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摘要:伴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我國金融體制處于不斷改革和完善的過程,我國經濟也呈現出明顯的轉軌性,這一點無論是從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選擇與中介目標的選擇,還是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以及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上都有明顯表現。本文試圖從我國當前轉軌時期貨幣政策多目標的現狀入手,結合資料分析我國在轉軌時期經濟特點和面臨的新挑戰及貨幣政策應發揮的作用,說明調整貨幣目標的必然性,實現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的目標。
關鍵詞:轉軌時期;貨幣政策目標;新形勢;調整適應
一、貨幣政策現狀分析
(一)當前我國經濟背景
新常態的來臨,使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李克強出任新一屆政府總理后提出的有別于溫家寶總理時期的經濟增長計劃,主要是治理前一屆政府4萬億投資所導致的經濟后遺癥。主要思想是:不強調政府要做什么,而是強調政府不做什么。新一屆政府經濟政策由強刺激調整為微刺激,首要目標就是保增長。
(二)我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
對絕大部分國家,貨幣政策目標主要包括了經濟增長、抑制通貨膨脹,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等,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又多了保持金融穩定。并且貨幣政策目標需要與國家總的宏觀經濟目標保持一致,也就是說貨幣政策目標服務于宏觀經濟的目標,即穩定物價,抑制通貨膨脹、充分就業、經濟穩定增長、金融穩定。
二、以往貨幣政策目標在當前經濟轉軌過程的不適應性
在新形勢下,經濟增長模式發生變化,驅動因素發生改變。在我國轉軌時期,經濟增長不復之前的奇跡。國家經濟發展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過去政府投資,擴張資本為首,低成本推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時過境遷。老年人口的增多,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使得經濟潛在的增長潛力下降。表明增速放緩以及轉換經濟增長經濟模式是我國眾多內在因素導致,具有必然性。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尋找新的驅動因素來推動經濟的發展,正如目前國家倡導的創新,科技的創新,體制的創新,喚起群眾與民企的創新欲望,政府應該營造寬松的貿易環境,扶持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增加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與整個市場的活力,從而使得勞動生產力和資源利用率提高,進而優化經濟結構。
三、我國轉軌時期的貨幣政策目標的變化
(一)政策的基本取向和目標選擇
從過去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型的我國經濟仍然處于轉軌時期,異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對市場始終維持較強的調控。因為在這一特殊時期,我國市場制度仍不成熟,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對稱等市場失靈問題突出,造成“劣幣驅逐良幣”,資源配置浪費等問題。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這些問題根源錯綜復雜,既有市場固有因素,也有國家體制與政策性因素。擺在我們眼前的國企改革、完善優化現有經濟結構、亟需解決的“三農”問題,這些并不是靠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那么簡單就能解決的,必須國家進行干預,因此貨幣政策目標的實施,都必然要受到政府部門根據每個時期的經濟目標來監督干預。
(二)為積極適應新經濟發展形勢,貨幣政策目標需要做出的調整
在金融危機之前,國家實行了寬松的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外匯儲配大大增加,財政出現人民幣盈余。而當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造成我國經濟發展受滯。為刺激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復蘇。政府出臺了“四萬億”的強刺激政策。當政策發揮效果后,它的后遺癥也顯現出來,造成產能過剩尤其是鐵路,公路,基礎性設施建設方面,同時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嚴重。
為此決策者關于貨幣政策目標的制定需要轉變思路,一方面仍要保持貨幣市場和產品市場的均衡,達到充分就業水平;另一面則如上文所講的需要尋求經濟結構的優化,針對性的微調,適應新經濟常態。
四、結論與對策分析
(一)結論
在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亟需優化升級,發展潛力下降的新經濟環境下,貨幣政策應該緊緊圍繞“穩定總量,優化結構”的宗旨,當遭遇周期性經濟衰退時,應該及時微調,適當寬松,刺激投資產出,保證就業,創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最終達到充分就業;抑制通貨膨脹,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穩定匯率,增強貨幣獨立性的貨幣政策目標。
(二)對策建議
奠定“穩健而靈活的貨幣政策,多目標的選擇”的貨幣政策的主基調,要靈活選擇、審時度勢松緊銀根、及時出手。加快資金周轉,優化信貸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讓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推行IPO注冊制,加大新股擴容力度。
參考文獻:
[1]崔建軍.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評[J].經濟學家,2003.
[2]趙進文,閔杰.央行貨幣政策操作效果非對稱性研究[J].經濟研究,2005.
[3]謝平,羅雄.泰勒規則及其在中國貨幣政策中的檢驗[J].經濟研究,2002.
[4]楊英杰.泰勒規則與麥克勒姆規則在中國貨幣政策中的檢驗[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
[5]周素顏.世紀西方貨幣政策理論發展與評述[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5.
[6]妙雯麗.轉軌時期貨幣政策的特點[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3.
[7]倪鵬翔.從貨幣政策效應看我國轉軌時期的貨幣政策特點[J].財政金融,2004.
[8]陳濤.多目標,中國轉軌時期貨幣政策的現實選擇[J].金融與經濟,2006.
[9]吳軍.經濟轉軌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8.
[10]趙旻.論我國經濟轉軌發展的四個階段[J].經濟學動態,2003.
[11]本杰明·M·弗里德曼.貨幣經濟學手冊[J].經濟學出版社,2002.
[12]約瑟夫 · 斯蒂格利茨,布魯斯 ·格林沃爾德.通往貨幣經濟學的新范式[M].中信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