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平??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與應用快樂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在快樂氛圍中感受語文的魅力,還可以加強學生的素質與文化教育,因此,在小學語文中加強快樂教學模式是教育者重點關注的話題。本文對快樂教學模式的概念以及其主要作用進行分析,并闡釋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教學模式的作用與應用方式,以供教育研究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作用;應用分析
現代教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感受學習中的快樂并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是當代教育者的共識。快樂教學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下,為加強素質教育而產生的一種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情緒狀態的新的教學模式。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對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 快樂教學模式的概念
快樂教學模式是在素質教育下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改革中發展起來的,是一種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與情感體驗的新型的教學模式。快樂教學模式的主要教育目標包括兩方面,一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為學生創設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保證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享受學習的趣味性;二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學習意識,進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學習的魅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基于快樂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其主要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四方面:趣味性、和諧性、開放性和愉悅性。快樂教學模式所具有的趣味性是快樂教學的基本屬性,在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多個層面都要呈現趣味性的特點;快樂教學模式還具有和諧性,快樂教學模式包括教師與學生兩個方向的快樂,而良好的課堂氛圍、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是快樂的基礎;在實際的快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在學習中具有自主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與選擇權,課堂具有一定開放性,并且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問題;此外,學生在快樂教學模式中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究會有很強的愉悅感和幸福感。
二、 小學階段開展快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快樂教學模式教學中,教師將快樂因素引入課堂中,有意識地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在快樂中接受基本知識、培養創造思維和理解教學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智商與情商。快樂教學與學生的努力學習并不沖突,學習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而在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時,需要學生具備飽滿的精神和樂觀進取的積極態度,這正是快樂教學模式所能夠為學生提供的。快樂學習氛圍是揭發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但是,我國課堂教學深受多年的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采用教條式與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方法,缺乏靈活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由于小學生的內心是多元化的,他們具有精力旺盛、思維活躍、好奇心較重等優點,加大了小學生的學習吸收能力的優勢,如果進行傳統被動式教學,會使得學生形成一定束縛感,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小學生中應用快樂教學模式很有必要。
三、 快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重要的教學科目,很多人認為小學語文主要是教學生讀書識字,并且讓學生學到一些基本禮貌知識就可以,還有些人認為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應該是提高學習成績,為上重點中學做好準備。這些說法不是錯誤的,但卻是片面的,單純地提高學習成績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除了教授學生的語文知識之外,還要求通過語文教學加強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情感體驗。快樂教學模式可以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消除學生上課的緊張感,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提升其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快樂教學模式的應用很有必要。
四、 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分析
(一) 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對實現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一定阻礙作用。沉悶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學習沒有積極性,上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與發展,這與新課程下的教學標準背道而馳。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師機械教,學生被動學,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長久的壓制中漸漸消磨。學生在枯燥的學習氛圍中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不能展現自主學習能力,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而在快樂教學模式的語文課堂中,教師通過豐富教學方式,增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比尾巴》課堂教學中,教師課前可以通過多媒體搜集多種尾巴具有代表性的動物圖片或小視頻,上課時先問學生喜不喜歡小動物,對小動物的尾巴有沒有仔細觀察過等問題,讓學生積極回答,然后通過多媒體展示準備好的各種動物的資料,讓學生仔細觀察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在觀察完之后,進行小組交流,然后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總結小組內對動物尾巴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在快樂教學中將枯燥的課堂與單一的文字信息轉換成多交流、多互動、多教學方式的有趣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觀察、總結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二) 游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性,他們追求多變有趣的課堂教學,可以利用他們愛玩愛鬧的天性將游戲教學引入小學語文課堂中,制定游戲規則和內容,讓學生在游戲中對課堂知識進行學習。在游戲教學中,課堂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在完成游戲任務中體會語文知識的魅力,點燃學習的熱情,掌握語文教學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詞語和故事以及古詩詞的積累量,因此,可以開展語文知識接力比賽,將學生進行平均分組,小組內進行分工,施展自己的特長,每位同學負責一種語文文學形式的對抗,然后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接力比賽,最后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任務的組要接受一定小懲罰或者進行才藝展示。在游戲或競賽的形式中鍛煉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加強學生的知識積累,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創作,提高創新表達能力。在游戲教學課堂上,充分展現了快樂教學,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體會語文的樂趣。endprint
(三) 加強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交流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導者,是課堂的核心,而學生只是被動聽從教師的指導,形成“老師主導,學生被動”的局面。在傳統師生關系中,教師的話就是命令,讓學生對教師有一定畏懼心理,師生不平等讓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有一定距離,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疑問或想法,教師忽略對學生思想的尊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師生之間的關系,降低了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后,通過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顯現,教師成為課堂主要的引導者而不是領導者,師生之間的交流不斷增加,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鼓勵與尊重,愿意分享自己的思想。
例如,在《哪座房子最漂亮》課程教學中,教師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將學生的思想放在首位,讓學生加入“我家房子的樣子以及我想要什么樣的房子”的討論,通過讓學生對自己家的描述,引導學生表現自己對家的愛,讓學生想象自己喜歡的房子的樣子,并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師生之間的關系融洽,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充分發揮教學效果。通過快樂教學模式不僅促進了和諧的師生關系,而且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提高教學質量。
(四) 根據生活需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者除了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還要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促進學生理論與生活相結合。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教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趣味。例如在學習《柳樹醒了》一課時,教師可以在適當時機下帶領學生到戶外進行對柳樹的觀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讓學生觀察柳樹的外貌、葉子的形狀等,對課文有更深刻的了解,實際觀察之后進行課上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察結果和體會,會對學生掌握教學知識有一定促進作用。快樂教學模式應用中加強了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引導學生加強生活感悟,為語文寫作打好基礎。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快樂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教育者可以通過創設活躍的課堂氣氛,加強師生關系,將游戲教學引入課堂,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等方式加強小學語文中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促進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振玉,邱惠生.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教學法的應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263-264.
[2]宋錫鋒.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6,(05):227.
[3]白希龍.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創設與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7,(08):185-186.
[4]邵發.情趣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語文快樂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16.
[5]董玉霞.論小學語文快樂教學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