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培倫
【摘 要】 公益創投是創新社會治理在公益慈善領域的積極實踐,它作為一種新的公益慈善投資和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方式,在我國政治經濟體制不斷改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社會背景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社會組織參與公益創投的過程中,政府為實現效用最大化,更青睞有能力、有潛力、有前景的社會組織承接服務項目。在公益創投中社會組織的競爭關系之間,組織核心競爭力的發揮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公益創投 社會組織 核心競爭力
一、社會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在公益創投中的作用
社會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在社會組織參與公益創投的過程中的作用可從項目購買方(政府)、社會組織行業、公益創投項目這三個角度出發進行分析。
(一)社會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吸引政府對社會組織的青睞。公益創投是政府購買服務的一種形式,屬于政府領域的變革,牽涉到政府職能轉變、政府放權讓利于社會、公共服務供給制度改革等問題。同時,做好公共服務的目標給政府帶來的壓力不容小視。因此,公益創投項目能否開展好對于政府來說不僅關系到社會民生,更關系到政府的公信力與公共服務的效率。公益創投項目的開展意義重大,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必然要選擇能力較強的社會組織來對公益創投項目進行承接,從而將開展社會服務項目的效用達到最優。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具有規范性、穩定性、專業性、創造性等特征,選擇這樣的社會組織承接公益創投項目對于政府來說是相對可靠的,同時也減輕了政府的壓力。因此,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更能得到組織認可和青睞。
(二)社會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推動社會組織在行業對手中脫穎而出。從公益創投的流程可以看出,從社會組織介入公益創投項目伊始,同類型的社會組織之間就存在著競爭關系。若要最終取得公益創投項目的承接資格,在評審的過程中,社會組織必須比同行業競爭對手更具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給社會組織帶來的增益是,相較于同類社會組織,競爭力強的社會組織更易脫穎而出。這是由于核心競爭力即是組織實力的體現,比如,具備組織創新與發展能力與專業服務能力等前沿能力的社會組織相較于僅具備基礎能力與重要能力的社會組織的項目開展順利程度必然更勝一籌。競爭關系之中存在著優勝劣汰的選拔淘汰機制,實力強的社會組織更具備優勢,在競爭關系之中能夠淘汰行業對手,取得項目承接的資格。
(三)社會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對公益創投項目的開展有增進作用。從公益創投項目的承接到項目的開展,更具競爭力的社會組織能夠更好地實現對公益創投項目的把控與完善。首先,從眾多同類社會組織中脫穎而出的更具競爭力的社會組織本身在開展項目方面也更具實力和優勢;其次,在購買方(政府)對社會組織提供公益創投資源之后,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能夠發揮人力、物力等作用,更加合理地利用資源發揮組織的專業性與創造性開展公益創投項目,使資金的效用、管理的效用、項目的作用與社會影響最大化;最后,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由于其本身相對而言發展更為出色,因此開展公益創投項目時更加規范,項目開展的出錯率低、風險小。公益創投項目的完善就是政府、社會組織對項目受眾群體的最好的負責。
二、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在公益創投中的功能
從各個社會組織的類型來看,不同的社會組織可謂各有千秋,所擁有的優勢能力各不相同。然而,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在公益創投之中均有同類型的功能體現,一般為以下幾點:
(一)提供較高質量的公益創投項目。在公益創投中,承接與開展社會服務項目是社會組織的責任,社會組織的能力水平對項目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專業化水平也相對較高,進而在做項目的過程中,這樣的社會組織能夠提供較高質量的公益創投項目。一方面,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針對所承接的公益創投項目而開展的各方面的進程相對順利和完善,項目在檢查審核的過程中通過率和成功率高;另一方面,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能夠利用核心競爭力優勢令項目開展得更好、發揮更大的效用,能夠充分發揮組織應有能力滿足項目受益者的需求。
(二)更好地促進公共服務效率提升。公益創投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在項目運作、內部治理等方面都更加專業和規范,因此對于公共服務效率的提升具有更好的促進作用。一方面,社會組織的能力強弱程度決定著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效率。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一般都具有相對而言較為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和服務提供程序,可以有效地的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因此,與政府簽訂了公益創投服務項目合同之后,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在運用相同數量的資金前提下,能夠更好地滿足公益創投的需求,進而提高公益創投的實施效率。另一方面,能力更強的社會組織能夠更有效地提高公益創投的信息溝通效率。社會組織是政府與公眾之間進行有效信息溝通的橋梁,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可以與政府進行更加有效的信息溝通,保證公益創投項目更加順暢地執行。
(三)更好地補充政府社會治理職能。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既是社會治理的題中之義,也是政社合作的內在要求,社會力量參與的行為是建設性的,具體表現為:積極而非消極、主動而非被動、建構而非破壞性。公益創投是一種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形式,其對社會組織的資金技術支持調動了社會組織參與的積極性,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了資源與空間,同時也使社會組織成為了公共服務的承擔者和社會治理的參與者。公益創投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對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具有重要意義,公益創投對于社會組織、服務項目的考核評價改善了依靠行政手段對社會組織進行強制管理的方式,實現了通過調動社會組織積極性進行規范管理的目標,對優秀的社會組織更是起到助推作用。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社會組織能夠更好地整合資源,積極、主動地建構社會,參與社會治理,逐漸形成社會成員廣泛參與、廣泛受益的社會治理機制。
【參考文獻】
[1] 王達梅.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的影響因素與機制創新——一個三位分析框架[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6):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