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燕
【摘要】精彩的提問,可以促使學生樂學、樂思、樂做。在科學課堂中抓住學生思維的沖突、教學的轉折、課堂的互動、教學的細節等環節,運用承接設問、細節追問、變式組問、置疑曲問等多種提問技巧,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具體演繹之一。
【關鍵詞】提問 追問 組問 曲問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144-01
提問,一直被認為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來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通過師生的一問一答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發展學生思維。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師,在課堂上都能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時間和機會,也并不是所有教師的課堂提問都符合教學實際。教師的提問更多時候是對課堂的一種預設,而實際教學過程并不會完全按教師的預設而進行。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有效提問,從而實現讓學生樂學、樂思、樂做的高效課堂教學效果呢?通過筆者的課堂教學實踐和觀察,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適時提問、無痕銜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經驗的教師一般都是從學生已知的東西講起,善于從已知東西中在學生面前揭示出能夠引起他們疑問的那個方面,而疑問的鮮明的情感色彩則會產生一種驚奇感,引起學生探索奧秘的愿望。引導學生從平常的、習慣的、隨時隨地可見的東西中看出不平常的東西來?!睂W生在獲取知識、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有的前概念是正確的,有的是模糊的,更有的是對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學生的實際適時提問,讓學生意識到新舊知識的銜接過程中出現了自己所沒有預知的問題,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需求。
如設計化學方程式綜合計算專題復習課時可以例題“現有黃銅10克,其中含銅35%,與200克的稀硫酸溶液反應,已知黃銅中的鋅完全反應,求參加反應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引課,通過“怎樣求硫酸溶質質量?”“為什么不能直接用黃銅質量代入計算?”,引出化學計算的關鍵是分析出物質實際參加反應的質量;通過“已經求出了參加反應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還可以求其他的量嗎?”“如何才能檢驗200克的稀硫酸中溶質是否過量?”,啟發學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儲備知識,起到以點帶面的復習效果;在學生回答出將算出的硫酸溶質質量除以200克就是硫酸溶液的質量分數的錯誤方法后可以反問“大家都同意他的觀點嗎?有沒有其它同學有不同意見的?”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質疑,起到即啟迪學生的思維,又為后續教學埋下伏筆的作用。
二、細節追問,知識生成
細節追問,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能根據師生互動環節過程中形成的一些教學契機,以追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問題或引導學生回到教學主內容上。課堂有效追問,需要教師有足夠的教學智慧和學科素養,能大膽、妥善的處理師生互動中出現的教學意外細節,把握契機,告別預設,促進生成,讓教學更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需求,有效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生成新知識,開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在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同時實現高效課堂的目的。
生物的呼吸一課教學中,我預設完成了生物的呼吸全過程教學后,可引導學生分析出進入呼吸道的氣體因停留于呼吸道而并沒有完全參與氣體交換,再呈現圖片讓學生解釋為什么氣體成分比發生改變。實際教學過程中聽到學生回答了:“氮氣對人體沒有用,所以不參與肺部氣體交換”后,我立即意識到自己在備課過程中出現了對學情估計不足的情況,馬上追問“假設你認為吸入和呼出的氣體是等體積的,氮氣的體積比將怎樣變化?吸進和呼出氣體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體積比又將怎樣變化?”通過這個追問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這種建立在學生自己原有的認知基礎上而進行的深度學習,相比直接通過讀圖獲取信息對學生來說更有價值。
三、變式組問 拓展延伸
變式組問是指以一個主問題,幾個子問題串,多種變式訓練問題組的形式開展教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設計一系列有思維梯度的問題,以變式訓練的方法為學生搭起思考的臺階,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切實提高復習課的課堂效率。
如《氣體的制取、檢驗、凈化》可以實驗室制取CO2為載體,通過圍繞如何選擇裝置,怎樣檢驗氣體是否純凈,怎樣進行氣體凈化三個主問題開展教學,每個主問題下面分設如何根據不同制取要求選擇發生和收集裝置;如何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存在CO、CO2和H2O;如何除去N2中的CO2、H2O、CO、H2氣體等2或3個子問題開展教學。以環環相扣的設問和追問逐步引領學生復習,回顧選擇氣體發生、收集裝置的方法;檢驗氣體是否純凈所選的試劑、檢驗順序;去除雜質時應考慮的原則以及除去氣體雜質的順序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這種變式問題系列化組問的教學設計能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引導學生通過教師設置的問題臺階逐步找尋問題的實質,拓展學習深度和難度,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學生學習起來如魚得水,起到了良好的復習效果,還可避免復習課出現“炒冷飯”的現象,實現高效課堂。
四、置疑曲問 開拓思維
有效的問題可以讓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問當提在學生有疑惑之時,當提在學生思維有沖突之時,當提在概念易混淆之時,當提在教學延伸之時。在教學中往往我們預期的思維沖突狀況可能由于學生的經驗欠缺、生活體驗不足等各方面原因而沒有發生。置疑曲問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事先人為的設置一個具有明顯思維沖突的問題,以曲問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教師人為的置疑曲問,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挖掘思維的深度,讓學生在思考中強化鞏固所學知識,提升思維品質。
如在使用等質量的碳和磷做耗氧劑來研究空氣中氧氣所占的體積比時,可以提出問題:“因為等質量的碳消耗的氧氣比較多,所以燃燒結束氣體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裝碳的集氣瓶中的水的速度就比較快這一說法是否正確?”這一問題很具有迷惑性,有經驗的學生會因為教師特意的提問而去深入思考,從而發現燃燒過程可能還存在燃料是否充分燃燒問題,碳消耗的氧氣多的同時產生了等體積的二氧化碳,氣體體積變化不明顯等細節,從而對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考慮。
精彩的提問,可以促使學生樂學、樂思、樂做,在科學課堂中要抓住學生思維的沖突、教學的轉折、課堂的互動生成、教學的細節等環節,運用適時提問、細節追問、變式組問、置疑曲問等多種提問技巧,演繹精彩的高效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