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明
【摘要】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保障他們健康成長,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前教育中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音符,因此必須進行教育改革!就學校層面而言,應該樹立起健康的教師觀;就班級層面而言,班主任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素養,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培育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保證措施。
【關鍵詞】班級管理 教育理念 培育目標 保障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193-02
十八大提出的黨的教育方針是“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方針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宏偉目標,為我們探索新課改形勢下的班級管理指明了發展方向。
在新課改形勢下,如何帶領好班集體,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地發展呢?班級管理是核心,而班主任又是核心的核心。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組織者,是良好班風的倡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筆者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對于“如何帶領好班集體”,經過多方調研和多年實踐,現在有了一些體會,在此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新課改形勢下的教師觀
師生是一個共同體,是教學相長、互相影響的整體。從教師層面來看,我們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教育教學到底是為了學生還是為了教師?
筆者以為,首先是為了教師自身。很多人將教師看作是一項求職謀生的飯碗,這固然沒錯。但在筆者看來,教師不僅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份具有情懷與信仰的事業,教師應該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應該以尋求成就感和幸福感為目標!
若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會自覺去提升專業素養,就會自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就會自覺去為學生而殫精竭慮,就會自覺地鍛煉身體珍惜身體,就會自覺去為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而嚴格要求自己!
二、班主任的基本素養
1.愛心是基礎
學生大多是未成年人,他們的心理認知和行為認知還不成熟,所以有些做法難免有些幼稚,甚至偏激。只有喜愛他們,關心他們,用愛心呵護他們,“嚴中有慈,慈中有嚴”,才能發自內心地積極地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同時,將愛心融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還可以激發我們的工作熱情,讓我們時刻感受到肩上的責任。
2.勤奮是保障
班務工作涉及到不同性格、不同表現、不同生活背景的學生,還涉及到品德、紀律、學習、衛生、鍛煉、寢室等諸多工作方面,十分瑣碎。要做好這一切,勤奮是保障!
有人把班主任稱為“班媽媽”,這就是對勤奮最好的詮釋。唯有將身心都撲在學生的成長上面,不厭煩每個個體的瑣碎小事,才能將“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承諾貫徹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
3.智慧是核心
教書育人,是一項細致的工作,其中定會遇到很多讓你愉快的事情和很多讓你不愉快的事情,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智慧地處理。
要善于運用“矛盾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哲學思想,善于捕捉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好事與壞事。要善于將好事的積極效應與傳播效能盡量引領拓展,形成示范效應;要善于將壞事的根源教訓仔細解剖,讓學生引以為戒,鼓勵他們從中獲取成長的智慧和力量,讓壞事變成好事!
三、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理念猶如夜幕下的一盞明燈,它指引著我們的教育方向。
一個班級的學生,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受過不同教育背景的影響,必然存在強烈的差異性。所以要因人而異,最大限度地發掘每個個體的特長與閃光點!
筆者的理念是“盡心盡力就是成功”。這里的盡心盡力,不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順其自然,而是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之后的坦然面對。一個班集體,自然有優生,也有差生;自然有光彩奪目者,也有黯淡無光者。作為班主任,要將管理智慧拓展到每個角落、每一位學生身上,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找準人生前行的航標,實現各自的夢想。
四、班主任的培養目標
在黨的教育方針的指引下,班主任可以根據自己的教育理念制定培育目標。
筆者根據“盡心盡力就是成功”的教育理念和對學生“成人成才”的要求,確定的培育目標是:牢記六大意識,鑄造輝煌人生!
一是安全意識。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不但關系著千家萬戶的歡樂和幸福,也關系著國家的興旺和民族的振興。
作為學校工作的首位,作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出發點,我們應該牢固樹立起學生的安全意識。我們既要確保他們在校園里的人身安全,還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保障他們的心理健康。
二是規則意識。規則意識對于學習、生活、工作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要求。有了規則意識才使人更好地融入到各自的環境中,有利于完成人的社會化過程。
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此時他們的規則意識還不強,因此樹立他們的規則意識尤為重要。要讓他們懂得,一個人只有在尊重規則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三是感恩意識。現在相當多的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以自我為中心、冷漠自私、感恩意識淡薄等問題。要樹立其感恩意識,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多方面的努力,需要我們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總之,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四是寬容意識。寬容是一種生活技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讓學生養成謙讓、包容的美德,是每一個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為班主任,更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起寬容意識,這樣可以為他們以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更好地學習、生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是責任意識。日常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學生面對錯誤時,強調理由,推卸責任的多,主動認錯,勇于擔責的少;面對困難時,選擇逃避,繞道而行的多,直面困難,解決困難的少;面對作業,被動應付,字跡潦草的多,積極主動,按時按量完成的少,實質上這是學生責任心不強、不能勇于擔當、逃避心理的具體表現。這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會造成很多有害的影響!endprint
因此,要注重學生自身發展規律,通過情感交流、角色互換、以身作則等方式,將傳統示范引領與日常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從而培養起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
六是學習意識。它包括終身學習的習慣和高效的學習方法,學習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
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學習不光是學習書本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學習。因此,需要學生明確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升學這一短期目標,更是要讓他們明確“人的一生都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修養,否則就要落后!”的理念。
五、建立高效的班級管理機制
(一)建立完善的小組評價機制
身處經濟全球化時代,信息高度發達,無數事例說明,成功無法建立在某一個人身上,團結協作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培養未成年人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勢在必行。
1.評價的前提:科學分組。
分組的方法多種多樣,筆者采用的是每組一般6人,原則是“按學習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同時兼顧性別”。
2.評價的標準:班約校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公約就是一個班的規矩。所以,制定一份科學的、操作性強的班級公約是十分重要的。
3.評價的手段:德育學分。
規章制度再好,如果沒有得到落實,也等于0!目前,將未成年人各方面的表現用德育學分進行量化是比較好的手段。
4.評價的作用:獎懲的依據。
德育學分,一方面可以作為評定三好、優干等人選的主要依據,另一方面也可作為與家長進行交流的素材。
5.評價的方法:
1)每堂課獎懲到個人及其所在小組;2)每周末可根據小組積分和個人積分評定優秀小組和先進個人; 3)以每半期作為一個時段,公布一次個人得分情況。
(二)建立科學的值日、值周報告制度
1.值日報告制度
1)值日班長報告考勤和紀律情況;2)學科班長報告課前準備、作業完成及課堂老師所認定的加減分情況;3)班長報告晚讀情況;4)寢室大室長報告寢室情況。
2.值周報告制度
1)值周班長報告該周班上各方面情況;2)各組組長報告該組該周各方面情況;3)各寢室室長報告該寢室該周各方面情況;4)班主任總結;5)家長代表作指導。
(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1.搞好教室內墻、外墻文化建設
內墻可設置警示語、座右銘及名人名言等內容;外墻可設置反映班級風貌等內容。
2.辦好黑板報
黑板報的主題要鮮明,要充滿正能量!
3.以主題班會和重大節日為契機,搞好德育工作
要策劃好主題班會活動和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充分弘揚正能量!
4.做好班上干部的培訓工作,實行專職專責機制
5.做好大型考試的總結交流工作
(四)建立務實的家校共育機制
1.建立家長群
家長群是家長和教師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交流互動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班主任可以利用這個平臺發送一些上課、演講、集會、活動等家長們關心的一些信息,筆者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很喜歡這個平臺。
2.每周末總結,邀請一位通校學生的家長進行觀摩指導。
3.重大節日,邀請一位留守學生的家長與學生(用班主任手機)在教室通話(可開免提),對全班同學也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新課改,不僅是教學的改革,也是教育的改革。從教育課改來看,筆者僅僅做了一些嘗試,其中定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懇請各位同仁不吝賜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