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摘 要:近年來學校的后進生人數呈增長態勢。后進生對班級、家庭和社會產生的的消極影響不能忽視,所以我們應在冷靜分析后進生成因后,對癥下藥,高度重視和積極開展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關鍵詞:成因 班級 方法 轉化 關注 鼓勵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教育事業日趨完善,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和挑戰,尤其是目前學校德育工作的難度不斷加大,班級后進生的人數也是呈增長態勢。班級里的后進生對班級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小覷的,處理失當的話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班集體、家庭和社會。所以作為班主任,應客觀理智地分析后進生的成因,高度重視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因材施教,緊抓不懈,促使后進生不斷轉化和進步。
一、后進生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不當
后進生不是一日形成的,其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是家庭教育不當的影響。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初的啟蒙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溫暖安全的港灣。”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至關重要。大多數情況下,后進生的父母教育方式或者家庭教育環境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可推卸的責任。因而分析后進生的形成原因一定要先從家庭的教育方式著手、從家長具體做法入手。不少的家長缺少正確的教育方法。比如有的家長對子女過于溺愛,不問合不合適,都一味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要;有的家長過于嚴厲,總是訓斥孩子,寬嚴失度。還有部分家長迫于生計,無暇顧及孩子,更很少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和學習情況。無奈之下,要么把孩子扔給老人管,要么把孩子送到托管等機構去,自己長年在外打工或者忙于生意,最終造成親情的隔閡,導致孩子不愿意主動和父母溝通交流,更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教導和勸說,結果父母們也就失去了作為首任教師的作用和失去了教導孩子的主動權。其實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上缺位甚至不到位都會帶來極為消極的負面影響——導致孩子與父母間親情的失落,心里的隔閡。總之由于父母親缺少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科學的引導,最后都會致使孩子們的人生目標不清晰,學習態度不端正,無法理解學習的重要性,誤以為學習是可有可無的,久而久之就會在思想上有偏差,養成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甚至厭學、逃學,最后逐步淪為后進生。
(二)社會的不良誘惑
目前社會發展繁盛復雜,時時處處都出現了很多不良的信息和誘惑。中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缺乏生活經驗的積累,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也較低,對周圍發生的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缺乏判斷力和自控力,很容易受到不良的誘惑和習慣的影響。有些還自認為有主見、有自制力的學生會抱著僥幸心理去一再嘗試,結果很多學生卻慢慢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例如現在的很多學生都患上了“網癮”。其實因為孩子們的好奇心較強,自我控制能力尚差,他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時也容易受網絡上很多消極不良的影響,長期沉溺網絡還會因過于迷戀虛擬世界,慢慢地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隔絕,久而久之造成無法正常的面對學習和生活,最后甚至還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識的弱化,社會責任感下降,使青少年極容易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事情,漸漸地淪為后進生,更嚴重者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轉化后進生的具體措施
(一)更新教育觀念,重視“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目前許多后進生時因為學習成績跟不上從而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最后索性放棄造成的。而要提高學習成績,增加學習興趣,科任教師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我們要充分發揮科任教師的作用和積極影響。班主任要自覺主動出面來牽頭,讓科任教師跟班中的后進生進行“一對一”結對子幫扶輔導,讓他們能慢慢跟得上學科的知識學習。而且我認為這種輔導工作要注重結合科學有效的方法,采用課內外相結合,以課內為核心,課外為輔助。首先,科任教師應在課堂上多關注后進生,應該給他們發言、提問、答疑等優先權,讓他們能充分展現自身的能力,并以此來督促他們認真聽課,積極動腦。在此基礎上,科任教師再根據他們的具體性格和心理特點,因材施教,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采用深入淺出的教學形式,進一步喚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班主任在這些活動中應充當組織者,起帶頭作用,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向科任教師、同學了解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并與后進生進行交流、定期電訪、家訪,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借助家校合作的影響力,共同關注他們的成長和進步。
(二)營造友愛、平等、團結、互助的班級氛圍,感染和帶動后進生。
作為班主任,首先要以平等的態度去看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對他們所犯的錯誤給予寬容,對他們所犯的錯誤加以指正,盡心為他們營造一種團結、友愛、平等、互助的班級氣氛,使他們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得到積極的影響和有效的幫助。另外教師要教育學生們要團結友愛,和諧相處,積極倡導鼓勵學習優秀、品質良好的學生與后進生組成“幫扶小組”,鼓勵和幫助后進生進步。在班會、團隊活動和班委會上,教師多關注后進生、注意多給后進生發言表現的機會,多給他們微笑和鼓勵,使他們時刻感受到班集體的友愛和溫暖,使他們時刻感受到自己對班級的作用,從而重建他們的信心、激發他們追求進步的上進心,利用整個班集體的力量去全面感染、帶動他們的進步。
(三)堅持用愛心去溫暖,用耐心去呵護
其實 后進生最缺乏關愛和信任。作為教育者,教師更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更格外要多花一點時間去主動接近他們、了解他們、關心他們。而且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要明白在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存在著反復性,后進生們長期形成的的懈怠思想和不良行為習慣很難在短期內徹底改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有耐心,不能因為他們再次犯錯就表現出失望、喪失信心,更不能在情急下用語言來傷害他們,應對他們多些耐心,提出嚴格的要求,分階段、分步驟地幫助他們確立目標,增強信心,相信在教師的愛心、耐心的支持和幫助下,他們會一步一步改變,最終一定會有質變的一天的。
參考文獻
[1] 李迪,《智慧應對班級棘手問題》[M].上海市:華東師范出版社,2018:16-18
[2] 萬瑋《遭遇問題學生—問題學生的教育與轉化技巧》[M].北京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