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要:根據機械制造專業的人才培養需求,對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課程進行課程改革,發現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以其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改革 理實一體
中圖分類號:TG5191;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4-0179-01
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課程改革在全國職業類院校全面開展。針對生源素質、社會需求、崗位等各種因素制定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幅度進行課程改革。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國家教育方針的指導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育人為根本,為服務地方經濟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理念,全面實施人才培養改革,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完全實現理實一體教學改革。
一、專業技術技能課程體系構建
依據新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技術技能要求;職業分類大典中對工種的工作任務要求;職業工種高級工國家鑒定標準對技能的要求;特有行業對技術技能的要求;劃分技能模塊,每一個技能模塊為一門課程,同時將理論知識有機地融入到技能模塊中,以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職業對應技術工作崗位行動領域為課程構成,形成新的理實一體課程,構建出技術技能課程體系。機械制造專業技術技能課程構建主要分為四大模塊:(1)制圖與測量技術技能課程;(2)冷熱加工技術技能課程;(3)數控車削加工技術技能課程;(4)數控銑削加工技術技能課程。
二、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課程性質
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課程是職業能力培養中的核心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熟練操作數控車床,具有編制軸類零件、套類零件、溝槽類零件加工工藝規程,分析零件制造方法的能力,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課程按照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課程實施過程中努力做到七個結合,即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科學與人文相結合、公共與專業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共性與個性相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相結合,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三、理實一體化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雙師型”教師隊伍專業能力不足
理實一體化教學將師生之間的角色加以轉換,完全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學生成為主體,教師成為主導。理論教師、實踐教師特色比較明顯,真正的“雙師”素質并未達到,導致理實一體教學不倫不類,不能將知識與實踐完全融合到項目教學中,“知行合一”的特點不突出。
“雙師型”教師培養不僅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直接影響課程的整體設計、項目載體選擇、項目具體實施及教學效果,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職業素質的重要因素。“雙師型”教師是真正教學改革的設計者、實施者與探索者,只有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才能在改革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構建合理的課程知識體系,更深層次地探索適合不斷發展的教育教學規律,培育更高水平的技術技能人才。
2.理實一體教學環境亟待完善
理實一體教學環境已成為制約很多職業學校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學生要相對全面地掌握數控加工技術并且培養出高水平的人才,必須有大量的數控機床作為保證,讓學生有足夠的設備進行實踐練習,才能在單位的時間內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其次,設備先進性也是保證培養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因素。“高、精、尖”技術的練就不僅僅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更依賴于設備的制造水平,先進的機床不僅能夠保證良好的加工精度,更能為數控加工工藝的實施提供可靠的硬件條件。最后,教學、設備輔助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相對復雜。為保證教學、設備正常運行,必要的刀具、量具、夾具、多媒體、拆裝工具、設備等涉及內容較多,比較復雜,難度較大。
3.教學資源庫建設難度較大
教學資源庫是為了更好地提供課程教學服務,包含的教學資源非常廣泛、多樣,除了常見的文本、圖像外,還可以大量使用視頻、動畫、聲音、模擬仿真、虛擬交互等類型的資源,還有與職業資格鑒定相關的中、高級試卷題庫或知識內容。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還要不斷更新、完善教學資源庫,因此,教學資源庫建設是長期的過程。
四、結語
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課程實施過程遇到很多問題,但是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的技能和素質得到較大提高,并且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程度比較明顯。理實一體化教學是教師、學校面臨的艱巨任務,只有專業技術過硬、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擁有足夠的教學資源,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真正達到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任傳威等.課崗對接、課證融合的數控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實施方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5).
[2]趙鈺.仿真教學在現階段數控編程課程教學中的優缺點[J].湖南農機,2014(11).
[3]麥克思研究院.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4)[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0.
[4]韓維啟.數控專業“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高教學刊,2015(17).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