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文
摘 要:在當前金融環境不穩定的背景下,我國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在不斷加大,主要表現為交易風險、折算風險和經濟風險,對匯率風險的防范成為我國外貿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外匯市場現狀,然后對匯率風險進行了具體分析,最后提出了規避匯率風險的措施。
關鍵詞:新形勢;匯率風險;舉措
一、引言
我國自2005年7月21日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效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就沒有停止過匯率制度改革的步伐。在后面幾年中,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效果初現呈現,對我國的對外貿易和投融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給予了世界各國在危機后復蘇的極大的信心,對全球經濟的平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推動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近年來,人民幣匯率朝自由浮動的方向發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促進了人民幣國際化,2017年央行發布《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指出,自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一年以來,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但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如特朗普經濟政策的頒布和改革對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全球央行縮表預期等加劇了人民幣匯率波動,這對我國涉外企業經營帶來了重大影響,加大了其經營的不確定性,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運用什么樣的手段來防范匯率風險,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也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匯率風險的相關概述
1.匯率風險的定義和特征
匯率風險的定義一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匯率風險是指國與國之間、國與地區之間或地區與地區之間利率、匯率的變化,交易者到期違約以及外國政府的外匯管制給外匯交易者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或經濟收益。狹義的匯率風險是指國際經濟貿易、金融活動中,以外幣調價的收付款項、資產與負債因匯率變動而遭受損失或得到收益。
從匯率風險的定義來看,它具有偶然性、不確定性和相對性。它的偶然性體現在這種匯率風險的發生帶有一種可能性。它的不確定性表現在對于外匯持有者來說,匯率的變化給他的交易帶來的收益和損失是不確定的,這取決于交易時經濟實體是處于債權一方還是承擔債務的一方。它的相對性主要表現在外匯交易的收益和損失是相對于對方來說,即一方獲得收益,另一方就會遭受損失。
2.影響匯率風險的因素
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利率、通貨膨脹和政治局勢。從國際收支與外匯儲備看,如果一國的貨幣收入總額大于其支出總額,即貿易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就會上升;反之,即貿易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就會下降。從利率方面來看,利率水平的變化表現為國際間資本的跨國流動,利率上升會導致資本流入,利率下降會導致資本流出,這種資本的流入和流出就會導致外匯儲備的變化,外匯市場的供需變化就會導致匯率的變化。從通貨膨脹方面來看,通貨膨脹率上升會使得本國貨幣匯率下降,而通貨膨脹率的下降會引起本國外匯匯率的上升。從政治局勢來看,地區之間的政治沖突、局勢動蕩,領導人的更迭也會對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
三、新形勢下人民幣匯率波動的現狀和動因展望
新形勢下人民幣匯率波動呈現新的特點,表現出雙向波動,波動的幅度也較大,主要原因既有內部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
1.內部影響因素
從內部因素來看,人民幣匯率具有增強的趨勢。今年來,全球經濟雖然增長放慢,我國經濟增速也有所下降,但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我國經濟發展總體穩健,貿易結構日漸合理,資本流出壓力下降,人民幣匯率預期向好,這些都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2.外部影響因素
從外部因素來看,國際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在一定層面上影響了人民幣匯率。比如特朗普政府經濟政策存在的不確定性,歐元區債務危機,再加上全球央行緊縮預期,使得全球經濟復蘇蒙上陰影。
3.我國匯率政策的因素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進行匯率改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是也面臨不少壓力,美聯儲加息和全球央行縮表等對人民幣都有一定的影響。
因此,對人民幣匯率變動既有有利的影響,也有不利的影響,而且這兩種力量此消彼長,預計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呈現雙向波動的新特點,這種波幅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四、企業面臨匯率風險的現狀
1.交易風險
交易風險是指把外幣應收、應付賬款兌換成本幣或其他外幣時,因匯率變動而蒙受實際損失的可能性。
產生交易風險的情形有以下幾種:①對外貿易;②對外投資和融資;③持有的外匯頭寸。總的來說,多頭頭寸面臨該外匯貶值的風險,空頭頭寸面臨該外匯升值的風險。
2.折算風險
折算風險是指企業在對外投融資中,母公司在將國外子公司以外幣計價的財務報表折算為以母公司所在國貨幣計價編制合并報表的過程中產生的公司與外幣相關的資產或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上的本幣值出現不利變動的風險。這可以看出,折算風險是基于報表的賬面價值計價貨幣的不同所引起的,一般對企業現金流影響不大,但是對于大型跨國企業來說,匯率波動會影響海外子公司業績,影響母公司資產負債表,從而影響企業融資和股票價格。對于存在海外融資的企業,折算風險也會影響企業融資成本和現金流。
3.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是指企業未預期到的匯率變動引起企業未來一定時期內的收益和現金流量減少等潛在損失的可能性。經濟風險直接關系到企業海外投資和經營的效益,因此加強外匯研究,提高匯率波動預測準確性有助于提升企業生產經營與投融資等決策的科學性。
與其他匯率風險相比較,經濟風險的影響是長期的,而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的影響是一次性的。另外,經濟風險引起的是潛在損失,而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引起的分別是實際損失和賬面損失。
五、企業防范匯率風險的舉措
1.建立相關匯率風險防范機制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隨著企業逐漸走向國際化,在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的過程中要將匯率風險考慮在內。特別是涉及進出口和投融資業務時,匯率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到現金流,因此企業應全方位考慮,從制度、人才、決策等方面建立相關風險防范和對沖機制。
2.通過優化業務結構來防范匯率風險
從規避風險的角度看,當經濟環境出現較大匯率波動時,企業可以相應調整自身策略,在業務結構的匹配上作出一定改變,從而使經營效益最大化。具體策略如下:
(1)協調好外幣的流入和流出,使之達到相對的平衡
貨幣的兌換存在風險,企業應盡量選擇匯率符合自己的預期時進行貨幣兌換。對于企業來說,資金的流入、流出很多時候都是以外幣結算,如果此時匯率朝著不利的方向波動,企業可以選擇不將外幣兌換為本國貨幣,持有外幣用于下次交易時對外支付,從而使得外幣的流入、流出達到平衡,最大限度降低在外幣流入和流出時間差內匯率變動的影響。
(2)根據匯率的變動調低或者調高貨物的價格
在對外貿易談判過程中,考慮預期匯率波動的影響,調高或降低商品價格,從而彌補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比如出口企業預期結算貨幣會貶值,企業在簽訂合時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以彌補損失。如果進口企業預期結算貨幣可能會升值,要求進口的商品給予價格上的優惠,以彌補匯率風險帶來的損失。
(3)在進出口貿易中,對結算的日期作出合理的約定
企業在對外貿易如果能夠占據主動權,在面臨外匯環境發生變化時,可以采取提前或者延期收回或者交付款項,以抵減外匯變動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企業根據判斷預期結算貨幣將發生貶值時,出口企業議價能力較強的可以要求對方及時回款,進口企業則采取相反策略,延期付款。
(4)在簽訂貿易合同時,選擇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轉嫁匯率風險
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日益加速,人民幣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交易越來越頻繁,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等業務的推進,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選擇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將匯率風險轉嫁到客戶身上。
3.企業可充分借助金融工具來防范匯率風險
對于未來作出準確的預測往往是比較難的,面對難以預測的匯率風險,企業也不是毫無辦法,可以利用相應的金融工具來對沖風險。具體策略如下:
(1)運用遠期結售匯的金融工具來應對匯率風險
遠期結售匯是指,企業在交易發生前,與銀行簽訂一個遠期結售匯協議,約定未來結匯或售匯的幣種、金額、期限以及匯率,到期后按照協議的規定執行。遠期結售匯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保值,也就說,無論未來匯率如何變化,都按照協議約定好辦理,這樣既不會造成損失,也不會造成另外一方獲得收益,確保了企業的收益和成本。
(2)運用期權工具來對沖匯率風險
采用期權的方式,它賦予期權持有方在面臨對自己有利的環境時行使這項權力,在面臨自己不利的情形時不行使這項權利。比如企業預期未來某外幣的價格會上漲,此時,它可以買入該幣種的看漲期權,等到到期時該幣種真的上漲了,就行使這項權力,賺取中間的差價;反之,則不行使這項權利,企業損失了期權價值,但鎖定了匯率波動的風險,降低了企業經營中的不確定性。
(3)運用貨幣掉期來降低匯率風險
人民幣外匯掉期是指企業與銀行在約定期限內交換約定數量人民幣與外幣本金,同時定期交換兩種貨幣利息的交易。如某公司借入了1筆1年期美元浮動利率債務,目前美元升息及升值預期強烈,企業希望規避美元升值的風險同時規避美元浮動利率波動風險。此時,企業可以與銀行簽訂一項美元掉期協議,將借入的美元按照當前的匯率兌換為人民幣,同時約定1年后以約定的匯率兌換成美元歸還到期的美元債務。外匯調期同時還能交換兩種貨幣利息,規避美元利率波動的風險。可見,美元調期業務不僅幫助企業完全規避了貸款期限內借入和歸還美元貸款的匯率波動風險,同時也規避了可能出現的利率波動風險。
六、結語
在新的形勢下,隨著我國匯率市場的逐漸放開,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加大。企業在對外對外經營的過程中要做好匯率風險的防范工作,提高風險意識,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加強國際化經營人才隊伍建設,合理優化外匯交易結構和科學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來防范匯率風險,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國企業國際化競爭力,減少自身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楊躍勝.當前金融環境下外貿企業匯率風險防范對策探析[J].財會學習,2013(1):56-58.
[2]邱慧.對匯率風險控制的幾點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2(9):234-234.
[3]陳曉莉,張妍,高璐.企業外匯風險研究述評[J].經濟學動態,2012(2):134-140.
[4]張忠建.淺談我國企業匯率風險的防范與應對策略[J].價值工程,2013(21):145-146.
[5]康杰.現行匯率機制下外貿企業如何應對匯率風險[J].企業研究,2013(7X):16-17.
[6]顏楓.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新工具探討[J].國際商務財會,2016(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