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玥
摘 要: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高中化學新課程要有助于學生主動構建自身發展所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一步了解化學學科的特點,加深對物質世界的了解和認知,要有利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更加深刻地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逐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關鍵詞:高中化學;全員參與;自主學習;乙酸
我校是南京市首批高中小班試點學校。根據小班化教學理念,我在化學小班課堂教學中,以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為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加大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有序高效的學習活動,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實現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下面我以人教版《乙酸》為例,談一談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開展。
一、 創設情境,激發全員參與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課堂學習活動,必須充分調動學習主體參與學習活動的自覺性,讓學生自主學習。
在化學小班課堂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意識,使學生融入到教學的整個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我還根據教學目標創設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情境,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過程。同時重視對每一個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指導,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深入參與學習過程。
在《乙酸》的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觀看電影《天下無賊》中“黎叔剝雞蛋”的神奇表演,引起學生的強烈興趣,乙酸為什么能溶解雞蛋外殼呢?生活中我們能不能如此輕松地除去雞蛋殼呢?它除了能溶解雞蛋外殼以外還具有哪些性質呢?
又如,為擴大學生的參與度,我設計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探究實驗,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各小組自行選擇藥品和儀器,設計方案,鑒別乙醇和乙酸。每個小組都要將實驗方案和原理向全班同學進行展示,最后選擇最佳方案,完成實驗。
這些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能力和思維都得到了提高。
二、 分步指導,開展自主學習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比如學生在課堂上展開熱烈甚至激烈的爭論時,我都會進行必要的指導。在《乙酸》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五個方面來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1) 預習。課前要求學生通過互聯網等媒體收集資料;借助教材、參考書、生活常識和經驗進行自學;發現疑問,并將疑問記錄,自行或通過小組討論解決疑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則在課堂上交全班討論。例如,指導學生課前在家里用食醋浸泡雞蛋;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壺;根據初中所學的知識,總結乙酸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和氣味);總結乙酸的化學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根據乙酸的結構,乙酸會有哪些化學性質?
(2) 提問。一是質疑,對不理解、不了解的知識和內容質疑,對老師或同組合作學習伙伴的觀點質疑;二是根據學習活動以問題形式自己制訂學習目標,以疑促思,以疑促學。例如在乙酸與乙醇的反應中,根據人教版必修2教材75頁實驗3-4,學生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裝藥品的順序如何?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濃硫酸起了哪些作用?產生了哪些明顯的實驗現象?得到的實驗產物有沒有雜質?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3) 討論。培養學生參與討論的能力。具體包括能夠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直接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會虛心接受小組合作伙伴的意見等。比如在進行乙酸具有酸性的探究性實驗后,學生通過組內討論和組間交流獲取新知,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與活潑金屬、堿、鹽等物質發生反應;乙酸的酸性比硫酸、鹽酸等的酸性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強。
(4) 方法。會一些具體的、針對性強的學習方法,如在乙酸具有酸性的系列探究性實驗中,能夠觀察實驗現象,比較對照實驗現象的異同等。
(5) 反思。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總結自己在學習活動中的情況,以利于以后的學習活動。比如在家里用食醋浸泡雞蛋和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壺的家庭實驗中,雞蛋殼和水垢有沒有輕松去除?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三、 鋪路搭橋,促進合作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學生在自主探究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分工,合作交流,評定和總結。
例如,在探討乙酸具有酸性,我準備了往乙酸溶液中加紫色石蕊試液、往鎂粉中加入乙酸溶液、往氧化銅中加入乙酸溶液、往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往Na2CO3中加入乙酸溶液、往雞蛋殼中加入乙酸溶液等實驗,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在實驗探究中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分工,保證了實驗和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合理有序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激發了學生互動的參與熱情,提高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主要從組織形式、合作方式和內容以及活動評價等方面進行細致、有效的指導。
(1) 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小組內合作學習,達成學習目標。一個小組的成員要合理搭配,讓每個小組的綜合水平相當,使小組探究和討論能順利開展起來。另外,還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具體明確的分工,使每一個組員都能明確自己的任務,每一位組員都有參與學習的均等機會。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學生情況,把全班同學分成了5組,每組4—6人。
(2)協調。建立促進小組成員的協同機制。比如在有關乙酸的化學性質和酯化反應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有的學生會搶著完成簡單的學習任務。而比較復雜的學習活動則很少有同學敢于完成。這就需要老師很好地協調,確保各種類型的學習活動都有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3) 幫助。合作學習的優勢之一便是“兵教兵”,使學習伙伴結成“幫扶對子”,共同進步和提高。例如在乙酸具有酸性的探究性實驗中,要指導學生盡量避免“把答案告訴對方”或“代替同學進行操作”這些簡單方法,指導學生從“老師啟發、輔導同學的行為”中得到啟發,依據實際情況幫助同伴。
(4) 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習伙伴間的正確評價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達成起到關鍵的作用。因此,指導學生進行合理恰當的評價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在比較醋酸與碳酸的酸性強弱實驗設計中,可以指導學生從幾個方面對同伴進行評價:實驗材料是否容易獲得?具體設計和操作是否可行?實驗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是否得當?
以上是我在小班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一些摸索。實踐證明,小組自主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激發了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在動機,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潛能,提高了學習效率和成績。同時,使學生在合作中發展,發展中又建立新的合作,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使每一個孩子都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發展。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和僅靠強迫維持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學習是不會長久的。”我相信,在小班這塊肥沃的土壤里,每一粒種子都會生根發芽,開出的將會是更嬌艷動人的自主學習之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