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思
摘要:作為國有企業的精神支柱與無形資產,企業文化建設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支撐力量。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總體要求下,國有企業只有具備符合時代要求與企業特色的文化體制,方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因發展動力的更久、更深而立于不敗。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文化;建設策略
1.新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1.1提升企業戰略引領力
優秀的企業文化為國有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支撐與引領,其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①企業戰略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單元,其以企業宗旨與核心價值觀為反映,而先進的企業戰略往往離不開優秀的企業文化的指導,且在企業戰略實施過程中,需要企業文化給予驅動與支撐;②企業文化為企業管理的“軟”核心,其不僅可在企業戰略制定中給予指導,而且在戰略實施中可有效調動廣大職工,以此服務于企業戰略。故此,對于成功企業而言,企業文化引領企業戰略,企業戰略指導企業發展。
1.2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對于企業競爭力增強,企業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下述4個方面:
(1)凝聚功能。基于企業文化的影響,企業職工因協調一致、目標明確而表現團結;
(2)導向功能。主要包括行為與價值兩方面導向功能,而價值觀統一可激發職工與企業形成一致的行為方向;
(3)激勵功能。優秀的企業文化可通過職工工作熱情的充分激發而使其內心具備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4)約束功能。企業文化的“軟約束”作用可有效“過濾”掉阻礙企業長遠發展的不利因素,進而促使企業以正確的方向發展。
1.3激發企業團隊凝聚力
不論是從企業文化內涵與功能角度還是凝聚力內涵與影響因子角度分析,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凝聚力。對于國有企業及其職工,企業文化像一條紐帶一樣將二者緊密聯系在一起,在此環境下可使廣大職工對企業產生強烈的榮譽感與歸屬感。通過企業文化對企業價值觀的宣傳,使廣大職工因行為規范與價值觀念的統一而凝聚在一起,從而促使他們以更加積極與自覺的態度對待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2.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要求
2.1堅持以促進和諧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
基于企業經營發展的客觀要求,結合企業發展規律與先進文化的發展需求,以鑄造企業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塑造企業形象、培育企業精神、凝聚團隊力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任務。企業和諧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營造有利環境推動企業發展與文化建設,便為企業不斷創新、超越和追求卓越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只有著力于達到企業內、外和諧,使企業通過內、外共同和諧而建設成和諧企業,以此方可促使其實現可持續發展。
2.2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
對于現代國有企業而言,其建設企業文化崇高的使命與最根本的任務為服務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偉大的時代主體。企業文化的建設,其過程應緊密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以其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2.3堅持從實際出發,遵循市場經濟與企業發展的規律
企業文化建設在以企業行業性質與特征以及自身實況為緊密結合的同時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實際出發,促使企業核心價值理念不斷凝練,企業管理理念與制度得到創新,以此培育符合時代要求的企業精神;通過對廣大職工主動性與創造性的激發,促使企業實現生產價值的同時有效提升職工個人價值,使其與企業共同、協調發展;通過企業法制意識與(社會)責任意識的不斷強化,促使企業在不損壞國家與集體利益的基礎上進行經濟效益的追求,實現企業與社會及環境的協調發展。
3.新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策略
3.1加強企業文化陣地建設
(1)落實“兩個到位”。①組織到位。在企業重要議事日程中納入文化陣地建設工作,并以專題方式對其進行研究與部署,同時以實際需求為依據實施合理安排與調整;②考核到位。在企業經濟責任制考核中列入文化陣地建設工作,使其與獎金掛鉤,通過考核評價體系的不斷完善,實現年初計劃、年中檢查、年底考核的管理模式。
(2)通過“四個平臺”的搭建來實現文化陣地建設作為的彰顯。
1)思想教育平臺。通過對廣大職工思想政治的定期教育來使其思想水平得到提升;
2)文體活動平臺。利用文體活動(如職工之家、黨員之家等)陣地建設來使廣大職工的業余文化水平得到豐富;
3)讀書學習平臺。建設職工書屋、開展讀書活動,使企業職工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實;
4)技能強化平臺。以企業實況為依據,通過各類技能大賽的開展,為廣大職工打造創新與發明的平臺,同時以常態化技能培訓為輔助,促使職工學習與工作熱情得到激發。
3.2建立企業文化建設考評體系
(1)堅持科學性。力求評價指標體系全面、客觀、系統,科學選取指標,合理配置權重,嚴密內在邏輯,能準確反映企業文化建設現狀、效果與趨勢;
(2)堅持可比性。指標體系要普遍考慮不同的企業在所處行業、歷史沿革、經營理念、發展階段、人才素質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別,進行綜合比較;
(3)堅持適用性。評價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客觀總結成績與面對問題,同時兼顧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期性和現實性評價結果要對企業文化建設具有導向作用。
總而言之,企業只有建立完善的文化考評體系,找準企業文化建設的立足點,才能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設計和實施企業文化建設,才能進行客觀、科學地肯定成績、找出差距,并針對性地加以強化和不斷改進。
3.3融入文化建設于企業中心工作
(1)提煉升華和轉化企業工作與戰略目標為企業的一種文化理念和廣大職工的共同愿景,使企業上下統一思想、明確方向,通過積極性文化氛圍的熏陶,在其推動作用下以中心工作為目標齊心發力,促使企業生產經營實現高效、高質、高口碑的發展方向。
(2)基于行業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把握,結合新形勢的發展需求,著力提煉符合時代要求的企業新文化,時刻保證企業文化的科學性與先進性。
結語
偉大的時代呼喚先進的文化,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重在實踐。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企業文化建設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吳石仕.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J].南方論刊,2014(8).
[2]曲貞.國企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共有內涵和共促策略[J].科技創業,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