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粉
【摘 要】成功的英語教學依賴于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小學英語故事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等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戲劇化
英語故事劇表演是學生喜歡的一項活動,中高年級的小學生了解很多有趣的童話故事,用英語表演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同時表演后的成就感會促使他不斷地去揣摩故事的內容,又會推動他們進一步學習新的英語知識以獲得新的新的成功體驗,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英語劇的妙用之一:生動呈現詞義,使生詞不攻自破
我們在講解故事的時候,會發現一篇故事的大意往往集中在幾個關鍵單詞上,所以關鍵單詞的講解就顯得尤為重要。在《Jade Rabbit》課中,講到了三個仙女分別變成了三位老人一段中,有“trick”一詞,這個詞沒有實物出示給學生看,也沒有動作能夠表現出來,但是還必須用英語解釋給他們,當時我是這樣講的:(我——一位遲到的學生,學生甲——老師,學生乙——遲到學生的家長)學生上課遲到了,老師問其原因,學生支支吾吾說起床晚了,因為前一天晚上做作業到12點,老師持懷疑態度打電話給其母親,打完電話,老師臉色大變對學生說道:“You trick me!Your mummy told me that you watched TV until 12 oclock,but not did your homework.”故事表演完后,全班哄堂大笑,從他們的笑聲中我知道他們明白了“trick”一次的含義,于是我抓住時機問道:“Can you trick your teacher? Can you trick your mummy?”孩子們很堅定的回答我:“No” 我說道:“A good student should not trick the others!”
在另一篇故事里遇到了“fair”一詞,同樣是比較抽象的詞語,我是這樣設計的:學生甲扮演一位好打架愛欺負同學的學生,學生乙很乖巧,學生甲向學生乙借東西,借了不還卻還將學生乙推倒在地,找來老師評理,老師卻批評學生乙,于是學生乙大喊:“Its not fair.”講到這兒學生恍然大悟,頓時明白“fair”一詞的含義,這樣的妙用故事不但給課堂帶來了樂趣,也加深了孩子對課堂的印象。
二、英語劇妙用之二: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
用故事來呈現內容,既有趣還能學好知識。我僅舉兩個例子:《Store manner》一課中有這樣的句型:“Its polite to … …”“Its not polite to … …”,備課時我就在想,如果只是單純的呈現課文內容,單純的講句型,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于是我圍繞課文內容設計了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一個小男孩的轉變過程。一個名叫Jack 的學生成為我這個故事的主角,表演過程中,小男孩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他欺負同學,捉弄同同學,不完成作業,破壞公物等種種不好的行為習慣演繹的惟妙惟肖,很好的詮釋了課文中的這些詞語:Stove、Push、Pull、Kick、Throw,他簡直就是老師和學生眼中的破壞之王,沒人愿意和他玩,沒人相信他,他終于感受到了孤獨和無趣,但是他不知所措。于是他很傷心的問媽媽為什么沒人理他,媽媽耐心的為兒子分析了一番,小男孩很愿意去做一個大家都喜歡的人,他暗暗下定了決心,于是第二個星期來到學校了以后,大家很驚奇的發現:上課有了他發言的小手;樂于助人的隊伍中有了他的身影;為班級服務的名單中也有了他的名字。漸漸地他有了朋友,老師對他刮目相看。故事表演完了,孩子們感到很快樂,學生既學會了知識,也感受到了樂趣。而故事的表演也從側面影響了孩子,從而讓他們知道如何去做一個人皆喜歡的孩子。
還有一課的內容是這樣的:
I get up … …
I eat breakfast … …
I go to school … …
… …
我將內容整合了一下,講所有的語言放到了一則故事里,故事講的是:一個小女孩一天的活動安排,以及與家人、同學和老師如何去交往的過程。整個故事不僅包括所要學的句型,還為學生如何去描述自己一天的活動安排做了很好的范例,而且里邊也包括對已學知識的復習及內容的延伸。孩子們上課的積極性和語言輸出能力很好的說明了用故事來演繹這一課還是很成功的。
三、妙用之三:呈現深層寓意,體現情感態度
用故事講寓意,即用故事講道理。舉例說明:《Sour grape》一課屬于思品課范疇,所以讓孩子們明白文章寓意很重要,我采用了這樣的方法,在孩子們明白文章大意后,我走到一個跟我很有默契的小孩跟前,看著他的文具盒眼里滿是羨慕說道:“Oh! Your pencil-box is so beautiful!Can I have a look?”小孩將文具盒抱的緊緊的說:“No,you cant。 ”我頓時不高興地說道:“OK! I dont want to look at your pencil-box, its ugly!”其他學生開心的笑了,我又問全班:“Am I right?”全班齊回答:“NO!”我問:“Why?”小孩告訴我:“You shouldnt say the bad words if you cant get it.”回答是多么的讓人驚喜,他們開心我更開心。
四、妙用之四:“鮮活”學生的語言,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就是集中訓練聽說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但增加了實踐語言的機會,還學到了很多鮮活的語言表達法。同樣的一句話在學習中與表演中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效果,而這些語言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將英語運用到生活當中,讓語言不再“書面化”,而是變得更加“生活化”。《小蝌蚪找媽媽》中,一群天真可愛地蝌蚪們游來游去,他們在表演中的語言透露著急切、激動和一次次的失望,讓觀眾的憐憫與同情不禁油然而生。話劇《小紅帽》中,活潑、單純的小紅帽言語中又透漏著無憂無慮,更加對比出了大灰狼地兇狠與狡猾,觀眾也為小紅帽暗暗地捏了一把汗。
五、妙用之五:培養學生的創新及思維能力
每一次的排練都是基于課本而又高于課本,孩子們地想象力事豐富多彩的,他們能夠聯想到更多主人公的奇遇記,而經常在課堂上我們會由一個單詞就編出一個英語小短劇,我們再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并及時加以改正,現在我們班的孩子已經可以用小短劇表演出很多東西。這樣一來,我們的課堂很快豐富起來,孩子們很開心,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是主體,老師是觀眾,老師輕輕松松教,學生快快樂樂學,豈不雙贏!
成功的英語教學依賴于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我和我的學生們已經從中收獲很多,所以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和孩子們共同讓我們的英語學習更加“戲劇化”。
參考文獻:
[1]李靜純.小學英語故事教學.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12.
[2]陳琳,王薔,程曉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