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吟梅
【摘 要】為了實現學生對初中物理實驗知識的掌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法。通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探究和思考,學生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和課堂的主體,充分地展示了學生的課堂主人翁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紹了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通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問題探究和指導探究,學生會明確實驗的目的、過程、原理和結論,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法;實驗教學;能力
新課改強調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成為課堂探究的主人和學習的主體。實驗教學是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學習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在探究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探究會點燃學習欲望,主動參與到實驗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動手和實踐來明確實驗過程和實驗方法,進而構建出知識框架和知識體系,幫助學生系統化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學生對實驗的探究過程中,教師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主探究實驗目的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睘榱苏{動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興趣,教師就要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實驗探究,使學生通過對實驗目的和實驗過程的探究,可以明確實驗原理,進而主動地對實驗儀器進行操作,提高動手能力。學生的自主探究使學生對實驗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增加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參與課堂,成為學習的主體。例如在學習《做功與內能的關系》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探究“打氣筒打氣”的實驗,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在觀察和實踐中會發現,用打氣筒打氣時,活塞上下移動,打氣筒的筒壁會發熱。這種發熱很多學生原以為是活塞上下移動時,摩擦力做功造成的,但是通過對其中的原理進行分析和探究后,學生發現,因為打氣,打氣筒內的空氣被壓縮,對氣體做功了,導致氣體內能增加,所以溫度升高。學生的自主探究使學生對要學習的知識有了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上就可以表現出最好的學習狀態,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實驗過程
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合作探究,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通過合作交流和討論的方式來獲得知識,提高學習能力。通過合作探究,學生會共享一些學生知道的知識,實現了“兵教兵”,有利于學生在交流中開闊視野,提高認識,明確實驗過程。合作探究中,學生會把存在疑問的問題進行積極地討論,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增加學生主動思考和積極動手的欲望。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合作中有實驗讓學生做,提供思路讓學生想,發現疑難讓學生議,找到錯誤讓學生析。例如在學習“用電流表測并聯電路中的電流”時,學生根據電路圖首先進行電路的組裝,做好實驗裝置,之后共同選用電流表的最大量程,并把電流表接在電路的主干位置。在動手中學生會關閉開關,測量出電流。之后,學生會改變電流表在電路中的位置,把電流表放在支路的位置,再次進行電流的測量,學生通過溝通和交流會使實驗有序地進行。在交流中,學生會認識到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合作探究增加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力的提高。
三、問題探究實驗原理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和積極思考的催化劑,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探究中。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布置恰當的思考任務,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探究物理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例如在進行《光的折射實驗》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問題: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現象很像,是否也遵循光的反射三條規律?也就是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入射光線與折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教師的問題使學生在試驗過程中有的放矢,不是漫無目的地思考和分析,而是有針對性地探究,在動手中學生會明確實驗規律和實驗原理,進而形成自己的認識,提高學習能力,做到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指導探究實驗結論
學生的自主探究有時是沒有方向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領路人,要對學生進行“授之以漁”的教育,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實驗,如何操作,如何觀察,如何測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可以學會分析,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實驗結論。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正確地選擇實驗儀器,如何正確調整和安裝實驗儀器,如何操作,如何對得到的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在教師的指導下得到正確的實驗結論,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認識。例如在進行《決定電阻大小的實驗》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會認識到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是很多的。電阻的大小與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有關;而且溫度也會決定電阻的大小。學生能夠得到這樣的實驗結果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對不同材料的物質,不同長度的同種物質以及不同橫截面的物質進行比較和實驗得出來的,而不是猜測和假設。教師的引導為學生的探究提供了方向,有利于學生得出科學的結論和正確的認識,促進學生對實驗方法的掌握,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總之,通過探究式實驗教學,學生會明確實驗目的、實驗過程、試驗方法和原理等知識,在探究中形成科學實驗的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對實驗探究過程中采用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采用理論聯系實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為此,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探究,鼓勵學生通過分組實驗和主動參與的方式來嚴密觀察和勤于思考,實現學生主動研究,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性的發現,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榮明.論科學技術發展與中學物理課程改革》《中學物理教考》,1998年第4期
[2] 張云生.《用原型啟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物理教學探討》,2000年第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