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鄖華
【摘要】高職學生移動教學實踐,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自主參與度和學習興趣,改善現階段學生厭學的現狀。本文認為:學生的心流體驗對移動學習行為有直接的影響,高職學生學習類移動應用設計中的關鍵因素包括學生自我學習認知特性、移動學習軟件內容、界面以及移動學習任務呈現,這三方面因素互相獨立又相互影響。
【關鍵詞】高職學生 移動學習 心流體驗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223-01
信息網絡時代,移動終端技術日益滲透到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應用遷移到智能手機上來,高職學生學習類移動應用也日益普及到教學領域。各種移動應用相關設計理念和模型也層出不窮。心流理論是一門新興理論,衍生于積極心理學,提出初期應用到運動、藝術領域,后又被帶入網絡研究,本文將心理研究拓展到手機等移動設備,以教育學、心理學、心流理論等基本理論為指導,以高職學生學習類移動應用設計為切入點,對影響學生移動學習中產生心流體驗的要素進行分析,期望能為教育教學平臺建設提供理論參考。
一、心流理論概述
心流理論來源于心理學的“Flow”理論,其中核心概念是心流體驗,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Csikszentmihalyi提出來,他對心流體驗的定義是:“當人們被某種事情完全吸引時,他們會陷入一種以狹窄聚焦意識為特征的經驗模式。并在這過程中人們僅對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反饋有反應、喪失自我意識、其他不相關的一切都自動被忽略了。”心流使人們產生積極的情感情緒,是一種忘我的沉浸體驗。其主要研究人們的主觀體驗,一種能讓主體有成就感和愉悅感的心理體驗。
二、影響高職學生移動學習中產生心流體驗的要素分析
(一)學習者自身因素
高職學生自我認知特性是影響其在移動學習中產生心流體驗的核心要素。這個階段學生可塑性很強,除了受老師或他人引導外,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因素都對學習過程產生重要影響,而這些也是學習品質的主要內容。在線移動應用學習引入到當前高校教學,對于學生學習品質的提升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可以在學習行為方面,在學習環節的各個階段引入移動終端設備,多通道呈現學習資源,尤其容易引發學生自身良性潛質,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正向情緒。
(二)學習類移動應用軟件因素
移動終端是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大部分情況下是指手機或具有多種應用功能的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高職院校的校園中移動終端普及率近乎100%,但學生只是將其作為一個生活通訊工具和休閑娛樂工具。而引入到教育教學領域,現階段也正悄然興起,移動在線學習APP是現今時代學習重要的輔助形式。
在移動軟件APP設計中,尤其是移動學習平臺界面UI設計、人機交互功能實現設計、平臺學習資源內容構建,是影響移動學習中學生心流體驗產生的重要因素。學生癡迷于手機游戲,就是游戲從各個方面都能促進學生在玩游戲過程中產生心流體驗,學生不是對游戲本身迷戀,而是對心流體驗的忘我快感、成就感癡迷。如何將枯燥的專業知識融入移動學習APP中,將是學習類移動應用設計的最難突破點。
(三)移動學習任務因素
從前面的心流理論中,我們得知,心流體驗產生過程中,技巧和挑戰要匹配,所以在線移動學習任務的難易、呈現方式就會對學習者心流體驗的產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如果學習目標任務在質和量的把握上沒有分層,沒有有效地關注到學習者的每個個體體驗,學習者就很難獲得美妙和探索的成就感和愉悅感,相反會有厭煩、焦慮等負面體驗。
三、影響高職學生移動學習中產生心流體驗的要素模型
該模型認為:高職學生移動學習中產生心流體驗,是在高職學生運用學習類移動應用APP,為了完成移動學習任務而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積極的用戶學習情感體驗,即獲得心流體驗,從而產生心流效果快樂學習、高效學習、持久學習。其中主體高職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和學習能力是重要屬性描述,學習類移動應用APP的內容信息架構,APP界面表現設計、操作交互響應是能否產生心流體驗的重要因素,學習類移動應用是輔助高職學生完成移動學習任務的工具,在有簡潔明了、多感官傳播知識內容的構建體系中,通過學生自主選擇分層呈現的清晰學習目標,美觀知性的界面吸引學生注意力,容錯流暢的交互以及幫助提示,學生順利完成技能和挑戰的匹配,產生成就感,感受到知覺控制,社交互動、適當娛樂性,使得學生增強黏度,激發學習動機,學生有再次使用的意愿,在體驗中持久學習。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移動終端
[2]劉璐,移動設備微博用戶的心流體驗研究——以南京大學學生為例,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論文,2012年5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