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會琴??
摘要:英語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與理解水平的提升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對課程的設計一般是程序化的硬性安排,其主要通過系統的設計達到知識灌輸的目的,從本質上而言,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更傾向于“填鴨式”,因此,加強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改進與完善已經引起教育領域相關人員的密切關注,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投入到有關的課題研究中,本文也主要針對“三步曲”教學模式的具體內容、采取措施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為我國高中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三步曲;教學模式;英語閱讀
硬性的英語閱讀教學將課程內容作為獨立的存在,一般利用單向灌輸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傳授,而老師則是英語教學的主體,其主要目的在于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該模式下的教學效率與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與綜合素質的發展不具有幫助,傳統的教學方式遠遠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水平的要求。新形勢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也發生了一定的改革,其明確規定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僅僅只是簡單的灌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培養出全面型的人才。
一、 “三步曲”教學模式的具體內容
1. 閱讀前活動
在閱讀前活動中,老師可以通過圖式理論加強學生對文章的興趣與對大致內容的掌握,其能夠有效地預測文章內容,為學生后期的閱讀奠定基礎。在一般情況下,大部分的英語課文都具有導讀部分,即閱讀前活動,通過導讀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對文章圖式的構建。導讀內容主要包括文章背景介紹、重點詞匯提煉以及短文結構分析等,老師需要針對文章的主題思想,根據學生的經歷與興趣,提出對應的任務問題,為文章的閱讀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成后續的閱讀,例如在一篇介紹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的文章中,其導讀部分是一段視頻,其中一個小孩子很認真地和老師在學習英語,在視頻播放結束后,老師就可以提出對應的閱讀前問題“Why is the child learning English?”,而學生一般會回答“Because he knows English is important.”,老師就可以接著提出“Why is English important?”,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一文的閱讀中。
2. 閱讀中活動
閱讀中活動主要是指對文章進一步的理解,首先,學生應該對文章通讀一遍,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因此,這要求學生需要具有快速閱讀與基本的理解能力,從而能夠更準確、有效地掌握文章信息。另外,學生在略讀過程中,可以適當畫出相關的重點內容;其次,老師可以針對文章編制一定的表格,并要求學生在略讀的過程中迅速補表格內容;最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段,并為每一段擬一個小標題。例如老師可以提出“Read through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write down the main titles”,在該情況下,學生不需要對文章的每一句進行精讀與理解,而是一段一段地略讀,并聯系圖片、表格等其他信息,大致掌握每一段的主要內容,忽略與課后問題無關的信息,提煉重要信息。除此之外,是非題、圖表與加小標題都是老師在閱讀中活動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3. 閱讀后活動
閱讀后活動一方面是為了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一步思考,另一方面,其還能夠很好地鼓勵學生將文章內容與自身的經驗和態度進行結合,從而獲得一定的啟發。在該階段,學生在對文章結構、細節等內容具有全面的了解后,還需要對文章內容進行一定的吸收,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復述、拓展性寫作以及話劇等方法,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運用。例如在“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一文中,老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然后根據討論結果寫一篇相關的同名作文,這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英語表達能力。閱讀后活動對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夠讓老師較好地了解每位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另外,其能夠很好地對文章知識進行一定的升華,實現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為學生個人觀點的表達提供渠道,實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二、 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措施
1. 加強對語言的運用
首先,老師應該將教材作為課堂的載體,而學生則作為課堂的主體,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滿足教學改革的需求,構建和諧的師生英語閱讀課堂,實現提升學生語言運用水平與綜合素質的目的,我國的英語教學要求明確規定應該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加強其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同時有效提升學生利用英語處理問題的水平;其次,老師可以通過對“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測試與練習,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水平,這四項技能是相互聯系的,只有實現了這些技能的全面提升,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最后,圖式理論對于英語閱讀教學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結合圖片內容加強對短文的理解,這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對英語語言的高效運用。
2. 重視文章的深層理解
深層理解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精讀,并進一步掌握文章的細節信息,對文章內容進行一定的補全與完善,從而正確地判斷作者的情感與態度,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在深層理解中,老師需要為學生設計一定的任務問題,然后要求學生在文章中尋找答案,提升學生提煉重點信息的能力,例如老師可以通過設計表格、細節問答等形式評估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水平。要想做到對文章的深層理解,學生就應該掌握必要的語法知識,這樣才能夠較好地對難點句子進行準確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長句進行一定的解剖,從而有效了解文章內容,老師可以針對長句內容對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3. 優化教學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對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完善與優化,從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程度提升教學效率,因此,老師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強對教學活動的完善。首先,在授課前,老師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的備課,其需要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盡量使教學形式豐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老師需要保證教學活動能夠圍繞主要任務進行開展,使其能夠綜合提升學生在“聽”“說”“讀”“寫”四大方面的技能;最后,老師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完善,能夠使得課堂流暢、順利地進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除此之外,老師還應該重視學生的課堂交流,老師可以通過話劇、游戲以及小組討論等形式培養學生在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技能??偠灾鄻踊慕虒W模式對于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教學活動的優化。
4. 挖掘學生潛力
每位學生的潛力都是無限的,老師需要通過合理的措施對其進行挖掘,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老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措施發揮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自主性,并使其成為學習英語的動力,例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參加相關活動,例如在“The world of colours”一文中,老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了解文章的主題與主要內容,并簡短概括;然后,老師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例如Where did the girl visit during the trip?學生需要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回答;最后,老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一定的點評,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與優點,不斷實現自我潛力的挖掘,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 結論
綜上所述,“三步曲”教學模式能夠較好地實現理解和運用的聯系,為知識的灌輸與應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這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對英語的運用,提升教學效率。另外,該種教學模式較好地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與老師在教學中的互動與交流,其對學生表達能力、交流水平以及思考能力的塑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三步曲”教學模式應該得到教育領域相關人員的重視,并使其在現代教學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景華.支架式教學模式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校園英語旬刊,2016(11)
[2]金朝丹.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提高英語學習的有效性[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