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靖靜
(江門中醫藥學校,廣東 江門 529000)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護理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徐靖靜
(江門中醫藥學校,廣東 江門 529000)
護理英語是一門涉及醫學專業的基礎課,在教學中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增強學習效果。
互動式教學模式;中職;護理英語
互動式教學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之間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教與學統一的相互影響和互動的過程。互動式教學是通過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以產生教學共振,從而增強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全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倍增,護理專業就業前景良好。中職醫學院校開設的護理英語專業主要培養具有一定人文社會科學與醫學相關知識,扎實的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熟悉英語國家文化的國際護理人才[1]。因此,護理英語專業的學生不但要掌握國際領先的護理知識,還要在工作中運用英語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能看懂和使用相關醫療設備。對于中職生來說,要勝任這些工作,學好英語是關鍵。
中職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學習刻苦,有些卻虛度光陰。在學習上他們大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取心不夠強。護理英語這門課程既“新”又“難”?!靶隆笔切迈r,初學者進入了一個未知且需要探索的專業領域學習,必然會感到好奇;“難”是要學習醫學英語,醫學英語難度很大。當下的英語課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在課前很少設計互動性問題,與學生缺少溝通,課堂上更沒有預留足夠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討論,教師的說教得不到學生的反饋。這種單向傳遞知識的教學模式缺乏師生互動,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2]。
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把教學過程看作一個動態發展的教與學相統一且相互影響和互動的過程、一個師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對于護理英語這一門“新鮮課”,課堂教學是學生知識獲得、興趣培養、習慣養成的重要環節,因此,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護理英語教學中的充分運用是有利且有效的。
在理想的課堂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體驗學習過程,最終掌握新知識。師生互動包括教師與學生全面參與教學。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學互動得以開展的條件和基礎是“問題”。教師在課前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課程標準,立足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互動問題。在教學熱點上互動:選擇學生比較熟悉、關注度較高的問題進行互動,有利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在教學重點上互動:教師吃透教材,把握重難點,使選擇的問題有價值,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互動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疑點上互動: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中開始的,對于疑點,學生普遍比較敏感,教師可抓住這一點設計互動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創造力。
學生只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互動式教學才能有效開展。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既是互動式教學的要求,也是學生能力發展的需求。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前提和條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促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對于不積極的學生,教師可采取有獎問答方式,鼓勵其思考和回答問題。好的教師應當教學生發現真理而不是傳授真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改變傳統觀念,尊重學生,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解決問題。
在互動式教學中,切記避免“虎頭蛇尾”。成功的課堂教學體現在課前教師精心準備;課中教師把握教學時機,引導學生學習知識;課后學生進行總結反饋,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課后小結有利于教師判斷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教學任務的安排是否恰當。在課堂的“提問—討論—解答”互動環節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進行課堂小結,能讓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生生互動是指學生之間的交流、辯論,他們之間相互影響和作用,相互激勵和評價。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占主導地位,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沒有深入思考或討論。而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把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生生互動其實就是群體學習的過程,在一個自由交流的環境中,學生之間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信息雙向傳遞,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在以小組為單位的互動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討論尋找問題的一個或多個答案,討論結果也代表著整個小組的最終意見。學生通過交流、主動探索知識、主動發現所學知識的意義并合理運用,在互動過程中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3]。
在教學互動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需要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尤其是小部分消極學生,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行為,幫助學生克服不利情感的干擾。學生因交流而提升、因爭辯而感悟、因互助而收獲、因探究而創新,這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活躍課堂氣氛的營造和學習成果的收獲都是極為有利的。
護理英語這門課程不僅是英語課,還是醫學基礎課。語言能力可以通過多讀多練提高,但要掌握醫學知識,僅靠死記硬背是不夠的。在護理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多媒體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多媒體的應用,我們可以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改變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借助以交互的雙向教學形式為特征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在課程了解或語言掌握方面都得到了極大提高,這對學生理解、辨別、思考等能力的培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媒體互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減輕了學生學業負擔,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和認可。
在護理英語教學中,采取隨機抽樣方式,選出122名在校生為研究對象,將62名2015級護理英語專業學生作為實驗組,60名2014級護理英語專業學生作為對照組。實驗組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授課。教學內容選擇第四單元“At the Emergency Room”中的第二部分“First Aid and Emergency Experience”。實驗組在理論授課前下發互動問題,學生自行分組查找資料,再結合課本內容進行歸納。在課堂教學中,小組學生根據預先準備進行討論,對新單詞的意義和句子分解、整合及短文大意都有了較好的理解,能解決教師布置的問題。討論結束后,教師再把短文里的重難點詳細講解一次,邀請學生一起分析。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先學新單詞,再一句句分析短文結構及意義,最后完成相關練習題。兩組授課結束后,不提前通知,統一使用與“First Aid and Emergency Experience”有關的知識點考題進行測驗,并將兩組測驗成績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處理,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測驗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測驗成績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人數62 60得分81.15±11.4 72.69±12.1 2.493 t P<0.05
如表1所示,實驗組測驗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驗組學生在新知識的掌握方面要比對照組學生好,說明互動式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模式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學好護理英語這門課程不僅需要牢固掌握英語知識,還需要掌握醫學專業知識,這是護理英語學習的難點。將互動式教學模式運用于中職護理英語課堂教學中,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提高各方面的素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因而提出以下建議:(1)對于中職學生,不宜設置難度過高的問題,適合由淺入深,從興趣著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2)在互動過程中,對學生要多鼓勵,引導他們獨立解決問題,教師負責監督、檢查,并在課堂上及時指出問題、歸納總結。
[1]侯國霞,陳爽,邱尚瑛.中職涉外護理專業有關課程設置調查問卷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8):113-114.
[2]王蕾.淺談如何構建中職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J].才智,2013(1):110-111.
[3]袁媛.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互動”模式的構建[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6,23(9):365-368.
G420
B
1671-1246(2017)24-0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