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的創新創業問題是近年來不少高職院校一慣緊抓的重大熱點問題,由于缺乏系統的管理、長足的經驗,眾多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上面臨著不少的阻力。文章就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以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針對所發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體實行措施,以期達到提高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目的。
關鍵詞: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學措施
創新創業問題是每一所高等院校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創新精神是國家發展的有力因素,是民族走向國際,融合國際的重要途徑。只有將創新精神傳達給每一個學子才能促進中國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大學生更是創新創業的中流砥柱,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不僅是高職院校的目標,更是國家的需要。為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讓高職院校對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有一個較為全面系統的了解,文章提出了幾個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并找出了解決的對策。
一、調查問卷顯示高職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一)高職學生的創業意愿
在經過大量的問卷調查之后,對回收回來的869份問卷調查表進行研究反饋,得出以下結論:有441人明確表示有創業意愿;345人表示沒有規劃,需要在畢業后看具體情況在確定自己的從業方向;有83人表示沒有創業的想法,占比不足10%。由此可見,高職學生創業意愿還是比較強烈的,只有極少數學生明確表示自己不準備創業。
(二)高職學生對創業課的選擇與愛好
為追求更為精準的調查結果,調查人員在眾多高職學生中進行了高職學生對于創業課的喜好程度以及選擇需求的調查,發現30%的學生喜歡管理學;20%的學生喜歡創新創業典型案例分析課;有15%的學生喜歡營銷學;僅有8%左右的學生喜歡創業人士成功報告學[1]。有同學表示不喜歡聽成功人士報告的原因是,名人的成功事跡都具有獨創性不能復制,而創新創業更重要的是緊跟時代潮流,發現自身優勢,從而進行定向創業。
(三)創業的最大障礙
在進行創業最大障礙這一項目的問卷調查時,調查人員得到反饋:50%的同學表示經驗不足是創業遇到的最大障礙;43%的同學則認為資金不足是創業之初遇到的難以解決的最大問題;還有20%左右的同學表示對自己能力問題存在懷疑,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創業;剩下9%的同學認為是政策的不扶持導致了創業艱難。
二、高職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能力的不足
學生創新創業最大的能動者是學生本人,因而在排除外界萬難的基礎上,學生本身存在的創業問題才是最根本的問題。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具有局限性,可以教給學生具體的創新創業的法則,用前人的經驗告訴學生創業的捷徑,少走彎路。然而老師永遠無法教給學生如何去調整自己適應多變的社會,創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還是得靠學生自己去解決。目前就出現了諸多此類問題,學生能力一般或者嚴重不足。在創業必備能力方面缺失溝通能力,難以和同事或者合作者溝通表達自己的意愿,實現共贏;缺少合作共事能力,獨當一面的能力很強是沒有用的,在創業的時候必須要有合作精神才能走得更遠,有些同學在這方面毛病很嚴重,偏聽偏信或者剛愎自用,難以和合作者達成一致,最終影響創業進度;缺乏管理能力,創業不是打工,創業者自身必須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指導下方下達任務,凡事親力親為很難發現企業的弊病,最終自己付出再多也只是徒勞,一定要學會用人、學會管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小問題就不一一標列贅述,學生創業所要面臨的大小問題都需要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在實踐中提高。老師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特定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行業通行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二)教師能力的不足
創新創業資源包含多樣,其中師資力量、創業資金、基地建設等是為創業課程最緊要的三大類。不少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資源受到各方各面的制約,形成約束,使學生創新創業更加艱難[2]。師資力量的匱乏是高職院校的通病,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授課老師分為兩類:一類是專職理論教師,缺乏創業經驗或體驗,紙上談兵式教學難以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創新創業進程;另一類是“兩課”教師或學生管理人員轉職而來,理論知識又太過于貧乏,缺陷明顯。
三、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應對策略
(一)全方位提升學生素質
學生素質是全方位多角度的,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全能全優的應用型人才,首先,針對學生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從根本上出發,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激發學生的興趣著手,培養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熱情,發掘出學生內心新奇的點子和創意,對學生創新創業都有幫助。其次,還要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營造合適的環境,在校內舉辦創新創業賽事,以幫助學生提升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
(二)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創新創業的能力體現在教師專業技術上和教師的課程改革能力上。一個優秀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師能夠術業有專攻,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能夠敢于突破,善于發現新鮮事物,打破常規理念,解決關鍵性生產技術方面的問題;還要能夠對自己的課程具備一定的革新能力,能夠把新思維融入課堂,通過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思考,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站在學生立場,制定適合現代社會的高效創新創業課程。
(三)建立綜合化系統性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建立綜合性強的課程體系首先要從打破傳統教學開始,摒棄原有的統一教材、統一課程、統一要求“三統一”模式,嚴格根據學生基本素質開設適合學生學習,能夠對學生提供積極指導的課程[3]。具體實施方案如下:可以開設網絡課程,跨專業課程和彈性課程相結合,貫徹落實沒有絕對統一的教學原則。同一個項目交由學生自主完成,不設定標準答案,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和獨特性完成一個具有個人特色的答卷。
四、結語
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現代社會迫切的需求,既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又能夠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促進社會的發展創新。高職院校應該切實改善現有的教育問題,狠抓穩打,提升教育教育水平,培養出一大批真正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人民的棟梁之才,打造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王秀紅.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探究[J].職教通訊,2015(11):18-21.
[2]鐘燕瑾.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困境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7(03):69-72.
[3]沈晶.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問題探討[J].中國培訓,2017.
作者簡介:張蓮(1986.11-),女,湖北赤壁人,初級,研究方向:應用電子技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