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課程嵌入式評價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進行全面探索,梳理了國內外嵌入式評價起步和發展的過程,以及該評價方式的應用效果,尤其探討了嵌入式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踐的過程和可行性。
關鍵詞:嵌入式評價;國內外;大學英語教學
國外的課程評價走過了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的發展歷程,終結性評價通常是以分數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分類和比較,無法體現學生的自我發展及人文精神,因此常常受到學者們的批評。形成性評價雖然費時費力,操作起來也很難,但對于培養學生自律和學習持續性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成為當下課程評價研究和實踐的熱點。
課程嵌入式評價(Course-Embedded Assessment),簡稱CEA,是指教師在不受外界干擾的情況下,為自己教授的課程設定學習目標,同時設定學生學習目標評價標準,并依據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定的一種評價方法。
課程嵌入式評價是基于Barbara Walvoord和Virginia Johnson Anderson的研究(1995)發展而來的。自2001年,美國的一所中型公立大學——北科羅拉多州大學開始使用這種評價方式對該校通識課程進行評價,在一門大學英語寫作課中的實踐表明,897個學生中有57%的學生達到或超過了該課程所設定的五個預期目標。雖然這門課的嘗試與之前的預期效果有所差異,但是已經使任課教師意識到了這種評價方法的先進性。該評價方法實施一年后所有任課教師都對學生學習效果予以關注,并且設法在設定評價目標和評價標準方面做到不斷提高,Helen Gerretson和Emily Golson(2004)在他們的論文中對整個實施過程進行了詳細介紹。此后以塞米諾州立學院、圣何塞州立大學、路易斯安那大學門羅分校、北佛羅里達大學等公立大學也開始推廣使用。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一評價體系已經成為美國眾多公立大學通識教育評價的重要方法。它可以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的精細化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方便、切實地評價自己和他人,自我檢驗學習的成果,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興趣和動力。它的關注點不在成績,而在于學習者個人的發展,因其既能加強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師的評價意識,又能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從而避免終結性評價的片面和形成性評價的標準粗糙含糊。
國內對課堂嵌入式評價的研究始于2006年,當時的研究還只是對這種評價體系的簡單介紹,之后也沒有太多學者注意到這一評價方法。筆者以“嵌入式評價”為關鍵字,以主題為篩選條件,在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中進行搜索,發現相關文章不超過20篇。到2010年以后,才有幾個學者開始把這一評價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去。2010年,華東師范大學的王曉莉和陳偉杰發表題為《課堂嵌入式評價及其在〈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把它引入到中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2014年,濱州學院的周琳發表題為《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考核中引入嵌入式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分析》的論文,詳述了在高校形勢與政策課中引入嵌入式評價的過程,她制定了三個層次的詳細評價指標,并賦予相應權重,通過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和學生自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是國內這方面研究做得較為完善的嘗試;2012年,沈陽師范大學的戚田莉等幾位教師在大學公共課中進行了嵌入式評價的實踐性研究,主要針對大學公共英語課程。他們設定了較為完整的評價過程,把大學英語公共課的教學目標分為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每個方面設定A、B、C、D、E、F六個評定等級。對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教學嘗試,結果表明實驗班的學業成績明顯好于控制班的成績,聽力水平提高尤為明顯。
張曉丹老師的研究也表明,85%的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嵌入式評價教學之后,聽說讀寫和詞匯方面都達到了良好以上的水平,她認為如果大學英語公共課整個教學過程中一直貫穿嵌入式評價,那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業水平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學英語課程作為大學的公共通識課程,教學時間長,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當今強調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多元化評價方式的教育背景下,完全可以引入這種評價方式。
課程嵌入式評價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評估方法,是美國眾多公立大學中針對大學通識教育的一個常見的評估體系,國外學者的研究已經證明了其在加強教師主導地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國內對這種評價方法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其理論和應用研究都亟待完善。如何把這種先進的評價方式有效地引入到我們的課堂中應該成為研究者們關注的重點。
參考文獻:
[1]Walvoord Barbara E,Virginia Johnson Anderson.An Assessment Riddle.Assessment Update,1995,(11):8-11.
[2]Helen Gerretson,Emily Golson.Synopsis of the Use of Course-Embedded Assessment in a Medium Sized Public Universitys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Vol.54,No.2,2005:139-149
[3]史彩計.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評價的一種方法:課程嵌入式評價法[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6(10):84-86.
[4]王曉莉,陳偉杰.課堂嵌入式評價及其在《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0(29):60
[5]周琳.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考核中引入嵌入式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分析[J].濱州學院學報,2014(2):111-114
[6]戚田莉,王麗君,郭錦輝.課程嵌入式評價法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6):105-106
[7]張曉丹.課程嵌入式評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J].理論界,2012(6):198-199
基金項目:沈陽醫學院2016年教改課題“課堂嵌入式評價在大學英語精讀課中的應用”(No.YB2016009)
作者簡介:周丹(1981.07)女,漢族,遼寧省遼中縣,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教育評價,沈陽醫學院外語教學部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