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依諾
【摘要】在第二語言和外語學習中,介于母語和中介語之間自成體系的語言稱為“中介語是二語習得研究中的重點。而中介語的僵化現象 則是中介語理論研究中的熱點。本文通過回顧 幾十多年來國內外有關中介語僵化研究的重要文獻,就中介語僵化產生的原因以及對外語教學的影響做出反思。
【關鍵詞】僵化分類 僵化原因 教學反思
一、相關研究回顧
1.中介語僵化現象的定義。在第二語言習得領域內與“僵化”定義相似的概念最早由 Corder 提出,學習者尚未達到目的語水平的外語能力稱為“過渡能力”,后又稱為“特異方言”。1972 年,Selinker 在《中介語》中對“僵化”定義如下:“僵化是一種存在于潛在心理結構中的機制,語言僵化現象是指本族語者傾向于在外語習得過程中保留的類似于母語的語言項目、規則和次系統”。Selinker 認為具有持久的特征,并且僵化應限定在非目標語形式上。其他學者也給中介語僵化下了定義,分歧主要在僵化的語言形式上。Vigil,Oller和 Ellis都認為僵化包括正確的和不正確的語言形式。在朗文教學詞典中指出在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中一個偶爾出現的過程,不正確的語言特征永久成為一個人說和寫的一種語言方式。發音、詞匯和語法的各個方面在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中會固定或僵化。其中最全面的是Zhao Hong Han她從兩方面著手,指出在認知層面上,僵化是導致中介語的形式永久性固化的認知過程或潛在機制;在實證層面上,講話時一直保留在學習者口語或書面語中固化的過渡語形式,無論學習者以何種語言輸入或做出何種努力都不會改變。
2.中介語僵化現象的成因及其種類。不同學者對二語習得中中介語僵化的原因,有不同的表述,本文列舉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Lenneberg認為年齡因素是導致語言僵化的主要原因,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者語言中的錯誤將難以改變,從而他提出“關鍵期”假設。1972 年,Selinker 在《中介語》中承認 Lenneberg 提出的“潛在語言結構”。他認為只有 5% 左右的學習者最終能熟練掌握第二語言,因為此潛在結構在學習語言時會被激活。而約 95% 的學習者在習得過程中容易被五個過程引發語言的僵化,分別是母語遷移、語言訓練遷移、對語言規則的過度概括、不恰當的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J.H.Schumann認為,學習者學習第二語言實際上是學習另一種文化。學習者融入目標語社會的程度將促進或阻礙第二語言的學習程度。Eills(1994)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指出中介語僵化是外因、內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是指諸如交際壓力、缺乏學習機會和對學習者第二語言的反饋性質等因素; 而內因則指學習者的年齡、缺乏融入目的與社會或文化的愿望等因素。從目前來看對中介語僵化研究涉及到口語、書面語研究。目前的研究項目都為單語言項目,重點都集中在局部僵化,沒有涉及全局僵化的研究。Selinker 將中介語僵化分為兩類:“個人僵化”與“集體僵化”?!皞€人僵化”包含兩種錯誤類型:偏誤和語言綜合能力僵化?!捌`”指的是被糾正多次,并被認為已經清除的錯誤反復出現。然而“語言綜合能力僵化”覆蓋了語音、句法和詞匯等方面?!凹w僵化”是指僵化了的外語能力具有普遍性,成為整個社會的正?,F象。
二、語言教學中的反思
語言輸入是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重要因之一,目前,我國大部分二語學習者都是在本族語言文化背景下學習語言的,很少能真正接觸到真實的語言環境。教師要針對學習者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例如,教師應該注重避免學生的語音僵化,加強發音練習,防止學生的語言僵化,及時糾正其語言上的錯誤。此外教師要盡可能多地使用目的語授課,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語言學習機會。中介語是二語習得過程中的過渡階段。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必在意由于學生粗心、口誤或筆誤而造成的中介語,這可以由學生自己發現并加以改正。對于學生因尚未掌握所學外語體系而出現的中介語,教師要加以糾正。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習、適應一種外國文化的過程。然而我國學生大多是在母語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習慣性地用漢語的思維模式,從而導致中介語僵化。因此,教師在課上應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對比,鼓勵學生多閱讀英文美文,通過這種有意識的語言輸入活動,減少母語文化干擾,防止僵化的發生。
三、總結
中介語僵化現象是學習者語言學習階段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研究中介語僵化現象可以推動教師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盡量避免錯誤,學生也可以采用更有效的學習策略減少或避免錯誤,使二語習得者的外語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對外語教學也會有不小的貢獻。
參考文獻:
[1]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Selinker,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2.
[3]王立非.第二語言習得入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9.
[4]張藝,任培紅.錯誤分析與中介語分析對外語教學的價值[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