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本”是一種適合低年級兒童閱讀的圖畫書,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完全沒有文字而全是圖畫的書籍。本文通過繪本閱讀的意義,繪本閱讀的方式,及繪本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深情導讀,激發興趣;引導猜想,激發想象;指導看圖,教給方法;品味語言,感受積累;聯系生活,感悟內涵這幾方面對低年級繪本教學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繪本閱讀;繪本漂流;指導策略
閱讀對于孩子來說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閱讀是每個孩子的第二次生命。托爾斯泰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這一至理名言,我想誰都不會質疑。新課標也進一步明確了閱讀量,并且指出“要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課程總目標”中,更進一步規定:“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低年級的課外閱讀總量是五萬字以上。”由此可見閱讀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重視。
1、深情導讀,激發興趣
日本著名的圖畫書閱讀推廣者松居在《圖畫書的快樂》中闡述道:“圖畫書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這些語言和圖畫只有成為朗讀者自己的感受讀給孩子聽,才能被接受。在我們的繪本閱讀教學中,身為教師的我們,就應該投入感情讀故事,用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夸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用預告精彩片段來吸引學生課外閱讀,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如:《我永遠愛你》講述的是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了媽媽最心愛的碗,而擔心媽媽的反應。于是,他跑去找媽媽,做了一場“愛的測試”。媽媽表現得近乎完美,她不厭其煩地保證“我永遠愛你”,同時又不忘補充,“不過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繪本中的小熊阿力,都有過小熊阿力的擔憂。而身為母親的熊媽媽那有原則性的愛,也讓人有很深的感受。繪本中兩個人物的情感,我自己都有著很深的生活體驗,繪本中的人物的情感都是我自己情感的表達。
2、引導猜想,激發想象
好的繪本不僅僅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是在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升華他們的精神境界。簡明的文字與細膩浪漫的圖畫能讓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以自由馳騁。所以,在繪本閱讀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讀圖能力與想象能力的培養。可以選擇最富想象、最動人的圖畫引導學生細細地觀賞圖畫中的形象、色彩、細節等,感受畫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達的意蘊,遐想文字以外、圖畫以外的世界。
一些繪本是靠重復的情節與句型來連接畫面,構成旋復式的結構。導讀這樣的繪本時,我們就要充分利用這旋復式的結構,引導孩子們參與到推演故事情節的過程中來,引導孩子猜想情節,讓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銜接。
如:《逃家小兔》中都是用簡單同一的句式“如果你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將故事串講下來,整個故事充滿了想象。在導讀中,我便利用繪本中一次又一次的變化,讓孩子參與其中,“如果你是兔媽媽,你會怎么變,讓小兔回家呢?”在孩子饒有興趣的猜測中,來推進故事的情節,體會媽媽對孩子那濃濃的愛,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從而使孩子愛上閱讀。
3、指導看圖,教給方法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說得抽象一點,它是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甚至可以見到一個字也沒有的無字書。一本好的圖畫書,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各大意。此外,一般來說圖畫書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版式,封面、扉頁、環襯、正文以及封底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文字與圖畫相互依存,依靠翻頁推進情節……所以,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千萬不要急著翻頁,而是要讓孩子仔仔細細地去看那些圖畫,引導孩子在看圖中讀懂故事、發現細節、感悟內涵。
如:在《逃家小兔》的導讀中,我是這樣引導孩子關注彩圖,指導孩子讀懂彩圖所傳達的媽媽的愛:出示第一幅彩圖,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幅圖,想想媽媽為什么用紅蘿卜來釣小兔子呢?使孩子從中明白只有媽媽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讀第二彩圖中,引導孩子想:媽媽為了找到小兔子,面對那么危險的山,已經做了哪些充分的準備?從中體會母愛腳下無艱險,母愛可到天涯海角。
4、聯系生活,感悟內涵
圖文并茂的繪本吸引著孩子。繪本的價值和魅力在于: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在繪本閱讀中“讓孩子像個孩子”。 正如美國詩人惠特曼一首詩中所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通過閱讀繪本,兒童不斷進行著情感的體驗,憑借著閱讀,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華。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埋下影響終生的良好的情感。
如:在《我爸爸》《我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我永遠愛你》《逃家小兔》的閱讀中,孩子們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豐富了孩子的情感,激發孩子的愛心。在《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閱讀中,讓孩子明白友情就在身邊。在《鼠小弟,鼠小弟》的閱讀中,能讓孩子在趣味中會心一笑……這樣,當閱讀把快樂帶給兒童時,就把無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財富帶給了他們,就為他們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間與心靈家園。
有人這樣評價繪本閱讀:“繪本的閱讀是高雅的閱讀。精彩的圖畫,精妙的故事,精巧的設計,精美的印刷……繪本的閱讀是高尚的閱讀。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悲憫胸懷,長情大愛……像春天的雨露無聲地滲入孩子的心田。繪本的閱讀是高貴的閱讀。去除功利心,與大師對話,就能盡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時空、跨越文化、直抵心靈的溫暖與感動。”就讓孩子的閱讀生涯從這高雅、高尚、高貴的繪本閱讀起步,讓孩子在美輪美奐的繪本中感受閱讀的快樂,乃至喜歡閱讀。
參考文獻:
[1]《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彭懿 編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12
[2]《朗讀手冊》,[美], 吉姆·崔利斯 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3]《蒙氏閱讀》,張明紅 王雯 主編, 億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開發, 湖北美術出版社
[4]《幼兒圖畫故事書閱讀過程研究》,康長運 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3
作者簡介:張婷玉(1991—),女,江蘇省常州市人,民族:漢,職稱:中小學二級,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繪本閱讀與寫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