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摘 要: 能否營造優良學風環境,關系到高職院校科學發展和教育事業的興衰成敗。大學生學業規劃是學生高效完成學業的前提和關鍵所在,目標導向式學業規劃能夠適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幫助學生獲得自己生涯的良好適應性和發展。
關鍵詞: 目標導向 學業規劃 高職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一步強調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大學生刻苦學習。能否營造優良學風環境,關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和教育事業的興衰成敗。目標導向式學業規劃能夠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幫助學生獲得自己生涯的良好適應性和發展。
一、高職院校學業規劃的現狀分析
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300名同學的學業規劃現狀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1.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分析。一是對于課余時間的利用方面,從調查中可以發現,學生大學課余時間的利用主要是參加娛樂活動,而看專業書籍只占到了27.2%;二是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事情方面,高達一半的學生選擇的是社會人際關系而不是專業學習;三是對自己學習狀態的滿意度方面,竟然有59.3%的學生對現在的學習狀態滿意。也就是說,學生對于學習上的問題沒有充分的意識,大部分還處于滿意階段。
2.大學生學習規劃意識分析。通過對大學生學習規劃意識的調研,發現學習規劃對大學生發展意義重大的學生占78.1%;認為自己目前需要學業規劃指導的占75%;希望學校配備專業學業規劃指導師的學生占82.3%;覺得自己有必要制定學業規劃的占84.4%。可見,學生認識到了學業的重要性,渴望在校期間得到學業規劃的指導。
3.學業規劃現狀分析。通過對學業規劃現狀的調查,沒有明確學習目標的學生占40.6%;沒有短期和長期學業規劃的同學分別占50.6%和49.5%;能夠執行自己的學業規劃的學生更少,只占到39.9%,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學業規劃現狀并不樂觀。
4.課余時間利用分析。大學課余時間到底有多充足,我們可以以周為單位來看,除去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以每周40節課來算,每節課40分鐘,每周上課時間為1600分鐘,課余時間5120分鐘,是上課時間的三倍之多,學生如何處理這些課余時間呢?我們找了30名同學進行了訪談,發現部分學生網絡成癮,荒廢學業;部分學生沉溺于二人世界,學習精力投入不足;部分學生熱愛社會工作,不注重學業發展。導致這些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目標的缺失,導致學習動力明顯不足。因此,幫助大學生在大學學習中設立目標,對設定的目標進行有效規劃,并按照規劃逐步實習目標,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
二、目標導向式學業規劃的執行路徑
通過目標導向式的學業規劃,讓學生對學業產生興趣,學習興趣的產生、發展和形成一般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先是有興趣,將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確定為情景興趣階段;再是樂趣,將第三學期和第四學期確定為穩定興趣階段;后是志趣,將第五學期和第六學期確定為志向興趣階段。因此目標導向式學業規劃分成五個時期完成。
1.試探期(第一學期)。階段性目標為認識專業發展現狀和前景,提高專業興趣;分析自我優勢劣勢;掌握大學學習方法;了解專業特點和職業方向;學期課程學習的目標定位。執行路徑為入學教育;專業介紹;學業規劃主題班會;學業規劃主題性談心活動;學期的學業規劃書;學業規劃講座。
2.定向期(第二學期)。階段性目標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拓寬學習興趣的廣度;學期課程學習目標定位。執行路徑為學習能力提高交流會;讀書季相關活動;“一對一”學業幫扶;學業規劃設計大賽;班導師對班級同學學業指導;專業社團活動;學期的學業規劃書。
3.提高期(第三學期)。階段性目標為學會統籌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知識面的拓展及完善知識結構的構建;學期課程學習的目標定位。執行路徑為搭建實踐平臺,開展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專業技能競賽和講座;提供專業學習課外學習內容的平臺;學業規劃主題性談心活動;創新創業平臺搭建;制定學期的學業規劃書。
4.沖刺期(第四學期)。階段性目標為專業相關技能證書的獲得;專業技能的提高;了解專業的前沿狀況;學期課程學習的目標定位。執行路徑為職業技能大賽;專業技能證書獲取的經驗交流;社會實踐平臺搭建;制定學期的學業規劃書。
5.成長期(第五、六學期)。階段性目標為了解單位的工作方式、運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學會收集和關注有效就業信息;清楚畢業后的選擇方向;客觀評估學業目標執行情況;總結調整目標。執行路徑為搭建擇業就業平臺;輔導員、班導師、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給出建設性意見,引導就業方向;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就業信息的有效發布;制定學期的學業規劃書。
三、目標導向式高職學生學業規劃的管理模式
1.明確學業規劃中的角色定位
(1)學生。在學業規劃實施過程中,學生既是規劃者,又是規劃踐行者,是學業規劃的主體。因此,學生在學業規劃中要充分認識自我,客觀分析情況,增強學業規劃的主動意識,主動選擇、邀請指導教師予以指導,認真擬定或調整學業規劃。要把握每一環節,不斷提高自信心,通過規劃的實施與調整,實現成長成才過程中的分目標,進而促進總目標的實現。
(2)教師。開展大學生學業規劃活動是增強教書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指導教師是關鍵。指導學生開展學業規劃活動的成效,是指導者責任心的反映,也是指導者事業心的體現。因此,指導者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正確分析專業發展前景,適時介紹專業發展動態,與學生交朋友,真誠地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信任感,釋疑解惑,提高學業規劃指導的針對性、科學性與可操作性。通過師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格局,有效促進青年學生成長成才。
2.創新學業規劃的組織管理方式endprint
(1)成立學業規劃指導團隊。目標導向式學業規劃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完成過程進行管理與指導。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學業規劃,需要組建一支由專業課教師、輔導員老師和優秀學生的朋輩輔導組成的優秀咨詢團隊,依靠咨詢團隊為學生提供優質學業指導服務,制定學業發展規劃,開展個性咨詢性指導,為學生提供“面對面”的咨詢指導,有針對性地解決學業問題,對學生的學業規劃進行更好的管理。
(2)每年完成學業分析報告,為學業規劃的針對性指導提供依據。既重視咨詢的參與度,又重視對談話效果的回訪,長期保存學生咨詢的談話記錄,定期對同學進行學習成績跟蹤。并將這些材料進行匯總、整理與統計,制定學生學業分析報告,通過學業分析報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學業規劃內容,而且可以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業目標的調整,使之更適合學生的學業發展需求。
(3)創新學業輔導的方式。通過情景模擬訓練、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體驗式方式,讓學生親身介入實踐活動之中,并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2.注重學業規劃的引導模式
(1)注重規劃意識的形成。學業規劃的初衷是讓學生首先樹立一個奮斗目標,然后通過規劃大學生活逐步培養規劃意識,養成規劃習慣,充實、高效、無悔地度過大學生涯,至于每個人的學業目標是否實現,不應是衡量學業規劃工作成敗的唯一標準。規劃意識的形成和規劃習慣的養成將讓學生受益終生,這個過程正是高等職業教育追求的目標。
(2)分階段、分層次、分重點開展學業規劃。分階段進行就是在大一進行目標導向學業規劃的宣傳教育,組織填寫學業規劃書。分層次進行就是推行過程中不要求所有學生都是一個認識程度,允許差異的存在。分重點進行就是關注學業規劃整體較好的班級,學業規劃制定并實施較好的個人,及時宣傳推廣他們的典型做法。
四、結語
目標導向式學業規劃通過明確的執行路徑、準確的角色定位、高效的管理方式、有效的引導模式,解決大學生入學初期的迷茫、畢業前期就業的焦慮,提高學風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使大學生采取積極的態度統籌自己的學業生涯,充分利用大學期間的學業資源,有步驟、有規劃地走好自己的大學之路。
參考文獻:
[1]王訓兵,李曉波,王飛.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現狀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2(5).
[2]周西安,王立軍.高校大學生學業規劃研究[J].教育探索,2012(4).
[3]蔣芬君.大學生學業規劃課程的設計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8).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目標導向式高職學生學業規劃的實踐研究》(JG17EB056);大連市職業技術教育科學研究院2017年度科研課題(DZKY 2017B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