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亞 劉青
摘要:在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之下,社會信息化普及程度不斷提升,農村中小學教育也逐漸向信息化、科技化方向加強。本文從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問題出發,對如何高效實施信息技術教育提出了相應對策,希望為促進農村中小學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問題;對策
實現教育信息化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目標,現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越來越廣泛,但是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我國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仍然存在許多的不足,受到地域、經濟等條件與環境制約,教學過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與我國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問題
(一)教學內容與過程偏于形式化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背景之下,很多學校為了順應發展趨勢紛紛增加了信息技術設備,不斷學習新的信息技術,但是在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則存在形式化與跟風的傾向。從社會教育調查報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當前,絕大部分農村中小學校開設了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但是部分學校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下,對信息技術課程沒有引起相關重視,甚至經常出現語數外學科占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象。此外,對于教學過程存在盲目性行為,將信息教育與計算機教育相混淆,或者認為信息技術教學會致使學生沉迷于游戲或網絡。
(二)教學設施有待完善
對農村中小學來說,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門高投入高耗能的學科,不僅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進行信息化教育建設,同時,也需要一定的資金對計算機房進行維護與保養。部分農村中小學由于教育經費有限,為了降低支出,對于信息技術硬件設施的購買資金減少,難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信息技術教育基礎設施。例如沒有網絡演示功能,為了節約選擇網上下載的office辦公軟件等,同時由于維護與管理不到位,信息技術教育環境較差,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舉步維艱。
(三)師資力量薄弱
在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掌握良好信息技術教育理論的優秀教師通常會選擇去城市教學,現有專業人才屈指可數。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隊伍通常由剛畢業的大學生,或參加“三支一服”、“特崗教師”計劃的大學生構成,雖然具備了一定的教學能力,但是由于教學經驗的不足,缺乏獨立工作的能力,無法提供高效的信息技術教學。此外,也有一部分教師信息技術技能水平較低,僅會進行簡單的信息技術基礎操作,專業知識不系統,理論功底不扎實。在一些非常偏僻的農村中小學,還存在其它學科教師兼任信息技術課教學現象,教學精力難以得到平衡,致使教學質量無法保障。由于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師資力量的不足,無法實現傳道授業解惑,學生的求知欲無法得到滿足。
二、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對策
(一)轉變思想,提高認識,推動信息技術教育發展
首先,地方政府在關注經濟建設同時,也要正確認識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義,大力宣傳教育信息化的作用,組織機關干部與學校領導進行參觀與學習,使其充分認識到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要轉變思想與觀念,加強對信息化教育的認識,更好實現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之間的整合發展。
其次,優化績效評價機制。對農村中小學校長、信息技術教師甚至地區負責教學的領導進行績效評價考核時,除了原有的績效制度外,還可以將信息技術教學列入評價之中。對課程開展情況,信息技術建設情況,教師教育技術類論文發表情況,輔導學生參加信息技術競賽,制作博客等進行嚴格考核,對其它科目教師考核評價時,將多媒體教學課件作為評比加分項等。
(二)通過多種途徑拓展教學設施建設
針對當前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硬件不足、軟件匱乏,設備落后等現象,當地政府以及學校管理者應當引起重點關注。要保證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正常有序的開展,僅僅依靠教育部門以及學校資金只是杯水車薪,除了做到專款專用之外,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增加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投資力度,而學校則要在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的同時,通過接納社會上各種捐款與捐贈等途徑拓展信息技術教學設施建設。除此之外,學校在進行計算機硬件設備與軟件資源購置時,要基于學校信息硬軟件建設實際需求,堅持實用、夠用原則有針對性的進行采購活動,最大限度實現軟件資源與硬件資源優化整合,使農村中小學軟件與硬件發展比例失調現象得到緩解。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優秀的師資隊伍是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主要力量,加強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作為信息技術的傳授者,計算機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與教育能力,這就需要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持續學習與提升自己專業能力與教學能力,自覺充電,不斷學習,使農村中小學組建起一支業務精良,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隊伍,更好滿足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需求。為了更好吸引計算機專業人才來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政府要采取相應的激勵政策,對教學成績突出教師進行大力提拔,帶動學科教師教學積極性。學校方面要組織教師定期參與信息技術培訓與進修,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此外,農村中小學校還可以通過與其它學校開展“互幫互促”的合作方式,請進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把現有教師送出去學習,通過對信息技術教師自身素質與業務能力的提升,實現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效率的提高。
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推進與發展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過程,針對當前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持續總結問題,積極探索解決途徑,力求讓農村地區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信息技術教育,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新時期人才。
參考文獻:
[1]袁亞芳.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探討[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9):17-18.
[2]顏潔. 大名縣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及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3.
[3]魏丹. 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尷尬”處境及思考[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05):92-93.
注:賀亞系河南省農村應用性立項課題《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立項編號16-HJYY-478)主持人,劉青是課題主要成員,該文是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