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麗
摘 要:導學案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學案的有效編制來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地理自主學習,以為學生地理素養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導學案;高中地理;環境問題
高中地理是文科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出發,構建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學發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課程。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新課改基本理念的貫徹落實,要通過導學案的有效應用來將相關的理論與地理教學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導學案的作用,而且,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終身地理意識的形成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本文以教學《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這節課為例,對如何應用導學案進行研討,以為高效地理課堂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案展示:
1.什么是環境問題?
2.為什么會產生環境問題?
3.按照環境問題的性質劃分,環境問題可以分為幾類?
4.按照環境要素劃分,環境問題可以分為幾類?
5.按照生產類型劃分,環境問題可以分為幾類?
6.按照地理空間劃分,環境問題可以分為幾類?
7.部分資源趨于枯竭,人均資源擁有量 。
8.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
(1)產生原因:人們長時期地 和 。
(2)后果:導致 失衡,加劇了水土流失、 和生態惡化。
……
組織學生在預習環節對上述的學案進行練習,一來能夠讓學生對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有整體上的了解,降低學生對新知學習的陌生感。二來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地理課堂學習效率。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導學案的制作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案中制定的問題設計要有效,且符合學生的認知
也就是說,在制作學案時,我們所指定的問題不要超出學生的認識范圍,不要超綱,不要過難,但也不能過易,否則學案的制作將會失去存在的價值。當然,這也是不利于預習質量的提高以及預習習慣養成的。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應用導學案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在學案的實施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很多時候,我們將學案分為預習學案和探究學案。預習學案是指讓學生在課下結合教材自行完成的,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預習的質量,鍛煉學生預習的能力,而且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探究學案是在課上實施的,可以在導入環節應用,也可以在檢驗環節應用。不論是哪種學案,實施的基礎都是學生的自主性,只有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才能自主地去學習和解決學案中的知識和問題,當然,這樣才能真正為學生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三、預習學案要與導入環節進行有效結合
導學案的實施過程中,一些教師并沒有真正發揮導學案的作用。尤其是課下與課上不能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比如:一些教師在預習時要求學生對學案進行了學習,但課上并沒有對學案進行結合,導入中以及其他探究環節都沒有涉及學案,這樣學案的存在完全失去了應有的價值。所以,一線教師要想真正發揮學案的作用,必須要有效地將課下學案與課上教學結合在一起,比如:在導入環節對導學案進行提問或者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討論,又或者是讓學生自己以小老師的身份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講解等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導學案的作用,才能讓學生感到學案的存在價值,進而使學生在導學案的輔助下真正成為地理課堂的主體。
當然,除了上述三個方面之外,還包括:學生的參與度問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問題、教師專業素養問題等等。這些問題以及注意事項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影響著導學案作用的發揮。因此,在落實以生為本的課改理念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引導學生在導學案模式的有效應用中樹立起積極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為學生地理學習意識的形成以及學生學習興趣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做好基礎性
工作。
總之,新時期的高中地理教師,要從思想上做好轉變工作,這樣才能從行動上真正將導學案模式與高中地理教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為學生地理學習質量的大幅度提高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牟來多.導學案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8).
[2]張瑤.學案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
編輯 張曉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