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秀碧
摘 要:小學階段處于教育的基礎階段,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促進他們后續的發展。為此,教師除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外,更多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他們形成科學的數學思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5-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66
在教育界,小學數學長期以來均為重點學科。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也進行了較多改革,從前的教學方式逐漸被新型的教學模式替代,并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小學數學教學除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外,更多的要引導他們學會如何運用知識,形成科學的數學思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將結合小學教育的基本現狀,探討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教師通過梳理國內外學者有關數學核心素養的相關文獻,發現他們對數學核心素養作出了下列幾種不同的內涵界定:(1)數學素養具有天生素質+后天學習雙重屬性。也就是在先天生理特點的前提下,利用后天學習塑造某種獨特的心理。(2)數學素養相當于數學知識、能力二者的產物。也就是學生對假設、驗證以及實驗等學習方法做出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定量思考,提升他們對問題的認知程度。(3)數學素養=數學方法+關鍵能力。學生個人的數學素養,往往由他們的領悟能力和對數學的運用程度共同來決定的。該種數學素養,更多地著眼于數學方法以及推理等思維能力上。(4)數學素養也就是學生在對數學進行了解和學習后,體現于學生身上的某種價值。它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生產或是生活等現實活動中。通過梳理國內外學者以往對數學素養的研究,教師認為,數學素養也就是在接受數學教學之后,學生在現實中能夠運用數學思維。對小學生來說,可理解為運用各種數學知識來分析和處理現實中的各種難題。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
數學素養,盡管在內涵界定上有明顯差異,然而,不管國內還是國外學者均對數學素養表示認同。在他們看來,培養數學素養應當扎根于日常的數學教學中,這也是數學學習最為基本的附屬品。有些學者表示,小學數學課堂是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的絕佳場地。素養習得,有助于提升小學生自身的素質,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結合多年積累的從業經驗以及同行之間的討論,教師認為,數學核心素養大致是由數學人文、意識以及思想三部分組成。
參照小學數學推行的課程標準,數學學習應當遵循下列總體目標:(1)小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2)小學生可以了解數學、現實問題之間的關聯,并善于用數學知識、思維去處理問題。(3)在學習中,提升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上述三點,無疑是對數學人文、意識以及思想的集中體現。數學素養的培育和利用,有助于開拓小學生自身的思維,達成預期的教育目標。
三、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采用情境教學法來進行數學教學
對數學素養進行培養時,情境教學法往往運用得比較多,其效果也較為突出。小學階段,學生有不錯的接受能力,且有很強的好奇心,熱衷于探究所看到的新鮮問題。該種狀態下,學生有著相當大的發展潛能。因此,教師應善于開發學生自身的好奇心,根據已知的數學知識,提供恰當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他們對數學的應用能力。譬如說,在學習“升與毫升”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對不同的容量單位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師可以考慮提供下列情境:獅子、老虎比賽喝酒,老虎喝完6杯都還沒有醉,但是獅子才喝兩杯便醉了。你覺得誰的酒量更好呢?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操作,把相同容量的壺中注入水,然后倒入杯子中。利用實際操作,便于學生對容量的定義有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弄清幾種常見的容量單位。該種做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開展實踐活動
數學學習,說到底在于分析和處理現實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種問題。數學應用,同樣也是數學核心素養中極為關鍵的部分。學生唯有理解和總結足夠的數學知識,才有可能正確地看待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并自覺應用既有的數學知識去分析和處理問題。數學教師理應根據接下來要學習的重點,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譬如說,學習加法、減法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平時購買商品時,觀察錢幣交換原則。借此,對加法、減法有更多的了解。實踐活動中,除了要讓學生理解知識之外,更多的是要引導他們學會處理問題,從而有效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形勢下,教育教學要求學生擁有較好的創新能力,這也符合教育的基本目標和最終方向。因此,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某種意義上可以增強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保留較好的創新性。小學生的思維尚未被傳統教育所干擾,對周邊事物均保持足夠的好奇心。該種形勢下,教師應當利用好他們的好奇心,樹立起他們對事物的質疑精神。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要鼓勵學生勤于提問。對于那些理解不透徹的地方,要勇敢地提出質疑。解答某個應用題時,教師除了要講解常規解法外,還要鼓勵學生嘗試分析和對比其他算法,發散學生的邏輯思維。如此,學生今后遇到類似的問題,便能夠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久而久之,他們的創新意識便會明顯地提升,數學核心素養自然也能得到培養。
在時代的催化和演變進程中,小學數學也呈現出多元化的改革方向。當代教育要求學生有較好的創新能力。小學生對于周邊出現的一切事物感到好奇,教師除了對教學方法、內容進行創新外,更多地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提升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增強其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少香.如何讓小學生的數學意識如花兒般綻放[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11).
[2] 陳海娜,張靜馨.小學生數學意識形成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