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云+郝巍
摘 要: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化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與推廣,對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提出新的要求,更多的要求教師大力培養學生綜合方面的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美術課堂是高中較為受歡迎的課程,它可以引導學生去欣賞美、發現美以及創造美。因此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環節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實際培養進行研究,提出自身的一些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高中;美術課堂;創造性思維;培養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新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層出不窮,給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利的條件。作為美術教師,大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新課程標準實施后對其提出的具體要求。學生在進行美術作品欣賞時,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引導,使其觀察作品的視角和觀點更具有特色,在進行美術作品創作時提出更加新穎獨特的構思。同時對于藝術作品可以實現多角度、多層次以及結構思考,擺脫自己專業知識的限制,同時具有打破常規的能力和實力,將思維更加開放與擴散。這對教師教學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教師一定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不斷創新與引進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逐步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樹立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識和能力。
一、教師要注重引導,培養學生思維的探索性
藝術創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此在美術實際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學生習慣臨摹的現象,這樣根本無法有效提高學生創造的能力和水平,甚至在思想上形成懶惰的意識,根本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由于這種錯誤思想意識的影響,學生會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肯定,認為自身不具備創作的能力和水平。這是由教師與學生二者之間出現錯誤意識造成的。教師未能對學生進行正確及時的引導,進而使得學生迷失方向。只有建立在感知、記憶、思考、理解等能力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同時還要借助綜合性、探索性以及求新性等心理活動的力量。因此,教師要著重先引導學生樹立創造性思維與探索性,促使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主動進行創新與創造。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先進行教材的深入研讀,將創新意識與教學內容進行緊密聯系,讓其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樣才能保證學生不會偏離最終的目的。
二、教師要大膽創設能夠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學習
情境
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能力,教師首先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自身必須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這樣才能更好地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同時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課堂氛圍。只有學生身心愉悅,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再加上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特點及能力,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鼓勵,逐步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升。
1.注重寫生課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美術是一門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同時實踐能力是學生進行藝術創作的基礎,通過對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的觀察與參與才能真正進行創新。因此美術教師一定要注重在寫生課上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對于一件美術作品,教師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由學生對其進行仔細觀察,然后對作品進行講解,也可以利用加減法構圖,通過學生的作圖和理解重新對作品進行完美的展示。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對學生的想法進行過多的干預,只是進行引導,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對作品的理解進行創作,哪怕是極其夸張或是變形的手法,這樣才能更好地表達出學生的看法,逐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增強思維的創造性
思考是學習的源泉,更是激發探索的動力,從而實現真理的全面發現與挖掘。因此,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質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鼓勵學生開放性思維,大膽想象,可以根據自身獨特的理解和表現手法去展示事物,同時對于欣賞的作品可以指出自己不同于教師、同學的觀點和看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一定要注意不可以規矩作為評判標準,更重要的是注重學生觀點的科學性與創新性。
三、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想象力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人對于現存實際事物進行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因此對于美術創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象力可以更加有效地突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有效地調節機體,甚至是起到預見未來的作用。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高中時期的學生心理逐漸成熟,對新鮮事物具有很大的興趣,同時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多種實踐活動,逐步實現學生想象力的提升。
四、重視評價的激勵作用,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高中時期的學生自身的性格和個性更加突出,急需得到家長、學校和教師的認同,同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和求勝心理,因此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同時注重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多加鼓勵,樹立學生強烈的自信心,使其意識到創造性思維并不難,甚至是一件充滿快樂的事情。教師一定要意識到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以及不同教學情況進行合理激勵方式的選擇,以此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潛在的動力。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單一地將最后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還要對學生在這一學期的課堂表現,參與實踐活動的表現,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升等進行綜合,對學生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這樣才能更好地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條件。
綜上所述,美術是一門藝術創作與欣賞的課程,因此對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創造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逐步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陳蕾.論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6(5).
[2]曹蕾.試論高中美術教育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吉林教育(綜合),2014(20).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