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德門
摘 要: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因其自身規模小、時間短、圖文并茂等優勢受到了教育領域的關注,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在積極地應用這一方式來進行教學,而為了能夠確保微課應用的效果,主要對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
高中地理知識點較多,所涉及的內容也較廣,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是依靠教材是很難保障學習成效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引入微課來進行教學,以此來豐富教材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和內容。可是,在微課實際應用過程中,因其本身時間較短,所以教師需要對教材重點內容進行資源整合,這樣才能保障教學的效果。
一、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步驟
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本身就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要想真正做好這一工作,高中地理教師首先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對高中課程標準以及高中地理考試大綱進行深入解讀,以此來制定出地理微課資源建設方案以及建設流程,確保微課資源能夠緊貼教材內容關鍵知識,同時符合學生需求,這樣才能確保資源整合的有效性。其次,在微課資源整合建設過程中,平臺是其物質基礎,所以還需要搭建出資源整合平臺,加強互聯網建設,以此來確保資源整合建設的有效開展。再次,在資源整合建設過程中,微課制作在其中也屬于較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教師在制作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其技術性、科學性,這樣才能確保微課教學的有效性。最后,微課資源整合建設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為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整合過程中還需要進行應用改進,通過互聯網平臺來實現資源共享,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資源的價值。
二、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具體措施
1.將新舊教學資源進行整合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微課資源屬于一種新的資源,這個時候,要想發揮出其價值,教師就需要將地理新舊教學資源進行整合,這樣才能讓微課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起到豐富的作用,并且和舊資源形成較為完善的地理教學資源體系。例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區域發展差異”這一內容的時候,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區域發展之間的差異性,對整個教學資源再次進行整合,教師可以將傳統的多媒體課件整合在微課當中,這樣就能讓舊資源也成為微課中的一個構成部分,從而將兩者的作用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對這一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最終真正實現高中地理新舊教學資源的整合建設。
2.將不同類型資源進行整合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微課資源本身就存在較多的類型,具體表現為知識型資源、活動型資源、輔助型資源等方面,而這些不同類型資源其本身也在地理教學中有著不同的作用,這個時候教師只有進行合理的應用以及整合,才能將不同類型的地理微課教學資源的價值最大化。為此,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教學需求對不同類型地理微課資源進行整合設計,讓不同類型的微課資源能夠在地理課堂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樣就能讓不同類型資源互相支撐、互為補充。例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知識型資源”和“活動型資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整合過程中圍繞“知識型資源”來進行“活動型資源”設計,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吸收地理知識,同時還能提高其知識應用能力,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真正實現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這一目標。
3.將不同學科資源進行整合
在目前這個教育環境下,其教學模式更加注重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所以在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過程中,也應該堅持開放性這一原則,將不同學科資源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這樣就能讓學生在開放地理課堂上更好地懂得如何將不同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將不同學科資源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立足于實際,尋找出地理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之間所存在的聯系,然后尋找整合點來進行整合,這樣就能真正發揮出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的效果,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發展和進步。例如,教師講“世界人口和我國人口遷移”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因為學生在歷史課堂上就已經理解了某一次人口遷移的時間以及背景,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兩者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讓學生懂得影響整個人口遷移的原因都有哪些,人口遷移對于遷入地和遷出地都帶來了哪些影響,從而就能將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的價值有效地發揮出來。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微課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也越發普遍,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還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將其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能夠將教學知識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一定要重視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
參考文獻:
張正勇.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路徑[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3).
編輯 范昕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