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建
【關鍵詞】 生物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8—0088—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全國各地都在以新課改為契機,不斷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但許多農村初中卻受教學條件、教師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新課改的推行不容樂觀,課堂教學的一些問題也顯露無遺,有些問題還根深蒂固,嚴重阻礙了課改的前進步伐。面對這些問題,筆者深感擔憂,下面本人就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農村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1. 學校領導和教師思想觀念沒有轉變,對生物課的重視程度不到位。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農村的一些領導和教師仍然把生物這門課稱為是“副科”。于是乎,教學設備不配備、不更新,生物教師敷衍了事,自暴自棄。上課就更談不上多媒體的應用、教學手段的改進、學生實驗課的實踐了。這種結果導致許多教師和學生認為,當考試成績中生物的分數不是很高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其他學科提高成績,學生放棄了對生物的學習,學校領導和教師放棄了對這門課的改進。長此以往,有些學校甚至完全忽略了生物這門課,學生也放棄了這門課的學習。
2. 生物教師的教學方法傳統單一,師生之間缺乏溝通,教學質量較低。目前,在農村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通常為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上課時不懂得借助一些道具,只是把知識硬塞給學生,把本節需要講解的內容從頭到尾講一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被限制在課堂提問和回答問題上,教師也很難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惑,也就做不到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這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維持課堂教學的良好秩序,鞏固學生基礎的生物知識,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課堂教學也容易陷入枯燥、僵硬的泥潭中,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3. 農村生物教師在思想上沒有充分接受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新課程體制改革,要求生物教師在課堂上要增設更多的實驗操作環節,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實踐,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然而,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農村許多初中生物教師并沒有領會新課程體系的改革精神,沒有掌握以實驗操作為核心的教學方法,仍舊沿用著“一言堂”講授的方法來教學。這就人為分離了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教學“細胞內部的結構”一課時,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時間,不讓學生利用顯微鏡等設施動手操作和觀察,只是單純講解細胞的構成,那么就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農村初中生物教學改進策略
1. 教育者要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切實落實新課改要求,加強對生物學科的重視。各個教育機構應該把重視生物教育這個話題早日提到議程內,重視其教學工作,嚴格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對課程的安排、學生學業水平考察、評價制度、設備配備和更新等等各個方面進行規劃。而學校領導和教師也要高度重視對生物學科的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其重要性,進而改變以往應付的心態,認真教學好這門課。
2. 生物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生物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禁錮,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除了采用單純的講解、參與式方法外,還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應用到生物課堂中,利用多媒體音頻、視頻的優勢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進入到學習狀態中。
3. 初中生物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采用情境、合作、討論等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都知道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因此,傳統的“一言堂”已經不適應目前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放下教者的架子,發揮“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作用,創新教學模式。
4. 要充分重視生物實驗環節,切實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初中生物課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課程,只有通過實驗觀察,學生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識點,引起他們對這門課的探究和興趣。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將多種授課方式融合起來,帶領學生進行多樣的實驗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動手和觀察的過程中深化理解。
總之,農村初中生物教學任重而道遠,生物教師要對癥下藥,從自身做起,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在生物課堂上充滿熱情、愉快高效地吸收知識。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