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崇+魏漢仟+王國慶
摘要:高校籃球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參加人數較多,頗受學生歡迎的體育項目,調查研究高校籃球教學的現狀以及研究較為新穎的研究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增加學生對于籃球的喜愛,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受籃球帶來的樂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關鍵詞:淺談;高校;籃球教學;新探
籃球運動歷來就是我國高校廣大學生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近年來隨著高校不斷擴大招生以及籃球作為一種文化在全國高校得到迅猛發展,我國普通高校打籃球的學生越來越多。有必要探討新形勢下的籃球教學,使其更好地發揮在高校體育中應有的作用。
一、目前高校籃球教學現狀
隨著現代高校體育教學目標與任務的的逐步確立,當今的高校籃球教學活動方法還遠遠不能滿足體育素質教學的需要,其教學模式和方法也暴漏出了很多弊端。以下通過對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方法的現狀進行分析,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方法陳舊單一
在高校籃球教學活動中,一直受到傳統教學理念與方法的制約,使得高校籃球體育教學與訓練方法比較單一陳舊。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內容的選擇上往往按照基本姿勢和步伐、控球、運球、傳接球、投籃等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單調乏味。
2、強調單向教學
在我國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中,教學內容一直以講解、示范以及教師命令學生做大量重復的訓練和練習為主。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雖然有助于高校學生快速掌握籃球的基礎技術,但是這種方法,也造成了大量時間花費在學生重復做技術動作的環節上,忽略了籃球教學與訓練的一個重要任務和目標,也就是籃球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術動作。
二、籃球教學發展方向
1、注重學生興趣和習慣
高校籃球教學幾十年來在目標上模糊不清。教學內容基本上是按照少年運動員初級訓練的一套來進行的:基本姿勢,基本步法、控球、運球、傳接球、投籃、簡單配合與戰術等。在教學中過于強調籃球基本技術的傳授及其教學的規范性和系統性。高校籃球教學是將籃球作為一種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作風意志、行為規范、思維方式、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進行全面教育的過程。
2、練習要以人為本
籃球教學貫穿“以人為本”的理論有許多體現形式。運動量與技術動作是學生在籃球課中以身體運動的方式所表現出的兩大要素。由于學生人數增加以及基礎不一,運動量的安排和技術動作的要求要體現“以人為本”就必須具有比以往更大的彈性。
3、知識要注重實踐
籃球理論知識是人們用語言文字對籃球運動規律和特點的描述、概括和總結。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近年來“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增加理論課時數”的呼聲日長,其出發點無可厚非。但體育課時數本來就很少,又經常受天氣的影響,對籃球這樣一種實踐性極強、每個學生都急盼著到球場上一試身手的籃球課,一年里有1次(2學時)理論課已足矣。關鍵還是要在實踐課中結合教學和練習,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示范赤傳授實用的知識。上課人數的增加和水平不齊必然導致有效練習時間減少。
4、反饋要綜合評定
由于教學目標的偏差,高校籃球課的測評內容是歷來是千篇一律的投籃、運球上籃等單一技術的掌握程度。評分標準也過于定量化,許多技能基礎差的學生為了通過考試不得不占用大量時間練習少數幾種在籃球健身活動中并不實用的單一技術,使籃球運動諸多的特點和鍛煉價值全然無從體現。因而學生打籃球的興趣、習慣和能力都未得到培養,籃球課結束后很容易與籃球告別。這是應試教育對籃球教學產生負面影響的典型例證。
5、有專項的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是體育課開始部分的主要內容,籃球課自然也不例外。以往籃球課的準備活動比較流于形式:慢跑之后做幾節徒手操一些游戲活動。這種方法雖然也可熱身,但與籃球專項特點結合得不緊密。籃球的技戰術練習內容繁多,即便是以發展健身娛樂能力為練習目的籃球課,也得學會在一定的規則下運用移動、傳球、接球、運球、搶籃板球和防守等一系列基本技術動作。
6、分組要合適
有些學生在中學就打過籃球,進入大學后可以代表院、系參加學校籃球比賽。而有些學生從來就沒摸過球,毫無基礎可言。學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對人數眾多的籃球教學帶來了更大的困難。高校體育教學按水平分班的報道已有不少,其好處毋須置疑。但在實踐中按水平分班受到許多因素制約而很難實現。因為高校體育課的排課與分班是在各院系自己的課程排定之后進行的,這就決定了體育課的排課與分班已經沒有多大的選擇性和回旋余地。不按水平分班就已具有很大的難度,按水平分班其難度必然倍增。
三、高校籃球教學新方法探究
本文主要從這一問題著手進行研究與分析,并總結出了幾個有利于籃球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實用新方法。
1、領會法
在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中,與傳統籃球運動的教法不同,領會法是把籃球運動的特性和籃球的戰術意識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學內容,強調把籃球動作技術轉向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和興趣上,而不再是把籃球的技術動作作為教學重點。
2、游戲法
在高校籃球教學活動中,游戲法教學是指把籃球運動技術動作按照一定的規則編成各種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來達到掌握技術動作的目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競爭氛圍中體驗一種愉悅感,不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符合高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此,在高校籃球教學訓練過程中,可適當穿插一些小游戲,將籃球的教學內容與游戲充分的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籃球的積極主動性,推動學生籃球運動技能的掌握,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3、意識訓練法
“意識訓練法”主要包括“心理意識訓練”和“戰術意識訓練”兩方面。在籃球教學與訓練中,意識訓練法是指充分發揮學生在籃球學習中的主動性,對所學技術進行積極思考,教師的的教學內容不再是簡單的示范、講解,而是通過概括、分析、比較、等一系列系統化過程,對籃球動作概念進行講解,使學生理解籃球動作技術的真正含義。
參考文獻:
[1]張勇.普通高校增加體育理論課教學的反思[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8(4):33- 35
[2]劉剛.對體育教育評價的思考與前瞻[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8(4):29- 32
作者簡介:張彥崇(1982.04.11)男,吉林醫藥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