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世川
摘要:高中數學的新課改要求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數學教師不僅是需要讓學生掌握其重要知識點,同時應該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本文以高中數學為載體,并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高中數學中“同課異構”的理論研究問題進行一番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同課異構;發散思維;提升素質;多元課堂
“同課異構”是一種新的教學理論,它是指針對同一個教學目標,講解同一節課,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講授方法,即使是同一位老師也會不斷改進教學模式,研究各不相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講解。
一、從教學目標角度,發散學生思維,推陳出新
高中數學學科的教學一定要發揮學生主體性,拓展學生的思維范式,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同課異構”的教學形式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課異構”理論的中心就是求同存異,“存異”主要強調兩點教學原則:原則—一—因課程屬性而異,教師雖然講的是同一節課,但一定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學生新課預習、課程教授、舊課復習要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理清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原則二——因學生性格而異,“因材施教”是從古至今沿用的一種教學理念,它就是指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制定不用的教學策略,開展不同的教學探究與實踐,這樣有利于充分 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在講解《簡單隨機抽樣》這一課時的時候,我就改變了以往傳統的將教學方式,運用到情境教學法。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隨機抽樣的概念,并能根據此種方法解決統計數據的問題,我首先假設了一個教學情境:假設你是藥廠的一位藥品質量檢測人員,現在需要對藥品進行質量的檢測,你會怎么做呢?我提示學生我們可以利用我們今天學習的隨機抽樣的概念,進行藥品取樣。學生通過合理的問題創設引發了對知識點的思考,激發了學習熱情,實施了教師“異構”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理念,不再是概念式的灌輸教學,“同課異構”的理念植入課堂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二、從教學設計角度,提升個人素質,樹人為本
“同課異構”對于學生來說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廣度,對于教師來說,提高了教師的個人素質與教學能力。既然要“異”教師就必須不斷改革教學設計,激發自學生的潛能,要想打造出生命化的高中數學課堂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深入理解“同課異構”的理論,可以和同一學科的其他老師進行討論分析,也可以和其他學科的老師進行商議,打通自己的思維,突破思維定式,同中求異,異中有同。教師一定要避免出現簡單的集體備課,或者照搬網絡中已有的教學課件,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但盡量要有所創新,展現“同課異構”課堂的多元性和豐富性。
例如,在講解《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這一課時的時候,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識別立體圖形的三視圖表示的,比并且能夠自己畫出所學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我為學生親身示范了立體圖形的畫法,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些立體圖形的的繪畫作品攝影作品,圖畫中通過線條的粗細、色彩的深淺表現的了立體圖形不一樣的視覺效果,我通過講解攝影作品中的光影的樓流轉引出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同科異構”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降低了難度,而且有利于教師依據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學習基礎、知識接收能力制定教學設計,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聯想力,增強直觀感受,打破時空界限。
三、從教學方法角度,打造多元課堂,豐富多彩
“同課異構”以“同”作為基石,教學目標明確,而“異”在于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對不用的學生產生不同的效果。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緊緊依據考試大綱和教材大綱,結合高中數學邏輯性、推理性、抽象性、廣泛性的學科特點,不斷革新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開展自主探究式課堂、合作探究式課堂、實踐性課堂等多種課堂模式,比如合作式課堂就是一種新型教學結構,傳統課堂往往為說教式的單調課堂,而合作式課堂就打破了傳統課堂的結構,嘗試以學生自由結組,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實踐,同一堂課有了不同的教授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高中數學的熱愛,打造了多元化的高中數學課堂。
例如,在教授《等差數列》這一課時,我提出了一個生活中的事例,然后基于展開課堂討論。我提出問題:注意留心一下我們平時穿的鞋的鞋號,若以厘米為單位我們將其由小到大進行排列,依次是22,22.5,23,23.5,24,24.5,25,我讓學生自由結組,進行討論,學生通過不同方法進行計算,我也和學生一起計算,找出數字之間的規律與奧秘,學生通過討論和計算得出規律,我進行了概念的總結:等差數列的定義即用公差d的表達式為通項公式為an=a1+(n-1)d(1)。合作討論式的教學方式為所有學生提供了發言機會,打造了生命化課堂,同中求異,異中有同。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掌握并應用“同課異構”的理論研進行教學,不斷革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房廣梅.微課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
[2] 汪良防.微課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