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冬
【摘 要】教學質量、學習質量都與學生的參與有直接關系,教師課堂主體的時代已經過去,其顯然也不適用于現在教學當中。學生在學習中能否積極主動高效的參與是現在教師需要重點探索的問題,也是學生能否在課堂學習中能力提升的關鍵。
【關鍵詞】初中數學;互動課堂;教學策略
一、引言
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實質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否進行互動,如果課堂上有令學生感興趣的互動話題,有能讓學生喜歡上的互動氛圍,那么學生才能愿意主動進行課堂互動。初中數學需要學生運用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學習,學生才能掌握更深層次的學習內容,而不是被動的去接受教師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因此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也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發展,進而才能高效完成數學學習。
二、初中數學互動課堂教學策略
隨意性的互動是無法達到互動教學效果的,互動教學中教師需要找到有效的策略將其應用在互動教學中,使互動的意義真正的發揮出來,筆者下文簡要介紹幾種適合進行互動教學有助于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
1.情境式互動
情境創設是一種較為高效的互動模式,如果能對其進行合理的創設,可以激發學生對初中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對這一學科感興趣,逐漸就會對學科內容感興趣,在興趣的促使下就會愿意進行互動。情境創設既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同時還能引導學生積極進行互動。例如“平行四邊形性質”這一內容教學中,筆者在教學時利用情境創設來引導學生進行互動,首先筆者在多媒體中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有學校的大門,鄉村的圍欄等等內容,學生對視頻中所呈現出的內容會有一定的疑惑,筆者引導學生自己去假設這些物體中平行四邊形起到怎樣的作用,當學生了解到這些作用后,筆者再次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自己親自操作并進行表演,這樣抽象的性質就變得簡單化了,學生在觀看與制作的情境中對知識有課更為直接的體驗,學生接受的知識不是教師的灌溉,而是學生通過自己的感悟與實踐意識到的,這正是互動課堂的意義所在。
2.問題式互動
數學有自己的特殊性,一個問題一個相同的答案,但是解答的方法卻多種多樣。這都需要學生進行思考來獲得答案。因而互動教學的另一個有效手段就是以有效的提問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互動。提問的效率提升了,學生才能以更為深入的方式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在進行提問時,教師不要急于讓學生將答案尋找出來,而是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多角度的多方面的來將問題進行分析,教師的問題只需要起引導作用,學生的思考、分析、解答需要占據主體地位,只有教師問題提出的比較合理,學生才能更有效的在問題中進行互動,例如“二次函數”中常會有這樣類型的題目,商店賣商品比進價高多少錢賣出,每天能賣多少,但是慢慢會發現每降低多少錢,它會多賣出多少,一般最后問題的提出都是降到多少時利潤會更大。這一類的問題如果教師采用逐級提問的方法來進行,學生能更好的進行互動,并能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同時還能找到解答這一類問題的答案。如教師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來提問,“商品利潤與售價、進價之間的關系如何?”這一問題提出后學生就后開始進行關系的分析,教師慢慢將問題向內深入延伸對學生進行提問,最終引導學生在提問的互動中,理解解題思路,找到解答方法,而這種逐級提問的方式,學生經過幾次互動練習后再去解答同類問題時能更快更有效率的將其解答出來。
3.師生合作式互動
互動不是學生一個人的,即使在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中,同樣還強調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因此互動教學也是學生和教師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在互動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還要彼此合作成為學習共同體,這樣合作的意義才有更完好的體現。師生合作有兩層含義,其一就是培養學生的互動交流意識,在教學過程中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和教師對話、討論,從而到達學習的目的。其二則指的是師生間情感的傳遞,即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懷與熱愛,化被動為主動地進行學習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時常出現學生會出現負面情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搞好師生間的情感傳遞事宜。
三、總結
創新性人才是當前社會所需要的,初中時期是學生能力形成的關鍵期,因此教師必須要將灌溉式的教學方法從心中剔除出去,要不斷創造出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在目前學生主體性、學生參與性這些教育觀念的推動下,互動教學顯然成為了一種新的有效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主體性的呈現以及學生參與率的提升都有積極的意義,現在應用此方法進行教學的教師也越來越多,那么尋找互動教學有效的策略還需教師們繼續進行探究。
參考文獻:
[1]潘亦寧,王珊,劉喻,唐洪秀.初中數學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研究——基于視頻案例的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8).
[2]周紅.初中數學教學中“互動”的有效利用及注意點[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