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 要】針對職高中學生的專業特點,如何提高數學教學效果,以就業為導向的職高數學教學提出教學內容和形式要“合理選擇,講究匹配”,教學過程要“分層優化,有的放矢”,學習形式和培養目標要“合作探究,發展個性”來開展數學教學。
【關鍵詞】職高數學;匹配;分層優化;合作學習
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在數學課教學中有很大的區別。職業高中數學課作為一門工具課,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對于服務就業和專業的發展作用非常大。可是學生數學基礎差,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毫無興趣,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針對以上特點,職高生的數學應該學點什么?教師應該怎么教?如何提高數學效果?這些問題是職高數學教學的大難題。結合多年的職高數學教學實際,有幾點看法與大家交流:
一、合理選擇,講究“匹配”,激發興趣
1.與學生原有基礎相“匹配”
由于生源影響,職高學生的數學基礎與普通中學學生相比,總體水平偏弱。職業高中的數學教學要強調與學生原有數學水平相匹配,針對學生們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老師們提出了搭建“支架”的解決途徑。就是為這些學生先補習好最基礎實用的數學知識,然后在這個平臺上選擇性地學習高中數學知識。
2.與專業知識相“匹配”
職業教育必須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導。因此老師們把數學課定義為為專業學習服務。讓數學教學與專業教學相“匹配”,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根據不同專業作必要的順序調整或作內容增補,制定了不同專業的數學大綱,使調整數學內容能與專業課很好地銜接。如:對機械類專業、廣告設計專業,學習了“集合”后,就可以上“立體幾何”。“立體幾何”是一些專業刪去的內容,但對這兩個專業來說是最基本的知識,通過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識圖制圖能力,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通過對數學教材的靈活處理,根據專業特點進行選擇性刪減和補充內容,使學生能夠得以發展。數學學習由于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效果自然就好起來。從而實現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使教學效得以提高。
3.教學方法和形式要“匹配”
許多學生因為數學基礎差,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未免有些枯燥,所以,不少學生對上數學課深感頭疼,抱著消極對付甚至排斥的心理。數學教學要通過活動來引領,讓學生動起來,用數學游戲、數學故事和實踐活動將數學思維與學生學習活動相聯系,用各種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困難,或是解釋一些有趣的現象。在教學方法上,立足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案例的教學法和項目教學來開展數學教學。形式靈活,學以致用,任務分解落實,見效快,易掌握,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分層優化,有的放矢,服務發展
陶行知說: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情況采用分層次教學,教師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授課時,差生都能從中接受入手,采用不同的方法施教,在授課過程中有難、中、易層次的問題,提問時,基礎題鼓勵后進生作答,中等生補充.優等生對后進生的答案可給予評價;中等題中等生作答,優等生補充完善,教師作出評價后,讓后進生再回答;難題讓學生思考.再讓優等生回答。如:在講“等比數列”時,前25分鐘把全班分為三組,對基礎好的學生實施自學,對中等學生實施自學指導法,對差生實施講解法,后20分鐘教師集中解答疑難,這樣三級學生都有能達到各自學習的目標。在布置作業時,設計分層次的題目。對于全班布置必須掌握的基本題,又布置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選做題。中下層學生會做課本例題和練習上的基本類型的題目,優等生除做課本題目外,還可以加做練習冊和老師特編的思考題。
在教學中實施層次化教學,能夠使好學生“吃得飽”、中等學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各層次的學生都各有所得。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合作探究,張揚個性,提高效果
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一種學習形式,所有成員為完成某一項學習任務而獻計獻策,共同活動。合作學習是一種內涵豐富,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小組成員可以形成融洽、愉悅的學習氣氛,相互鼓勵、激進,促進共同進步。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應該是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多邊活動的過程。其能力的形成和素質的提高主要在做與合作、做與交流中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自學方式。因此,在職業高中階段用做數學來學習數學應成為一種很重要的形式。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不但可以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張揚學生個性才能,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為此,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加以利用,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作用,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