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洪
摘 要:物理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課堂中的重點教學內容,同時也是鍛煉學生能力的關鍵所在。優化實驗教學,有利于教師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文章分別從創新實驗教學、采用實驗輔助和引導實驗總結三方面對如何優化物理實驗教學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高效課堂
初中物理學科的諸多知識點都是通過無數的實驗總結得出的,學生通過對物理實驗的學習,能夠對物理相關概念理解得更深刻,并從實驗中鍛煉自己的物理思維,從而更顯著地獲得物理學習能力的提升。下文,我將根據具體教學案例,從優化實驗教學入手,進一步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
一、創新實驗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應試教育理念尚未完全消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重視理論教學遠超過實驗教學,這導致教師在實驗設計上花費的精力很少,往往采用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照做的實驗方式。一方面,這導致學生在實驗中只會模仿,而缺乏自己的思考;另一方面,長此以往學生對實驗失去興趣。因此,想要優化實驗教學,教師便應當改變實驗理念,創新實驗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升實驗效果。
其中教師可以采用與生活相關的實驗教學,通過將實驗與生活相聯系來達到引起學生探索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學《電流和電路》章節中,該章節是電學的基本章節,同時也是重點章節,為了讓學生認識到串聯與并聯對電流電壓的影響及原理,我設計了相關實驗,同時在實驗中利用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燈泡、電插板以及按鈕開關等做實驗。首先,我請學生回憶,在家中開燈的時候是否會有連續開幾個燈而燈泡逐漸暗下去的現象,而有時候燈泡卻依然保持那個亮度呢?其次,我讓學生自主連接線路,在保證線路暢通的情況下,分別將“燈暗”和“燈不變”現象模擬出來。學生回想了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場景,認識到了最終實驗應當出現的結果,并對能夠認識現實現象十分有興趣,從而積極投入實驗當中去,通過自主探究和討論,得出串聯與并聯導致燈亮度不同即電流量不同的結果。學生從中獲得了樂趣,有效激發起了物理學習的興趣。
二、采用實驗輔助,增強實驗效果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不能高效展開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校方與教師的不重視,同時也包括實驗設備的不足而導致的實驗不能完美展開。學生難以觀察到符合教材內容所示的實驗效果,因此不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甚至會導致喪失對實驗的興趣。教師在優化實驗時需適時采用物理輔助設備,以增強實驗效果,提高學生的實驗參與度,并學會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
例如,在教學《電與磁》中,大部分物理概念及物理知識點都十分抽象,而部分的實驗環境要求極為苛刻,如磁場和電生磁現象等,即使在實驗當中進行了相關實驗,其展現出來的效果也十分微弱,不利于學生認識與學習。因此,在實驗中,對于該部分內容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我采用了多媒體屏幕展示在高端實驗室中的實驗,讓學生更形象地認識這部分實驗,便于學生對物理的認識與理解,以此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三、引導實驗總結,優化實驗課堂
實驗總結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將實驗過程中零散的思路在實驗結束后收集起來,并且在實驗后進行對失敗或是成功的思考,從而更進一步理解教材上的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各種錯綜復雜的物理知識的來源與發展。因此,引導學生展開實驗總結是實驗教學中重要的環節,可鞏固學生的物理知識印象,同時還可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和創新,從而全面提升高中物理課堂的內涵。
例如,在《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教學中,實驗課堂上學生分別通過移動光屏和燈光以及凸透鏡位置等諸多方法來改變燈光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清晰度和大小。但是在實驗中,學生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的困難,如總是成不了像或是所成的像會溢出屏幕等。在教學時,我只對學生的實驗方式進行了小范圍的調整,具體原因并未告知。而在實驗結束后,我便給學生布置了相關的作業,即讓學生總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解決方案和原理等總結反思。學生在總結反思后明顯對實驗認知更為深刻,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透徹。
通過優化物理實驗教學,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與實踐結果的聯系的認識更為深刻,有利于物理學習效率的提高。同時,學生在實驗教學中還學會了動手操作以及總結反思,對其未來學習發展大有裨益。初中物理教師應當重視物理實驗教學,根據實驗當中的不足不斷優化實驗教學以及實驗環境,為學生提供最為優質的實驗教學,從而達到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范明志.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85.
[2]李淑紅.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研 究[J].科技資訊,2015(7):1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