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愉
【摘要】信息化教學在當前教育領域發展中日趨常態化,微課作為新興教學形式之一,以其專題化、碎片化等獨特優勢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微課內涵、特點及當前藝術院校微課教學現狀等的分析,從教學管理者視角進一步探討藝術院校微課教學建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本科教學質量 藝術院校 微課教學
【基金項目】南京藝術學院校級科研項目:藝術類高校微課建設管理與策略(XJ201502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225-01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微”時代逐漸深入到社會生活之中,微博、微信、微電影等新名詞、新應用不斷得到推廣應用,微課作為教育領域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將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為有機的一體,這也成為當下高校教育中的熱門話題。
一、微課教學概述
微課是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個熱詞,也是當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當前熱議的微課概念來自于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學者戴維·彭羅斯的微課程概念,同時也提出了微課程建設的五個步驟:列出課堂教學中需要傳遞的核心概念;給出一份15-30秒的介紹和總結;用麥克風或網絡攝像頭錄制以上內容,時長為1-3分鐘;設計能夠指導學生閱讀或探索的課后任務;將教學視頻和課程任務上傳至課程管理系統。國內微課程研究方興未艾,作為新興研究熱點,在微課程的具體名稱、界定范圍、資源組織模式等方面都不盡相同。
微課依托信息技術,強調學生主體作用,是一種一對一的學習方式,因為微課視頻的時長特點,在內容上主要是圍繞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是技能點展開錄制,這種小而精致的教學形式適用于學生自主學習,也是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成果。這種一對一的學習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主動權,滿足學生對不同知識的個性化學習,是對傳統課堂學習的延伸和補充。
二、藝術院校微課教學特點及現狀分析
藝術院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安排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特征,相較于普通院校,藝術院校課程內容主要是以藝術專業為主,微課這一形式在藝術專業教學中豐富了課程教學形式,教師通過錄制視頻可以使教學更為出彩。[1]
從當前藝術院校微課教學發展情況來看,在實際教學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微課本身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但要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還需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合理運用,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微課的作用和意義認識不清,在教學設計上往往是錄制一段上課視頻就當作是微課教學視頻,完全沒有理解微課教學的真正意義。同時在微課的規范性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微課應是一個小的教學流程的體現,包括了開頭的課程內容介紹、教師信息、教學互動以及結尾教學總結和作業布置,而這些往往是教師容易忽視的內容,這種不規范的微課也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藝術院校微課教學建設策略分析
1.強化微課教學理念。微課教學建設是團隊合作的成果,教師是微課教學的踐行者,要在教學理念的更新上不斷提高深化教師對微課教學的認識,引導教師針對對待微課設計、開發、共享,深入理解微課教學的意義和作用,明確微課與傳統教學之間的區別,讓教師在教學理念認識上與時俱進,不斷深化微課教學在藝術院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和推廣。[2]
2.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微課建設中涉及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一系列的技術,學校層面應出臺相關激勵措施,鼓勵教師積極融入微課教學研究,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技術培訓,在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的同時為教師提供更多交流學習的平臺。
3.注重微課教學建設的深入推廣。微課在我國教育教學中仍處于發展階段,從管理層來說,應不斷推動微課教學傳播推廣工作的展開,將微課教學深入到實際教學實踐之中,努力深化微課教學的應用影響力,使其作用在本科教學中得到充分發揮,真正促進教育教學的創新發展。微課教學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在教學推廣應用中應重視信息技術的作用,為微課教學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
四、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課在教育教學中的影響力也將不斷深化,藝術院校在微課教學建設要從教師、教學條件等多方面入手,不斷完善微課教學體系,將微課教學理念真正落實到實際教學之中,使其作用在時代發展中得到充分發揮,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小鋒.新建本科院校微課教學資源建設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J]. 微型電腦應用, 2016, 32(5):38-40.
[2]徐博,王歐楠.微課教學在藝術類院校教學模式研究與思考[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6, 29(24):128-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