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鳳芹??
摘要: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實施過程中,我國各學校教育方式都開始從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多種形式的創新教學模式。作為數學教師也逐漸認識到其對學生的評價不僅是對小學生在學習階段過程中學校效果整體的評論,而且還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狀態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學過程中的多元化評價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合理運用多元化評價,就有利于促使教學評價開拓出新的局面,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本文將對教師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元化評價法來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元評價;運用
在小學階段,大多數的數學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往往都是以學生學習的效果來作為評價的標準,通常這種單一的評價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水平以及基礎知識的積累,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挫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他們的自尊心。對于這些剛進入學校的小學生來說,數學教師的評價就是衡量他們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教師在課上講解知識時,可能是無意的對某個學生的評價,既有可能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熱情和信心,也可能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從而挫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一、 數學課堂上運用多元評價法的意義
教學評價法多元化主要是來自于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加德納研究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導者,來對學生進行評價。而制訂新的評價機制確立了多元評價的方法,其評價方法主要是強調自評、他評和互評。這種評價方式改變了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也就不會出現教師對學生學習造成的影響了。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講解“乘加”內容時,可以通過設置問題來進行。比如:教室中一共有四排桌子,其中一、二排各有五張桌子,第五排有四張桌子,一共有多少張桌子?數學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先獨立思考,然后再按照課前組織好的小組進行交流和討論,最后全班再交流。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學生們在交流過程中順其自然地就產生了多元評價中的互評,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好的掌握。教師讓學生們組成小組的形式就可以讓他們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形成互評,也就是小組評價。
數學教師在給學生留家庭作業時,可以根據與家庭生活有關的數學知識來布置,比如家中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物品,通過這種形式來形成家庭式的評價法。還可以布置一些與社會實踐活動有關的作業,比如讓學生當環保宣傳員等,則就會形成社會評價。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多元化評價法不僅能夠有效促進與學生的互動,而且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促使學生學習主動發展。
二、 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數學教師在課堂評價中擔任重要的角色。對于怎樣實現多元化評價法,就需要教師先改變傳統的單一評價法,要懂得讓學生通過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來全面認識自己,從而促使他們能夠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發展。
1. 進行自我評價,引導自我管理
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自我評價,是對多元化評價法更好的體現。通過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使其能夠逐漸樹立自我意識,并且能夠逐漸擺脫以前自我的狹隘意識,從而能夠以旁觀者的身份來對其進行深層次的觀察和審視。通過自我評價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自我管理的意識以及能夠彌補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而且還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能力和學習效率,從而實現每個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2. 開展學生之間的互評,促進多元化評價
教師在評價中開展學生之間的互評活動,主要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作為一個主體,能夠互相更好地了解和熟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學生互評的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在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了解自己,而且能對學生有更加客觀和準確的認識。同時,這種評價活動也加強了學生評價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促使他們能夠提高自己在數學上的分析能力以及評價能力。
3. 通過師生互評,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教師要想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首先就要保障其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只有通過師生之間的互評,才能夠有效建立兩者之間相互融合的師生關系,從而能夠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三、 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對學生學習狀況評價更全面更客觀,就要采取多種評價方式,其評價方式既要包括對學生書面作業的評價,還要通過對學生的觀察、提問以及學生在實踐活動的表現情況來進行客觀的評價。
1. 語言表揚評價
應該沒有學生不喜歡被老師表揚吧,因而教師要在課堂上對于一些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這種表揚的評價方式的優點在于數學教師不用在課前做好準備,因而它具有很大的隨機性。
2. 物質獎勵評價
數學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突出時,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比如獎勵小紅花、五角星或者剪紙小動物等物品。這種評價方式不僅能鼓勵獲獎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能激發其他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對于教師來說,這種評價方式有利于控制其評價的過程。
3. 填寫表格評價
數學教師在實施多元評價時,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反思,通過不同形式的評價來逐漸引起學生對自己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的態度、課堂表現以及做作業的情況來進行反思。如果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數學教師就可以通過設置評價表的形式,讓學生們填寫評價表,從而能夠逐步引導學生對整節數學課堂中的學習進程進行回顧式的反思。這種方式長期實行下來,學生們會自然而然養成關注數學學習過程的習慣。對于評價表帶來的激勵作用,學生們就能夠用評價的目標來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 非語言激勵評價
由于評價本身就是教師學習的過程,因而數學教師在實施評價時,也可以通過非語言的評價方式。比如,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遇到一些難點時,作為教師就可以給予他一個鼓勵的眼神;也可以把一些“后進生”的作業與“優等生”的作業一起給他們展覽,然后再通過合理運用非語言的激勵評價方式來鼓勵他們,從而能夠達到拓展和豐富學生評價方式的目的。endprint
四、 注重對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評價
數學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時,要密切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度,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過程的考查,并且要給予他們評價和反饋。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教師評價過分注重結果的現象。這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還有助于實現教師評價的個性化以及實現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因而,教師必須要注重其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情況和發展的評價,從而能夠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和反饋。
當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可以通過建立學生記錄袋的方式來更好地反映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進步歷程,從而來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對于如何設計成長袋的內容,教師可以從學期開始、學期中和學期后的階段來設計內容。教師在設計內容時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更新。通過建立學生成長袋的方式,不僅能夠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而且還能根據學生學習狀況來制訂新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五、 注重評價內容的多樣化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必須要依據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況來進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課堂當中肯定學生的優勢,并且要正確鼓勵和引導學生彌補數學學習中的不足。教師要能夠讓學生們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逐步掌握學習數學的知識方法以及未來社會認識的基本技能。
1. 數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的評價
數學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其結果,還要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的評價。因為只有具備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高漲的學習熱情,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
2. 數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各種能力發展情況的評價
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數學知識的傳授過程來進行,而且還要結合數學知識體系,對其要按照有目的、有計劃、有序列以及有層次的方向來逐步培養。
六、 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元評價法不僅能夠讓師生之間在評價中得到共同的進步和發展,而且還能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荊.運用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多元評價及其應用述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12):62-64.
[2]楊曉萍,李子建,羅浩源.從多元評價視野看中國大陸小學數學課程評價[J].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6):5-10,4.
[3]陳小麗.關注差異進行多元評價[J].教育教學論壇,2012,(23):263-264.
[4]倪小鵬.多元評價的方法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03,(5):19-21.
[5]章瑋.用多元評價模式培養學生自主性[J].中國大學教學,2009,(2):88-91.
[6]熊焱冰.多元評價體系及其教學應用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137-138.
[7]劉潔.淺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小學數學學習評價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