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紅
摘要:文章針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進行分析,結合當前閱讀教學現狀為根據,積極從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拓展閱讀資源、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以及構建閱讀活動等角度進行深入探索研究,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閱讀環境;閱讀興趣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要求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新課程標準的提出與實施,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提出更多的要求,學校更加關注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不斷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同時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全能型人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創新拓展閱讀教學模式,不斷激起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積極性,并且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好習慣。學生閱讀能力在參差不齊,加上閱讀方式也比較單一,所以需要不斷探究探索。
1.積極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期間,需要重視對閱讀環境的創新,這也是拓展閱讀教學模式非常關注的問題。適當的環境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環境的渲染以及熏陶下,學生更快速的投入到閱讀學習中。為了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需要教師注意不能過于急切,否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小學期間學生都比較活潑,同時自制力也不是非常好,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好奇,教師需要保證,學生接觸閱讀之后不會快速失去興趣,若沒有閱讀興趣,將會阻礙閱讀教學的發展。多對學生的閱讀行為進行鼓勵,同時指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形式,對閱讀內容的角色進行扮演,加深學生對閱讀知識的印象[1]。同時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還能夠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根據教學實際情況為基礎,積極布置適當的閱讀任務,提出閱讀問題,積極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通過溝通幫助教師更好的掌握學生再閱讀期間的興趣以及閱讀能力,并且及時將教學任務進行適當調整,學生提出的閱讀問題教師一定要耐心解答,積極指導,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北大師版四年級下冊《大地的話》閱讀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為基礎,明確學生閱讀的目標,指導學生認識其中的生詞生字,同時學生在閱讀期間,一定要帶有感情的朗讀,這樣才能體會到大地的無私奉獻。將閱讀重點列舉出來,例如:“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是我的寶貝:一切寶藏都在我的體內...”等。學生可以自行組成小組,對閱讀的內容進行討論,得出更加科學的結論。
教師適當的提出閱讀問題,為學生創建良好的閱讀氛圍,同時在不斷閱讀指導中,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逐漸擴展學生閱讀范圍,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
不斷拓展學生閱讀的范圍,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知識點,同時在不斷閱讀中積累更多的詞匯以及語句等,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當前小學教學中主要以教科書為教學材料,學生從教材上不斷學習知識,但是教材的局限性較大,限制了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思維能力。教材一直在不斷改進創新,但是總體來講還是知識面比較小。教師積極在教材閱讀基礎上,多為學生尋找一些適合閱讀的讀物。結合學生具體的學習任務為基礎,逐漸對閱讀的范圍進行擴大,并且尋找各種類型的閱讀讀物,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閱讀途徑,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2]。比如《安徒生童話》,童話故事中大都是幻想輕靈的美妙,同時寫作格調非常浪漫清新,既包含抒情又富有哲理,同時還擁有詼諧等元素,這些元素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中的樂趣,并且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愛的教育》這本書中介紹了12歲的小男孩,在父母以及教師悉心教導下,主動去關懷世界,同時發現周圍很多感人的故事,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積極關心周圍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格列佛游記 》等都是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讀物。通過對這些課外讀物的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
3.積極舉辦語文閱讀活動,鍛煉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
積極舉辦一些語文閱讀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既鍛煉了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又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閱讀。舉辦閱讀活動期間,教師需要詳細掌握學生當前的閱讀能力,了解學生閱讀能力基礎上,讓學生對也讀的知識點進行闡述,同時總結讀后感,加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并且參與閱讀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通過閱讀活動的參與,積極與同學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為其提供一個更適合的閱讀平臺[3]。學生彼此之間結合自身的閱讀習慣,以及他人良好的閱讀習慣,做到取長補短。并且利用閱讀比賽的方式激起學生競爭意識,讓學生能夠集中精力鍛煉閱讀能力,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相互學習,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比如:學校根據拓展閱讀教學的需求,積極舉辦閱讀圖書角活動,活動分為三個活動區,低年級學生(1、2年級)、中年級學生(3、4年級)、高年級學生(5、6年級)。學生可以自行選擇閱讀的讀物,教師會根據學生閱讀的語調、咬字、感情等給予評分。這樣的閱讀活動,帶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同時幫助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的閱讀給予肯定與鼓勵。
4.加大拓展閱讀力度,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閱讀一直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關注的重點,不斷加大拓展閱讀的教育力度,突出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同時結合閱讀內容為基礎,積極引導在學生進行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拓展閱讀知識量,同時達到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目的。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個體差異,結合學生個體閱讀需要的不同,積極為其尋找適合的閱讀方法。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從閱讀興趣、閱讀環境、閱讀材料等多角度提升,教師加強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幫助學生尋找適合的閱讀方法,不斷鼓勵學生之間進行閱讀經驗溝通,相互取長補短。引導學生總結自身閱讀中存在的不足,大膽將閱讀中的疑惑提出來,多多參與閱讀活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錢艷麗.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的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4,(S1):84.
[2]肖穎. 論高校語文閱讀功能與教學的思考[J]. 語文建設,2015,(05):19-20.
[3]劉乙萱.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分析[J]. 才智,2015,(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