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男
摘要:美術審美是人類審美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高中美術教育是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高中美術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可以讓學生通過感受、欣賞和表達等學習活動方式,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了解美術與歷史文化、生活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鑒于此,本文對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進行了探討。以期有所借鑒價值。
關鍵詞:高中美術;欣賞教學;審美能力
一、前言
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階段,高中美術教學就是通過鑒賞和創(chuàng)作來完成審美教育、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然而,長期以來,美術審美教育仍然是高中藝術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課堂上,教師過多的進行講解和分析,忽視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體驗與感受,美術教學儼然成了老師的“獨角戲”,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老師講解,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事實上,高中階段正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黃金時期,現(xiàn)代的高中生身心、思維意識都在活躍發(fā)展,他們對身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喜歡探究原因,并且能夠持之以恒的進行問題的思考。這個時期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在看到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時一般會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小組討論時也會異常熱烈、用心,甚至在課后他們也會繼續(xù)搜集相關資料。這些表現(xiàn)充分證明了高中學生對美術欣賞課是非常喜歡的,美術欣賞課能夠調(diào)動高中生的思維、情緒、求知欲等等。因此,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措施
1、加強師生互動、創(chuàng)設濃厚的審美氛圍
高中美術課堂的審美教育不是教師的一言堂和獨角戲?,F(xiàn)代教育理論提倡開放性的課堂教育,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是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師能以朋友或長輩的身份來傾聽、交流,與學生多溝通,了解并尊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礎上愛護學生,這對于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有很大作用,為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審美導向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這種互動與交流下的課堂氛圍是既和諧又活躍,既緊張又有序,既莊嚴又親切,這種氣氛是富有審美意味的。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每人帶一件生活用品實物或圖片,讓學生說出喜歡它的理由,師生共同討論它們的設計好在哪里,有什么特點。然后將幾件相同用途的生活用品放到一起進行對比欣賞,展開討論:同是喝水的杯子,你更喜歡哪只?為什么?進行分析評述。教師做提示和歸納:我們?nèi)粘I畹挠闷窇撌菍嵱玫模瑫r又是美觀的。日用產(chǎn)品不僅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也使我們在使用時感到舒適和愉快,很自然地給人以美的感受,這就是設計者的目標和任務。
2、通過欣賞美術作品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
美術作品的欣賞過程與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相反的,欣賞的過程是根據(jù)作品的外部形象,聯(lián)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思想情感、文化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自己探索能力挖掘蘊藏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美術欣賞從第一印象開始的,也就是作品的直觀感受。在美術欣賞中,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最初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是獲取審美的重要基礎。最初的直覺感受是學生對美術作品整體的、直觀的感受,因此,學生對美術作品在腦海中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美術教師引導的及時,就能使學生有效的、正確的把握住美術作品的整體情感。例如在欣賞《石雕藝術》時,當學生通過視頻看到秦兵馬俑的圖片時,學生立刻會被兵馬俑的恢弘氣勢所折服,他們都認為,古代工匠技藝超群,尤其是每個將士的面部依然清晰可見。在欣賞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學生馬上會有一股心酸涌上心頭,對衣著破爛的纖夫產(chǎn)生憐憫之情。這時,學生直觀感受所產(chǎn)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思想產(chǎn)生了共鳴。
3、積極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高中美術欣賞教學內(nèi)容大多是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作品的生存年代和社會背景離今天實在太遠了,學生又缺乏相關的經(jīng)驗,無法進行情感通融。僅僅靠老師的語言講解或幾張掛圖很難讓學生理解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藝術作品。因此,教師在美術欣賞課堂上要盡量多使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設備,利用現(xiàn)代教育媒體創(chuàng)造情景再現(xiàn),由這個再現(xiàn)形象激發(fā)起對外部客觀現(xiàn)實的聯(lián)想,引導學生不再停留在作品的表面形象,而深入到作品內(nèi)部,了解中國傳統(tǒng)美術作品的審美特點。教師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圖片、動態(tài)影片、音樂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所學知識突破了書本知識的局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索美術作品背后的歷史故事。
4、提高美術教師的素質
美術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審美能力決定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要想提高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果,美術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及時掌握最新的教育觀念、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方法。美術教師只有理解、接受了最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學生才能在美術欣賞課堂上提高綜合素質,審美能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探索實踐能力等等。另外,美術欣賞課教學強調(diào)的是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這就要求美術教師自我素質必須高,不但對美術專業(yè)知識精通,還需要掌握文學、歷史、地理等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向學生準確的介紹美術欣賞作品所蘊藏的知識。美術教師的知識要緊隨時代步伐,因為美術欣賞作品內(nèi)容具有時代氣息,與最新的科學知識息息相關,創(chuàng)設開放型的課堂。
三、結語
總之,高中美術欣賞課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等方面作用顯著。因此,如何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是每一位美術教師需要關注的課題之一。
參考文獻:
[1]錢初熹,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湖北:湖北美術出版社,2000.
[3]任周龍,高中美術鑒賞課有效教學的初探[J].新課程(教研),2013, 2
[4]李永波,高中美術欣賞課中素質的培養(yǎng)[J].科學教育,20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