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摘要: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需要注意選取有針對性的導入內容,控制合理的導入時間,配合形式多樣的導入方式,突出課程導入的啟發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激發初中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逐漸提升其英語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策略探析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在課堂正式開始之前,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教師也要為英語講課做好課前導學案,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本篇文章主要以初中英語教學實際情況為基礎,探討課堂導入策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堂導入的原則
1、目的明確性。導入作為課堂的起始環節,只是課堂的配角,而非主角,所以一定要短小精練、目的明確,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導入,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效率。導入教學一般控制在3~5分鐘,切記不要喧賓奪主。導入要注意以舊帶新,在喚醒舊知識的前提下插入新知識。教師要爭取在課堂有限和有效的時間內用最精練的語言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讓學生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識。
2、啟發性?;钴S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因此,英語課堂的導入必須具有啟發性。一個沒有啟發性的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是毫無意義的,相反一個具有啟發性的初中英語課堂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活躍思維和豐富想象力,從而產生想要解決問題、找到答案的強烈愿望。教師應該以啟發式的導入創造課堂情境,使學生能夠提出問題,獲得啟發性。
3、趣味性。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動力,導入的關鍵也是要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所以說,課堂導入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融入到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中去,不分心、不走神。所以教師在新課導入時,一定要注意導入的趣味性,這樣學生就會對所學的知識充滿興趣,從而更加自覺地、積極主動地、輕松愉快地學習,將學習視為一種精神享受。
二、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1、情景導入法。情景導入法是英語教學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種導入方法。通常情況下,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和對話都具有一定的直觀情景。因此在進行新課的導入時,可以借助表情。手勢、動作等肢體語言,或利用簡筆畫、圖片、投影儀、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將教材中相關情節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讓學生對英語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如在學習Food and drink 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圖片來展示一些食物或飲料,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還可以設計一種購物情景的對話,從而引出“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這兩種句型,讓學生通過情景體驗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到英語知識。
2、問答導入法。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中,其課堂導入的方式較多,每種導入方式的效果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從目前教學工作來看,行之有效的課堂導入策略就是問答導入,主要的實施過程就是教師通過提問題,學生通過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方式來完成課堂導人工作。學生思考、分析和解答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新知識了解的過程,這樣學生在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便可以開始正式進行新知識的教學。例如,在教學“something,anything,nothing”等的用法時,教師可以進行課堂導人:教師將一塊巧克力放人一個小盒子里,然后用英語提問:“Is there anything in the box?”而有學生會 回答 nothing 或 something。在這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學生也對其用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實現了良好的課堂導入效果,對于學生接下來系統化的學習上述三個單詞的用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
3、歌曲導入法。歌曲導入法在課堂導入中是一項較為簡單而且實用性強的方法,在一天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們始終在各科教師平緩的說話方式下學習會產生疲勞感,為了凸顯英語學科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歌曲導入法在課前讓學生們提起精神,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歌曲與語言的交流具有不同的效果,歌曲在旋律的襯托下更為動聽、優美、歡快,能夠打開學生們的心靈,有效激發學生們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積極性。以歌曲作為一節課的導入,會令疲倦的學生們進入到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當中,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更有利于延長學生們課堂注意力的時間。由此,教師可以事先安排少量時間教給學生們一些英語歌曲,在課堂導入部分應用這些歌曲,讓學生們跟唱,從而在主觀上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歌曲的意愿,形成學生們學習英語的動力。
4、圖片導入法。在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材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材逐步把學生作為主題,以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視角來詮釋教材。初中英語教材結合初中生的特點,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插圖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相關知識的教學。教材中的圖片和圖像資源十分的豐富,幾乎每一個知識點和篇幅都有緊密相關的圖片,這些圖片有的是輔助教學,有的是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也有的是印證課本中的某些觀點等等。這些圖片都能很好的激發學習的學習欲望,如果教師可以進一步的深入利用這些圖片,進行課堂導入就效果更佳了。以“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為例教學,教師進行以下導入:先給學生展示幾種交通工具,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以體驗的方式說出自己的出行方式,讓學生在視覺上感受不同出行方式的魅力,為學生隨后接觸這一內容做好鋪墊。
5、懸念導入法。懸念導入法,顧名思義,即為在課堂導入階段為學生們設置懸念,引導學生們主動思考英語知識。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理,這種好奇心理是促進學生們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設計出適當的懸念,將會快速讓學生們進入思考狀態,使其更加關心所要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投入到教學環境中,將心中的疑問解決。所以,以懸念作為激發學生好奇心的著力點,使學生們帶著問題來學習英語知識,這樣學生便更具有學習的目的性,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結語:
教師要設計出恰到好處的導入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教學的任務當中,使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潘勝印.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淺談[J].學周刊,2011(2):71-71.
[2]王建美.淺談對初中英語新課導入方法的探索[J].校園英語,2014(28):144-144endprint