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摘要】對于高中的教育來說,生物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高中生物學習中運用探究性學習,能有效的改善高中生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生物過程中積極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學習中運用探究性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生物 探究性學習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159-02
前言: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識領域,通過對新的知識內容的發現,提出質疑,從而在活動中獲得知識技能,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1]。把這種學習方式融入到高中生物學習中,能有效提高學生把握知識、學習知識的能力。
一、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學習中運用的意義
(一)改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態度
在傳統的高中生物課堂中,老師是教學課堂的主體,把握著生物教學的節奏,學生只能根據老師的教學節奏去被動的學習知識,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生物學習中運用探究性學習,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體,他們就會改變對生物探究的態度,積極的去觀察生命的表象與本質,并在探究實踐中逐漸加深對生物概念和知識的看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2]。
(二)增進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探究性學習大多數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探究的目的。在高中生物學習中運用探究性學習,老師在明確了探究目的后,可以把學生進行小組分配,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進行探究、思考,并對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分享自己的想法,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小組合作以及與人交流分享的樂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增強了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三)有利于改善師生間的聯系
在傳統的生物課堂上,老師的教學任務比較重,再加上高中生物理論知識相對較多,而課堂時間有限,老師沒有時間和學生進行溝通。并且有些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顧及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任務量,導致高中生物課堂氛圍緊張、壓抑,師生關系不融洽,甚至影響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但在高中生物學習中運用探究性學習能夠改善課堂環境,會使師生之間的關系得到緩解,學生成為探究的主體,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生物學習的內容進行展開探究。這樣不僅緩解了老師的教學壓力,還能使師生間的關系越來越融洽。
二、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學習中運用的有效策略
(一)老師要改變教學觀念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只有老師認識到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才能推動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學習中的運用。因此,學校可以對老師進行相關的培訓,改變老師傳統的教學觀念,在生物課堂上融入探究性學習。例如,在講《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做實驗,選兩棵植物在有光和無光下進行,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觀察植物的反應,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探索,營造了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推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二)提升學生對探究過程的興趣
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知識,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老師不能要求學生學習每一項內容都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細致的研究,在課堂上要安排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可以把科學家的研究過程作為材料,讓學生間接的感受到偉人的辛苦歷程。比如在講《遺傳與進化》時,教材開篇就用豌豆實驗來闡述有關遺傳的知識,通過了解孟德爾的背景,讓學生感受到他作為科學遺傳學奠基人的地位,了解孟德爾的實驗方法以及對實驗數據的處理,可以讓學生從科學家的研究之路探尋其中的奧秘。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培養學生對探究過程的興趣。
(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
高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可以通過探究性實驗來體現。例如,在講《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時,老師可以設置一個場景,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在蘿卜上面撒食鹽或是白糖,學生會看到蘿卜上冒出很多水,再引導學生根據在初中學過的細胞吸收水分和失去水分的基本原理得出:因為加入了食鹽或白糖,使細胞外界的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失去水分而滲透出細胞外。這樣探究性實驗不僅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原理,還能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探究能力。
結語:
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標改革創新的一種學習方法,通過探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細致的掌握高中生物知識,培養探究能力。因此,學校要重視高中生物學習中探究性學習的運用,改變老師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紅艷.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反思[J]. 中國校外教育,2013,16:65.
[2]趙毅.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對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方式的影響[D].天津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