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磊
【摘要】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如何實現教學內容與行業應用無縫銜接,變“練”為“戰”是各專業不斷追求的共同目標。本文以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為例,著重從工作室的建立條件、教學組織兩方面進行探討,力爭為相關專業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工作室 實踐教學 探討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237-02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是永恒的話題,以“雙師型”教師、生產性實訓、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等方式的教學改革層出不窮。然而,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對于數字媒體應用技術這類應用廣泛而又技術性強的專業,“工作室”制是提高教學效果較為顯著的方式之一。
一、工作室的建立條件
1.專業選擇要恰當
擬采用“工作室”制開展實踐教學的專業,應從市場需求量大、行業發展前景好、技術應用性強,甚至適合開展創新創業的角度考慮。學生在工作室實踐跟在課堂學習的最大差異在于——“學生”變“學員”,“被動”變“主動”,“作業” 變“產品”,教學過程中需完整了解和體驗項目流程,更加接近到企業工作的狀態。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成就感,而且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創業成功率。
2.學校政策和硬件條件是基礎
因工作室與課堂教學在形式和內容上存在根本差異,故學校政策支持和硬件條件保障是前提,如:我校規定被選拔進入工作室的學員在工作室學習期間,對于專業必修課程可以不跟班上課,但學期末必須參加課程考核。工作室學員在工作室完成的項目可以代替任選課學分或人才培養方案中相對應的實踐性環節課程。同時,將成功立項的工作室納入實訓室建設計劃,確保其設施設備性能達到行業主流水平。
3.指導老師是核心
工作室實行導師管理制,可為一名或多名。其導師應由師德師風好、專業能力強、有一定項目來源且有項目實施能力和經驗的專業教師擔任。指導老師全權負責學員選拔、指導、管理、評價與考核,制定并落實工作室人才培養和各項工作計劃。如:我校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的做法是鼓勵有豐富的項目實踐經驗、企業工作經歷(或自主創辦企業)的老師擔任工作室指導老師,從而為工作室的真實項目來源和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保證。
二、工作室的教學組織
1.學員選拔
“工作室”制屬于各專業(方向)基礎之上的“精英化”培養,是對原有專業教育教學的有益補充。故須對學員人數作一定限制,一般不超過對應專業(方向)學員人數的10%。此外,學員選拔須揚長避短,著重選擇專業興趣濃厚、基礎知識扎實、專業領域有所擅長的學生。我校的規定是:進入工作室的學生原則上為大二以上學習完專業基礎課程并考試合格的學生。
2.教學形式
工作室主要通過項目實施、技術攻關、技能大賽、區域服務等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能及方法,學會使用先進設備,學會專業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收集、處理信息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創造思維,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行為素質和文化素質。
如:結合影視行業的特征,本人指導的影視制作工作室主要以真實項目實施和參加專業比賽作為主要任務。其中,真實項目主要來源于校內各部門、本人所兼職的公司、學員自行承接的其他項目。所有項目均根據團隊學員各自所長進行任務分配,從客戶洽談——簽訂合同——構思策劃——拍攝制作——客戶審核——修改交付——費用結算等全部流程均由學員完成,本人則幫助團隊進行可行性分析、答疑解惑、進度控制、技術及質量把關等,并為能力突出的學員提供寒暑假到影視公司實習的機會,使其更加了解行業要求。另外,在無真實項目的空檔期,則引導學員制作練習作品及參賽作品。
3.考核評價
為了培養學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對學員的考核評價依據主要為所參與的真實項目或參賽作品的完成質量。以此成績代替任選課學分或相關實踐性環節課程成績。如:本人指導的影視工作室學員真實項目或參賽作品成績=技術要求50%+形式與美感30%+流程規范性20%。
4.實際效果
本人牽頭的影視制作工作室通過以真實項目為核心形式開展教學實踐的兩年來,學員的主動性、責任感、成就感和明顯提高,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特別是熟悉掌握了行業主流技術標準及設備應用,實踐動手能力明顯提高。此外,該工作室還對豐富校園文化、配合學校宣傳發揮了重要作用。學員就業對口率更高,工作上手時間更短,穩定性更強。
總之,工作室是以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為基本特征的教學模式,重在培養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政策環境是基礎、指導老師是核心、項目來源是前提。在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采用“工作室化”教學模式,不僅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與行業需求接軌,較大程度增強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玉珊.“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
[2]姜翠.基于工作室項目教學模式探討.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
[3]蔡忠弟.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系統性建設研究.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