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嘉麗
【摘 要】本文論述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及原理,調節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情緒和學習心態,使學生樂于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學習心態 中職語文 積極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9B-0121-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漢語在交流和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漸得以體現,尤其是現在用工單位在招工的過程中都會采用筆試加面試的方式對新員工進行審核,而筆試和面試過程中,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往往成為求職者獲得滿意職位的重要方式。中職語文教學作為培養中職生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的主要學科之一,其在中職生的學習過程中就顯得非常重要。
然而,現在的中職學校里,很多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認識卻存在偏差,存在重專業課輕文化課的錯誤認識,甚至有很多的中職生根本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語文學習更是興趣不足。這種現象的出現,對中職生今后的工作和學習都是不利的。
隨著教育心理學的不斷發展,積極心理學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課堂,并通過課堂實踐,人們發現積極的學習心態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極大的提升。在中職生語文教學過程中,筆者運用了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來提升中職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并用這種積極的心態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感知學習效果
在積極心理學教學過程中,一直存在著這么一個案例,就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把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對于這兩個小組的劃分完全采用水平相當的方式進行,然后對這兩個小組進行了不同的教學實驗。這兩個小組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用相同的教材,同樣的教師進行授課,唯一不同的是第一個小組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明確了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告知學生學習了課程之后會獲得怎樣的良好效果,對自身有怎樣的提升。而第二個小組則是教師直接進行講解,并未告訴學生任何的教學目的。之后,對兩組教學效果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是不言而喻的,第一組的成績要遠遠優于第二個小組,其實這就是教學目標和教學期待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應用積極心理學融入教育,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知道自己通過學習后會獲得怎樣的提高。
筆者的做法是建立一個學習任務單,通過學習任務單,將本堂課的學習任務呈獻給學生,也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讓學生根據這個學習任務單來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并讓學生根據這個學習任務單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通過實施這個方法,學生知道了自己的學習目標,也知道了自身的提高在哪,我們的中職語文課堂學習氛圍有了很大的改觀。
比如在學習《荷塘夜色》這篇寫景散文的時候,在上課一開始,我就把這一節課的學習目標用學習任務單的方式展示給學生:
1.抓住文眼,理解課文的主旨。
2.在課本中每個段落找出作者心情的句子。然后將這些句子寫在紙上。
3.找出每一段,作者描寫荷塘月色的美景的句子。
4.仔細體會作者是如何寓情于景,情境交融的。
5.學習文章的作者所采用的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
有了這個學習的任務單,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學習目標去探究這篇文章。上面五個學習目標,是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了分解,分解成簡單的、學生可以通過合作探究能夠完成的學習目標。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教學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以學習興趣為支撐,提高學習效果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一定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有趣,只有我們的語文課堂有趣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的興趣才會有很大的提升,這樣他們才會真的融入我們的課堂中去,其學習效果才會真正地得以提升。
如何才能讓中職語文的課堂變得有趣呢?首先教師要有淵博的學識,只有應用淵博的知識,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對我們的語文知識進行一個有趣而又翔實的闡釋,學生才會真正被吸引到我們的語文課堂上來,但僅僅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還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讓學生參與到我們的語文課堂中來。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設置一些互動的環節,比如睿智的問答,巧妙的探究,以及一些必要的游戲和辯論,這些教學環節的設置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地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中來。
比如在進行文言文閱讀欣賞的時候,很多中職生并不喜歡學習文言文,因為大部分學生讀不懂,所以他們的學習興趣不高,筆者從學習方法入手,引入了群文閱讀的方法,如在學習《師說》這篇文言文的時候,筆者就專門選取了適合中職生閱讀的《馬說》《師說》《愛蓮說》這三篇文體相同的文言文。首先利用故事來簡單介紹了這三篇文章的時代背景,然后介紹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最后讓學生對這三篇文言文進行“群文閱讀”,讓學生通過“群文閱讀”來明確這種文體的行文方式,并且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閱讀中去,讓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文章的魅力,獲得閱讀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群文閱讀”這種方式,對“說”這種文體了解透徹。
三、調動學生情緒,讓學生樂學
從積極心理學來看,情緒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非常大。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苦學之,不若樂學之。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尤其是這些對語文教育并不認同、學習習慣并不好的的中職生產生樂學、好學的情緒呢?如何才能去除他們對于語文教學的錯誤認識,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呢?
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二是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努力做一個學識淵博、談吐幽默的教師。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一個風趣幽默的教師,對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作用的不言而喻的。
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諸如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恐怕沒有幾個學生能夠對那些厚厚的專業史書感興趣,尤其是那些煩冗的歷史細節,學生更是缺乏興趣。但是對于作家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大部分中職生都看得津津有味,對于一些名家在《百家講壇》上所講的歷史內容,學生也非常喜歡聽。為什么呢?一是氛圍輕松,學生沒有壓力,興趣盎然,自然學得進去;二是解說者學識淵博、談吐幽默,解說內容翔實,學生自然沉醉其中。因此,我們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努力多創建一些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并利用自己的學識和談吐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如果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他們的學習效率會成倍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的時候,很多人都說《紅樓夢》寫得好,還有那么多的紅學專家專門研究《紅樓夢》,可是有的中職生就不這么認為,大部分的學生都對《紅樓夢》這樣的書籍不感興趣。為此,在上課之初,我專門搜集了一些資料,課前積極地備課、準備,然后用說評書的方式,給學生講了一遍《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節,對于其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典型人物性格都做了區分,學生對于這種新穎的上課方式感到新鮮,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聽完了這一課,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課堂效率和課堂效果都不錯。
總之,我們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研究中職生語文學習的現狀,將積極心理學融入我們的語文教學。首先呈現給學生一個學習的目標,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根據這個學習目標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感知學習效果;其次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學生有了參與課堂的興趣,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我們教師要努力提升我們自己的素養和學識,讓我們利用我們淵博的知識和幽默的談吐來提升學習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我們的中職語文課堂才能實現課堂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新娜.中職生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邵 青.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研究[D].蘇州大學,2013
[3]倪佳佳.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4]鄒麗絲.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3
(責編 藍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