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晶晶
摘要: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催化劑”。要想學生學好語文,首先就要激起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處于一種“欲罷不能”的學習狀態,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好學、樂學,努力掌握語文知識,探求語言真諦,提高語文素質,不斷進步。
關鍵詞:激發興趣;掌握藝術;提高素質;保證質量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根情弦,每一篇文章都有某種情音。語文課倘若無情,它就失去了語文的特點:語文教學任務較重,一篇課文,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知識點很多,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倘若語文課被抽象的概念、淪理所占據,語文課還有什么滋味呢?因此,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寫作及漢語知識的教學,都需要充分調動學生情感以更好地促進語文學習。
一、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備課中,要做到兩個深入:一是深入鉆研大綱和教材。確實掌握大綱的要求,掌握教材的體系、重點、難點和關鍵;二是深入了解學生,確實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語文知識面,學習語文的情緒,使語文教案符合系統性、針對性、量力性、科學性和思想性,防止盲目性。否則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教案是各種參考資料的堆砌,教師對資料沒有融會貫通,東抄一段西抄一段,不系統;學生懂的寫得多,學生不懂的寫得少,缺乏針對性;資料過多過深,缺乏量力性;資料的觀點不盡統一,缺乏科學性和思想性。上課是最為關鍵的環節,教師的講課用語重復過多、講主題離不開什么主義;講人物性格離不開堅強勇敢;講結構離不開層次分明;講情節離不開曲折生動;講語言離不開形象鮮明。如果語文教師不在講課這個中心環節上下一番功夫,想方設法改進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興趣就會被無止境的重復所破壞。
二、端正學習動機,啟發學生的興趣
語文課是學好其它各門學科的基礎,它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為此,語文教師要從這一點出發,使入校的新生明確職業學校學習語文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可分為直接的動機和間接的動機。直接動機以學習語文直接興趣為動力。這種學習動機,一般容易隨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固而較為短暫而不穩定。間接動機以學習的社會意義為動力。這種學習動機來自學生的遠大志向和崇高理想,即學習的目的性。這種學習動機一旦形成,就不易因客觀條件的變化而改變,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學生學習目的的教育,使他們明白語文與專業課的關系,了解職業學校語文課中應用文,如演講、計劃、調查報告、新聞稿、簡報等的基本格式和寫法的社會性和實用性,掌握這些知識是對一個職業的基本要求。
三、設計導語,把學生引入一片新天地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特級語文教師于漪說過:“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人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在導人新課時,一定要抓住“新奇”二字巧妙地運用適當的形式,一開始就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懸念、聯想,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第一錘就敲在學生心靈上,“一石激起千層浪”,迸發出迷人的智慧火花。導語的設計方法多種多樣,如設置情境導人、謎語導入、故事導入、教具導入、音樂導人、圖畫導入、游戲導人、疑問導人、聯系導人、對比導人等等,都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之妙。
四、生動的課堂活動
生動活潑的課堂不僅能啟發學生思維,而且能使學生接受知識和探求知識的美好境界。一節課滿堂灌,學生肯定厭煩,課堂是屬于學生的,應讓學生去展示,他們參與活動時會表現得十分積極,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課堂中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展露自己的空間,通過設計多種方式的教學活動,如情境表演、直觀演示、旁征博引、巧設懸念等,創設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情境,激發學生閱讀欲望和動機。這樣寓教于樂,既讓學生獲取知識,又培養了能力,陶冶情操,讓學生由習慣上的等待、接納的“被動者”轉為不斷追求進取的主動者。在各種角色擔任、表演實踐互動活動中,學生就會入情入境,積極投入學習過程,化抽象為形象,在語言上受到感染,在感情上得到陶冶,與課文產生共鳴。
五、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化素養,增強感染力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融洽的師生關系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和力。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老師,情感的遷移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可見,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思想情感、學習興趣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教師,要充分地利用這一有利條件,不斷開掘自身潛力,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學生,以嚴謹的態度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真正做到寓德于教,為人師表。在教學中,以激勵性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以贊許性的語言、鼓勵性的示意對待學生學習的表現,以平等的態度和學生展開學習問題的交流。熱情的鼓勵、耐心的等待、情感的共鳴,使孩子們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六、從細微處關注學生,捕捉教學契機
課堂的主人應該是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讓每個學生用心聆聽,認真思索,并能有所感悟是每位語文教師所向往達到的境界。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離不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注。教師要從細微處關注每個學生,發現激發學習興趣的契機。實際上,我們平時的課堂往往教師是主角,少數學生當配角,而多數學生是在當觀眾,甚至是睡著了的觀眾。當觀眾的同學并非不想參與到課堂中來,而是多半時候,老師對他們關注太少,甚至是忽視了他們。作為教師,要在課堂弘揚學生的主體性,要想教學有效、成功,就必須時時關注學生,捕捉教學契機,盡量使所有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并促使他們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確立主體地位,進而引導他們在學習運用知識的過程中能動的認識改造世界。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應該用榜樣人物去感染、用文學形象去熏陶、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激發學生,調動學生的情感,努力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中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