建慕課背景下適應高職教育教學規律,契合企業用工需求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顯得尤為必要。
2.慕課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思路
一方面,慕課具有的“以學習者為中心”、“互動式、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契合了當前職業教育個性化培養、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95后”高職學生接受慕課模式具有天然的優勢。通過開放式的慕課模式傳遞知識相較于傳統的實體課堂,更符合他們的學習規律。如何培養適應慕課時代發展、綜合職業能力強的會計高技能人才,筆者認為應從改革課程體系、優化教學模式、轉變教師角色、重構考核評價體系、變革教育管理模式五個方面入手,深度剖析慕課引發的諸多人才培養困境,更新教學理念,將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探尋區別于本科教育“名校名師名課”慕課模式,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新路,以期促進高職院校的內涵式發展。
3.慕課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具體內涵
3.1改革課程體系
3.1.1將慕課學習融入整體課程體系框架。
傳統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設置大多沿襲本科院校的專業體系和內容結構,實為本科模式的“縮減版”,其在慕課浪潮的沖擊下,弊端明顯。將慕課學習融入整體課程體系框架,開發出適應學生多元化需求,滿足企業用工需要的系列課程是必由之路。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課程通常由公共基礎課、職業基礎課、職業技術課與職業拓展課四類課程構成。不同類別的課程與慕課的融合應有所不同。筆者認為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多為通識類課程,鑒于師資力量、學校重視度等主客觀原因,這類課程普遍質量良莠不齊,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可以通過引進優質慕課資源讓學生有機會聆聽名師授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鑒于職業基礎課和職業技術課多為強調交互性和實踐性的理實一體化課程,采用“翻轉課堂”為主的線上線下聯動的混合式教學更符合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現狀。職業拓展課程,可根據課程特點結合學校實際選擇采用課程慕課化方式或者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方式。
3.1.2優化課程結構,促進課程資源整合與共享。
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大多服務于廣大中小型企業,因此立足中小企業會計崗位,將現有課程體系按模塊化設置,尤其是對具有高職特色的理實一體化課程應采用工作任務導向,項目化教學。通過完善基于慕課的會計專業網絡課程資源,構建立體化教學資源庫,促進線上與線下課程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改革傳統“教”與“學”的模式,建立自主支持學習系統,形成師生教學網上互動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3.2優化教學模式
3.2.1開展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混合式教學。
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說過“學習應該是學習者在不斷研討中獲取知識的過程”。在高職會計專業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主導課堂,向學生面對面地傳授知識,這種強調以“授”為主的傳統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極大地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基于我院高職會計專業“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開展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線上線下聯動的混合式教學能夠更好地開展分層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體來說,“翻轉課堂”將慕課與傳統課堂相融合,通過“線上自學,線下探究、合作,課后延伸”的模式,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與內化吸收。該模式的具體實施可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課前階段學生依托立體化教學資源庫自主學習,完成在線測試并提交結果。課中階段教師依據在線測試反饋結果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活動,通過問題解決、分享研討、團隊合作、情境案例學習升級課堂教學,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自主糾錯。課后階段師生通過微信群、QQ群、校園課程資源網站等交互式學習社區共同開展教學反思與總結,最終完成知識的內化學習。在該教學模式下,專業教師通過探索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點,精心設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恰當比例,對線上線下教學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在此基礎上應用總體教學與分層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真正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構建個性化課堂。endprint
3.2.2利用慕課,加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建設。
實踐教學環節建設對于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影響毋庸置疑?;谀秸n理念,高職會計專業應一方面加大校內實訓室建設力度,通過購置虛擬仿真軟件,充分利用軟件提供商開放的網絡學習平臺資源(如財刀網、99財經、掌上高校等),引導學生在網絡互動情境下開展自主個性化學習,鼓勵他們使用智能手機完成對優質開放課程資源的移動學習。另一方面可利用慕課,克服學生頂崗實習階段,因教師與學生、頂崗實習單位溝通不暢,導致教師實習指導困難,難以考評學生頂崗實習成績的教學困境。在不斷完善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基礎上,教師通過課程論壇、教學博客等網絡互動平臺使師生關系網絡化融合,有效指導頂崗實習,還原“學”的本質,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
3.3轉變教師角色
慕課在顛覆以“授”為主的傳統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師與教材的傳統權威地位,挑戰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倒逼他們轉變角色。線下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普遍理論功底較深厚而實踐教學水平弱;學科專業知識多于教育理論知識,擅學不擅教;與慕課平臺上專業知識過硬,實踐與教學經驗豐富的明星教師相比,差距甚遠。因此,線下教師亟待更新教育理念,從原先單一的“教學的組織與管理者”角色向“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激勵者、支持者”、“教學導演”等多元化角色轉變,同時不斷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教師的“教”是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學”,體現慕課倡導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3.4重構考核評價體系
傳統的考核評價體系包括對學生的考評和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評兩部分。對學生的考評模式忽視過程性評價,過于重視終結性評價和知識性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評模式雖然大多由主管部門評價、督導評價、同行評價和學生評價四部門構成,卻過多關注教師“教”得如何,學生評價部分往往流于形式??梢妭鹘y的考核評價體系與慕課秉承的以“學”為本的教學價值取向背道而馳,重構適應慕課發展,關注學習者的學習體驗的考核評價體系勢在必行。一方面對于學生的考評要重視過程性考評,弱化期末筆試的考評比重,提高慕課課程線上完成度、線上線下作業、課堂討論、論壇互動等過程性考評環節的考評比重。另一方面要站在學生“學”得如何的角度構建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評模式,重視學生信息員及學生網絡評價部分,提高其考評比重。對于如何解決慕課環境下對學生督促不力,學習效果難以評估的問題,筆者認為開展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混合式教學,將課堂實踐訓練與慕課學習融合創新,通過自我評價、同伴互評、教師評價、自我反思評價環節,借助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形成完整的慕課課程學習軌跡記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慕課學習完成率低,替學、替考造成的考評不公的教學困境。
3.5變革教育管理模式
慕課所具有的大規模、開放性、互動性及“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極大地沖擊了傳統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管理模式,這要求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層必須轉變觀念,改革、開放傳統課堂。通過政策研究與制度設計,在學籍管理、線上學習的學分認定、學習證書的頒發等方面提高在線學習的社會認可度,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樹立“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的觀念,讓行政真正服務于教師,為教師的教學改革實踐創造良好的條件,從而確保教育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
4.結語
慕課的出現,為高等職業教育傳統教學方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解決高職院校的教改困境打開了一扇窗戶。在慕課大潮下,高職會計專業如何基于慕課引發的“學習革命”引導學生形成自我導向的學習思維,創設互動學習情境,建設“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會計專業課堂;如何借助慕課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和專業自身內涵式發展仍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靳梅.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化學教學實踐與反思[J].求知導刊,2016(2):100.
[2]田靜.論慕課沖擊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勝任力的發展[J].大眾科技,2015,17(2):108-110.
[3]張葆華.網絡環境下高職會計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14):163-164.
[4]孫史宇,米俊魁.大學生慕課學習評價策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8(3):24-26.
[5]李麗萍.“慕課”背景下高校教學模式改革新視角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11):252-253.
[6]汪衛芳,樊祎斌.MOOCS時代高職教學模式改革路徑選擇[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23(2):7-10.
[7]吳鳳彬.“慕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5(21):20.
[8]王巖.網絡教學中的慕課、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實質及應用[J].科教導刊,2015(7):57.
本論文為2015年安徽省高等學校質量工程項目(2015 jyxm649)階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