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趙征
[摘 要]目前,由于我國在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方面依舊存在不足,導致企業管理教學無法有效開展。所以,對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創新成為教學人員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其中,翻轉課堂的應用有效提高了企業管理教學的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將對翻轉課堂基礎下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根據現狀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翻轉課堂;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策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139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22-0-02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翻轉課堂的應用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將課堂主體變為學生,有效提高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散性思維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的方式,使學生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而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是學生和教師在同一水平上對問題進行探討研究,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
1 我國翻轉課堂在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中的應用流程
我國在對翻轉課堂在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可大致分為3個方面。其包括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的應用。在課前,翻轉課堂的應用重點在于對知識進行傳輸,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以及課前自主學習的方式,向教師提出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課中,主要通過自主討論的方式完成對知識的學習,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完成對知識的內化。課后的主要內容包括對知識進行整理和分析,以及對討論成果進行分享,以完成對知識的進一步鞏固。
2 翻轉課堂基礎下企業管理的研究性教學模式現狀
我國對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研究最早開始于20世紀初,那時我國的教學學家對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研究只處于理論階段,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入探討。而在2004年左右,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在我國得到了初步實踐,許多教育專家對其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大多教育工作者認為在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的模式下,教師不應只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啟發,使學生主動對問題進行解決。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認為,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大致可分為對問題的確定、對問題的實踐以及對問題的解決3個階段,其中,對問題的實踐是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的主要階段。一小部分教育工作者認為,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的應用應從教學的重要性、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概念以及教學的實踐4個方面入手。
結合我國在翻轉課堂基礎下,對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對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取得了初步成果,將目前的研究成果進行有效利用,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效率。
3 翻轉課堂基礎下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策略
3.1 提高課堂準備工作質量
3.1.1 教師方面
在翻轉課堂基礎下對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教師在授課前應對企業管理教學的內容進行詳細研究,找到教學課程中的教學重點內容,結合教學目標,將教學的重點內容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制定一個符合教學計劃的學習任務表。學習任務表的大致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重點以及學生的知識拓展3方面。教師還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學習重點可以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有所側重的學習,防止學生由于抓錯重點導致學習上的失誤,而對于知識拓展的制定,教師可以幫助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知識的學習。
3.1.2 學生方面
由于學生在對教師制定的學習任務表進行學習的整個過程,都是由學生自己進行學習的,所以,在提高學生知識儲備量的同時,其還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對知識進行探索和思考,主動找到方法加以解決。學生在對教師制定的學習任務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在課上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或者通過觀看教師在課前播放的視頻,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個過程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內部消化的過程,這種教學模式也是翻轉課堂推崇的教學理念。
例如,教師在進行有關企業管理框架和結構的授課前,可以針對學習任務表內的學習內容,播放相關的學習視頻,讓學生對企業管理框架、結構有一個初步了解,其中應包括對企業環境的分析、企業管理業務的研究以及企業管理方法的運用。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會對企業管理框架以及結構的有關概念進行一定的思考,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注重的是對教材內知識的講解,而在翻轉課堂的基礎上,運用研究性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對話。教師在課堂內不再是教學的主體,而是對知識的引領者,學生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性學習。
3.2 提高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質量
3.2.1 教師方面
教師在翻轉課堂基礎下進行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的授課過程中,由于翻轉課堂的特殊性質,將課上教師傳授理論知識的時間進行了縮短,增加了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時間。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研究小組,并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使其進行討論,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設置教學主題,讓學生進行自主討論,最后對學生在討論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例如,教師在進行國內外企業管理理論授課的過程中,首先可以讓學生對國內外企業管理理論的現狀進行詳細了解,并將自己覺得有價值的管理理論記錄下來,在課堂上與同學一起討論,同時,充分了解各個時代企業對管理模式的應用方法,對其管理模式的發展歷程進行描述。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可對學生在討論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同時也要對學生的討論方向進行明確引導,使學生對在小組討論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充分掌握,在對討論結果進行自主分析后,制訂一份企業管理模式的分析方案。endprint
3.2.2 學生方面
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教師下發的學習任務表中的內容進行細致學習,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后,將問題留到課堂上向教師進行提問。在進行分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出討論課題的難度對討論模式進行選擇。通常,課題涉及范圍比較廣、比較復雜的,學生大多都是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而面對比較簡單的課題,學生則會對其進行自主獨立的學習。
例如,學生在對各國企業管理模式發展歷程這一課題進行討論的過程中,由于此課題涉及的資料范圍比較廣,一個人無法對其進行全面討論,所以學生在對此類課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會利用小組討論法。首先,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小組內職位的劃分,由語言表達能力強的擔任小組發言人,管理能力較強的擔任組長,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負責小組內討論的流程。通過分工配合,對課題進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在討論結束后,學生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或者演講的方式,對討論結果進行表達,并將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教師提出,以及時解決。
3.3 提高教學后對知識的鞏固質量
在翻轉課堂的背景下,通過研究性教學模式對企業管理進行學習后,教師要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及時鞏固,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師可以在一階段的授課結束后,單獨運用一節課的時間,對學生近一階段的討論成果進行總結和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由學生進行單獨演講的方式,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對本組的討論結構進行闡述和分析。最后,在學生展示完畢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展示內容對其進行客觀評價以及問題糾正,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4 結 語
本文首先對翻轉課堂在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流程進行了簡單介紹,其次對翻轉課堂基礎下的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現狀進行了具體分析,最后根據現狀中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出現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為今后在翻轉課堂基礎下企業管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包瓊雪.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以《企業管理基礎》為例[J].現代交際,2016(13).
[2]周廣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院校企業管理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15(29).
[3]劉潔.教學做合一的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現代商貿工業,201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