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明+海源
摘 要: 考試與教學相輔相成,相互影響。高職大學英語分層教學若要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重視分層考試。筆者針對目前高職大學英語分層考試的弊端,以語言測試理論為指導,對高職大學英語考試提出“分層+分模塊”的改革構想,并給出了考試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 語言測試理論;高職大學英語;分層考試;改革與實踐
一、 目前高職大學英語分層考試存在的弊端
科學合理的分層考試制度不僅有利于高職大學英語分層教學實現各層次學生共同提高的目標,而且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英語學習的信心。相反,如果考試制度存在種種問題,不但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且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產生挫敗感。以筆者所在的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我院從2016年9月全面實行大學英語分層教學,根據新生的高考成績,分為A、B、C三個層次的班級。不同層次的班級采用不同難度的教材和期末試卷。筆者查看了各層次班級的試卷和成績,發現主要存在下面三個弊端:1.口語考核一直是空白。這也是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期末考試的問題,由此導致教師和學生都對聽說不重視,使得學生聽說水平一直停滯不前;2.試題難易程度設計不合理。比如C班試卷中有段落翻譯,而且其中的句子多為長句和復雜句,這顯然大大超出C班學生的英語水平,違背了分層考試的初衷;3.平時成績和試卷主觀題評分標準不一。比如B班一位老師把全班的平時成績范圍定在50-70分之間,這對那些按時上課且學習認真的學生來說就顯得不公平。此外,作文評分差異也較大,有的老師打分偏高,而有的打分則偏低。
二、 語言測試理論
語言測試理論(Language Testing Theory)為高職大學英語分層考試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該理論從20世紀初發展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結構主義模式、社會語言學模式和交際語言測試模式。1990年,美國語言測試專家Bachman教授在他的《語言測試要略》一書中提出交際語言能力模型理論。他認為交際語言能力包括語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機制三個部分。其中語言能力指語言組織和使用能力。他不僅強調全面發展聽、說、讀、寫、譯能力,而且非常注重測試考生的口語能力。交際語言測試在題型設計和考試實施方面,力求真實地反映考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語言運用能力,多采用主觀題的形式,對考生的語言技能進行全面考查。
三、 高職大學英語“分層+分模塊”考試改革的構想
在語言測試理論的指導下,可將高職大學英語分層考試分為“聽說”和“讀寫譯”兩個模塊,每個模塊分別制定不同的試卷,比如:聽說A、聽說B、聽說C等。下面,筆者從各模塊分層考試的題型、范圍、方式以及各部分成績的比例等方面來對高職大學英語考試改革進行初步探索。
(一) 考試題型
1. “聽說”模塊題型
為使各層次學生在該模塊試中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在出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試題難度要適合各層次學生。具體來說,就是視聽A卷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視聽B、C卷要能夠讓這兩個層次的學生開口說英語。第二,選擇的話題要適合。熱點和當代大學生熟悉的話題能讓他們有話可說、有感而發。第三,試題呈現方式要多樣。除了常規的紙制試卷,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以圖片、PPT或視頻的形式將試題的相關內容生動地展示出來,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表達的欲望。
2. “讀寫譯”模塊題型
在該模塊題型設計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兩個方面。①主客觀題的比例。雖然客觀題容易答題和閱卷,但是存在投機情況且不能充分反映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因此,要逐層提高主觀題在試卷中所占的比例。②題型種類。高職大學英語期末試卷不必局限于等級 考試的那幾種題型,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改編試題,不斷豐富考試題型,從多角度綜合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情況。比如單向選擇題除考查語法、結構、詞匯外,還可以加入日常對話,以考查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二) 考試范圍
高職院校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也比較差。如果試題中課外知識所占的比例過大,那么不及格的人數就會大幅度增加,尤其是B、C班的學生。為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提高學生平時學習和考前復習的積極性,可將C班試題的全部內容從教材上選取,另外適當增加A、B班試題中課外知識的比例,比如A班的占20%, B班10%。
(三) 考試方式
高職大學英語分層考試的“聽說”和“讀寫譯”這兩個模塊分別以口試和筆試的方式進行。“讀寫譯”模塊一般是閉卷考試,但是如果C班學生英語基礎很差,也可以考慮開卷。
(四) 各部分成績的比例
高職大學英語分層考試的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大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包括對考勤、作業、課堂表現的考查,期末成績包含兩模塊的成績。總的來說,A班學生英語基礎和學習態度最好,B班次之,C班最差。因此,可通過設置各部分成績所占的比例,來端正B、C班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控制不及格率,從而使各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英語基礎上都能取得進步,獲得成就感。
四、 高職大學英語分層考試改革的建議
(一) 試卷命題
在試卷命題前,英語課程組負責人可召集各層次英語任課教師開會,了解授課進度和教學內容,從而確定考試的范圍和課內考查的知識點,然后從各層次任課教師中分別選擇一位專業知識過硬、教學經驗豐富且工作認真負責的教師擔任出卷老師,最后負責人對于提交的試卷要認真審核,確保試卷的題型、分值比例、難易程度符合考試大綱要求。
(二) 試卷評分
為使“聽說”模塊和“讀寫譯”模塊主觀題的評分公正客觀,避免評分隨意和印象化,要針對各層次制定相應的評分標準。對于“聽說”模塊,評分可分為幾個等級,每個等級的評分標準應詳細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對于“讀寫譯”模塊,同樣需要制定主觀題的評分標準,比如選出各檔次分值的作文試卷,作為樣卷參考。最好是能夠召集任課教師到指定地點對“讀寫譯”模塊進行分項閱卷。
(三) 試卷分析
閱卷完成之后,任課教師除了要按比例計算各部分的成績外,還要認真填寫任課班級的成績分析表。負責人還要組織任課教師進行總結,分析學生各題的得分情況,討論試題覆蓋范圍是否全面、題型是否合適、難易是否適中等等,為以后出卷提供參考意見。普遍認為不合適的題目,下一次就換掉;對于反映不錯的題目,可收入試題庫。通過試題庫的建設,不斷提高試題的質量,使試題更符合考試大綱的要求。
結語
高職大學英語分層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教師以語言測試理論為指導,結合學院學生的具體情況,共同努力,不斷探索,逐步完善分層考試制度,使之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 Bachman L.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 劉潤清,韓寶成.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修訂版)[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3] 劉益全,韓琨.大學英語期末出卷探討[J].山東社會科學,2015,(12).
[4] 吳錦玉.大學英語校內大規模口語測試初探[J].鹽城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
[5] 詹惠芳,張春青.大學英語期末考試寫作評分方法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