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宇辰
摘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我國教育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能夠為社會培養一線的生產、服務和技術人員。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發展職業教育,但是職業技術學校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學觀念落后,教育方式單一、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不匹配等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是教學的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要做出改變,以適應社會的需求,電工學作為一門基礎的理論課程,通過實習工廠進行情境教學,有助于學生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雙重發展。
關鍵詞:技術學校;實習工廠;電工學;情境教學
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時,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除了要學習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之外,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改變傳統的以學校課堂為中心的教育方式,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利用技校實習工廠進行電工學的情境教學,能夠充分利用實習工廠的資源,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掌握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實踐操作技能,更加符合教學改革的要求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情境教學的含義
技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人格發展還不完全,對生活的方向不明確,為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比較茫然。尤其是很多學生的基礎素質不高,學生在學習、情感、就業和人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壓力。學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習沒有興趣、沒有信心,還有些學生存在著自卑心理,對未來的職業發展焦慮又恐懼,這些都影響了技校的教學效果。情境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具體活動的、能夠學習資源的場景,并以此來引入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產生一定認知和態度的體驗,之后再進行學習,利用創設的情境向學生傳遞信息,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建構進而得到心理機能的發展,情境教學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手段[1]。
二、利用技校實習工廠實施情境教學的原則
(一)興趣性原則
由于大多數技校的學生之前在學習上有過失敗的體驗,很多技校學生的問題就是學習態度不積極,對很多方面都表現的漠不關心,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學習上,這時學生的智力潛能處于最活躍的狀態,能夠對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理解起來也更為深刻。要區別于以往的常規實驗教學,在知識的講解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從而產生學習的熱情。
(二)主體性原則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在應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時候,都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主動的學習、主動的接受。學生的學習不僅是從不會到會的外顯過程,學生的內部因素起到絕對的關鍵作用,在利用實習工廠資源進行情境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加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給學生充分的機會自己進行實踐、分析和總結,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能夠自我發現、自我認可。
(三)實用性原則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采取灌輸式教學,學生需要機械的記憶復雜的原理和大量的知識,這種方式會使學生感覺到身心疲憊,而且沒有做到活學活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并不實用,難以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久而久之,學生體會不到所學知識的用處,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通過實習工廠的資源進行情境教學,將學生平時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例如可以通過對熒光燈的維修和安裝,使學生了解熒光燈的結構以及鎮流器和啟輝器的原理,將學習與生產和生活密切的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實用性。
(四)系統性原則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接受很多方面的知識,再加上電工學要學習的內容非常的細致,如果學習缺乏系統性,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記憶。因此在應用實習工廠資源進行情境教學的時候,要遵循系統性原則,可以將一個章節的內容與其他章節的相關內容結合起來,整合成為一個課題,從而使學生能夠系統的學習知識,這樣有助于學生自身知識的建構和邏輯思維的養成。例如可以讓學生學習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線路圖的布線,掌握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從而了解常用低壓電器的結構和功能,對工作機械的基本控制有了深刻的了解,對以后的線路設計和實踐技能都會有所幫助[2]。
三、利用技校實習工廠資源實施情境教學的途徑
(一)理論學習之前參觀工廠設備
技校實習工廠內部擁有非常豐富的實習設備,可供車工、電工、鉗工、數控、機械維修等多個專業實習,對于在專業學習中涉及到的生產設備,教師可以在理論學習之前組織學生參觀生產設備,使學生對設備的外形以及各部分的功能有所了解,給予學生最直接的感官認識,這對學生后續的理論學習很有幫助。在學習電工學的工作機械基本控制電路時,學生會對繁瑣的控制線路圖產生抵觸情緒,但是經過學習之前的參觀,學生就會對車床的各部分有所了解,對線路圖的分析也會更加清晰[3]。
(二)利用實習工廠資源設置問題情境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以往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對實習工廠的各種電子元器件和儀表等資源的利用,創設問題情景,并引導學生利用工廠的資源,結合學過的電學理論和定律自己思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學生不需要想象,通過直觀的感受進行驗證,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之后互相交流,教師給予糾正和補充,并在結束之前進行啟發性的總結,使學生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點,深入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同時又鍛煉了實際的動手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對知識和技能的分析,而情境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利用實習工廠的資源進行電工學的情境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果,減少知識與問題解決之間的差距,值得在技校教學中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程麗華.淺析情境教學法在“電工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4,(24):177-178.
[2]田志堅,阜陽二中,譚素俠等.高師院校《電工學》教學方法探析[J].科技信息(學術版),2014,(7):312.
[3]王平均,王偉,吳恒玉等.基于工作過程的維修電工實訓學習情境設計與實施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