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燕
摘要:我國的武術運動有淵博的歷史發展底蘊,在中國5000年歷史上,武術從未間斷過他的發展及演變。同時,武術這項在中國崛起并發展的運動,流傳于世界各地,我國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與中國各小縣城,各中小學武術的推廣有極大的聯系,它們是我國武術運動發展的基礎,它們為各高校、各武術比賽提供了后備人才,加快了各地武術水平的提高。本文采用訪談法、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對昌寧縣學校武術運動、群眾武術運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調查與分析;為進一步提高昌寧縣武術運動的整體水平,促進社區武術運動開展等方面,找出了相應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武術運動;發展;現狀;對策
1.學校武術運動現狀
1.1活動開展情況 昌寧縣體育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武術運動開展得非常活躍,各中學的學生都對武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是,根據訪問得知,中學生上體育課選擇武術運動的只占一小部分,課余時間從事的課外活動以武術運動為主的也較少,由此可見,武術在中學生群體中并不是很熟悉。在過去的幾年內昌寧縣舉行過一些武術比賽,主要的參加對象是小學生。在各中學舉行全校性的武術比賽是從未有過的,班級之間更多的是舉行一些籃球之類的活動。表一對三所中學300名學生參加運動項目的興趣做了統計得出中學生對武術的興趣低于其他運動項目,說明武術運動有待發展。
1.2 存在的問題 一是昌寧縣各中學大量缺乏武術教師和武術教練員,不能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及專業指導需求,現有的中學體育教師和教練員水平較低,不能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訓練,制約了學生整體武術水平的提高。二是由于缺乏場地、器材,學生的武術興趣不能得到充分發展,很多喜歡武術的學生不能施展身手,鍛煉身體,更不能進一步提高武術水平,給中學武術體育課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障礙。三是昌寧縣各中學由學校組織開展的全校性武術活動不是很多,沒有把武術運動作為重點培養項目。綜上所述,都不利于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不利于學校武術運動的發展。四是政府財政拿不出錢來投入到體育上,讓學生最大限度的享受體育場地、器材。
2.群眾武術運動現狀
2.1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昌寧縣群眾武術運動逐步多了起來,主要以昌寧縣體育館為例,練習者主要以青少年為主,一些武術愛好者自發組織練習,相互學習、相互交流,擴大了群眾武術群體。
2.2在農村各鄉鎮,除了經濟較發達的柯街、彎甸、勐統、耇街、莽水等鄉鎮在節日、慶典時常舉行武術表演外,其他鄉鎮都不經常有武術活動。而且,這幾個鄉鎮來的高中生武術水平較之其他鄉鎮來的學生要好很多,這與生源地武術活動開展有著較大的關聯。
2.3在城區,由于經濟發展較之農村快、交通便捷、場地方便以及練習武術的人多、信息傳播快等原因使城區成為了昌寧縣武術運動開展的中心。人們主要集中的練習地點是昌寧縣體育館,而且主要成員是以青少年為主。主要活動時間是周末和每天下午六點到八點這段時間。
3.昌寧縣武術運動發展對策
3.1制定發展戰略
現今,昌寧縣武術運動整體水平和武術社會化程度非常低,基于這種情況,要使昌寧縣武術運動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大成果是不可能的,必須制定出合理、科學、可行的方略,一步一步實現才行。因此,發展戰略的制定尤為重要,昌寧縣武術運動的發展可分以下幾個步驟:
(1)政府的宏觀調控。把武術運動設為首要強身健體發展項目;政府自行調撥或籌集經費在經濟較發達的各鄉鎮修建公共的室外武術場地,以政府的名義下達文件推廣武術運動,并以政府的形式逐漸舉辦農村武術比賽
(2)全面普及、相互作用。這一階段要積極向農村、社區、經濟較落后鄉鎮推廣。政府要加大對農村武術運動的宣傳——利用農村出身的武術人才回鄉宣傳帶動周邊人群參與武術運動擴大農村武術人口;在一些偏僻的鄉鎮小學、中學修建場地引進老師,讓武術運動的思想、技術走進農村學校,進而讓學生影響家長影響村民,讓農村居民了解武術運動并參與武術運動
(3)提高農村武術現代化程度水平,讓武術運動成為昌寧的一道體育文化風景線。把學校武術運動開展成特色體育項目,請專職的高水平教師來擔任學生武術隊的教練員,以提高學生整體武術水平,發揚中華之精髓,強化武術專項體育高考生的武術成績,使之達到重點大學錄取線的人數提高至20%,在專業化、科學化、合理化、系統化的訓練下在云南省內各種運動會、各種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并讓步入大學的昌寧縣武術專項畢業生加以宣傳增加其知名度
3.2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
首先,要引進高水平的武術教師和武術教練員,傳授新思路、新方法、讓學生和受指導的人體驗當今武術運動的特點;其次,應將教練員的上崗培訓納入計劃,要以定期考核、經常性地開設武術教練員培訓班、選派部分骨干外出進修等手段來調整教練員的知識結構,提高武術教練員自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提高昌寧縣武術教練員整體執教水平。要讓教練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科學的執教之道,不能由于受到自身科學文化知識的制約,影響了執教水平的提高。
4.結論
昌寧縣武術運動的發展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人們的參與意識不是很強烈,沒有健全的機制統一運行;加之政府重視程度不夠,經濟投入少,未能走上武術強縣之道。主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政府高度重視起來,注入武術發展基金,由上至下帶動起來,全面支持昌寧縣武術運動的發展;二是動員、鼓勵社會各層力量積極參與到武術運動中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參與全民健身、群眾武術運動;三是以學校為中心,全面培養基層武術人才,擴大武術后備力量進而促進昌寧縣武術運動的發展和社區體育的發展。
相信在社會、政府、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昌寧縣武術運動將開展得越來越好,水平越來越高,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武術運動中來。
參考文獻:
[1]徐春毅,衛志強.影響我國競技武術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6).
[2]曾恒輝.武術散打的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