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飛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發展速度以及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國經濟已逐步緊密聯系在一起。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已被廣泛應用,職業性英語在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作為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對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全面實現人才的培養戰略,增強學生的綜合社會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就應該加強學生的英語教學,才能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在新時代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漲,本文主要通過分析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進一步提出了具體改進措施,希望創新完善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模式,提高高職英語的總體教學質量水平。
【關鍵詞】職業能力 高職英語 教學模式
引言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對技術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作為為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陣地,理所應當地承擔著相應的人才培養責任。目前來說,高職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良好的社會條件也為高職院校提供了有利的辦學條件。英語課程作為高職培養高等技術性人才的基礎性學科,能夠滿足職業崗位中國際性的交流與合作。開展高職英語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作用。
一、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1.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目標定位比較模糊?,F階段來說,學校對于專業課教學和學生技能培養方面,對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實施,學生的專業技能等問題探究得比較多,而公共學科比如英語這個學科在學生專業技能和素質的培養卻探討得比較少。高職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由于其獨特的地位和教學目標要求,使得無論什么專業的學生都要參加。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為了過級考試。出于功利化的原因,英語教學歸附于應試教育,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便成了難以企及的目標,學生出現比較死板的學習英語,并沒有真正的做到運用英語。也因此很難適應工作崗位對其英語能力的需求。
2.教學內容專業性較低。目前高職英語教材仍以普通英語為主,缺乏職業性特點,以致于物流專業的學生不能閱讀相關專業的英語資料,營銷專業的學生看不懂也寫不出英文產品說明書,機電專業的學生不能正確理解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英文技術資料。這種現象導致的直接后果是有些學生認為英語與自己今后的工作關系不大,學不學無所謂。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嚴重影響英語的教學效果。
3.教學方法比較傳統,沒有進行創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院校老師仍舊沿襲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教師使用的仍然是詞匯、語法、翻譯教學法,重知識傳授、輕技能培養。對學生進行“詞匯、語法、翻譯”等方面知識的傳授,沒有關注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這種相對落后的教學法使得課堂氛圍不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最后必然導致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從而降低其學習積極性。
二、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探究
1.明確英語教學目標,側重英語的實踐教學。高職院校要想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英語的教學提升學生的職業的競爭力,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明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目標,側重于英語實踐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詞匯、語法等相應的理論培養,更應該培養學生將這些英語理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并通過不斷的實踐,深化學生的英語知識,讓學生能夠講英語知識和自身的專業較好地結合,輕松自如地將英語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進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分層次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英語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比如優秀、中等、差等三個層次,針對每一個層級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都要有所區分,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2.分層分階段進行教學。將高職英語分為三個教學階段,基礎階段、職場階段和行業英語階段。基礎階段只要是教學一些基礎性的英語知識,著重英語語言基礎的教學和實際應用。職場英語階段著重學生的職業而英語能力進行培養,側重于學生專業領域的英語教學,注重英語知識在實際工作的中實用性和基礎性,將基礎英語教學有效地銜接起來。行業英語階段根據學生的英語專業開展專業英語課程,聯系專業內容,更深地開展英語學習。
3.健全機制,多進行校企合作以促進學生就業。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對于學生們職業能力的高效培養,一個好的、暢通的機制顯得尤為重要。要實施創新機制,就要敢為人先,這是一種氣魄和氣度,不能退縮,也不能怕碰硬。必須要在高職實用英語的改革進程中,創新教育教學機制,為今后的高職實用英語教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開啟一個好的開端。通過高職實用英語來提升職業能力,建立良好的教學機制,增強學生們學習的效率的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習的效果,省時省力又提質增效。同時學校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讓學生們能夠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掌握更強、更優異的職業技能和本領,讓學生們都能有一個更好的就業去處。
三、結語
綜上來說,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職業能力培養和提高一直是高職英語教學率的重要目標和根本任務,同時又不能不承認,高職英語教學在總體的職業能力培養和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足,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加以彌補和完善,使得高職院校在對于學生英語職業能力培養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積極調動豐富的教學元素的同時也能有效利用其他的客觀元素,實現學生英語職業能力的再提升,從而推動高職英語教學走向更成功的階梯,促進學生們走向更成功的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杜娟,張亞娟,張曉寧.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J].校園英語.2015(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